叫入青雲憶弟兄,影隨雙翮見分明。
黃昏獨過秋江上,自揀蘆花歇又驚。
勿歎從卑位,聊欣適去情。
秋風九月急,飛鳥一帆輕。
鱠斫江鱗活,杯嘗楚釀清。
歡華莫回首,寵辱正堪驚。
風浩寒溪照膽明,小君山上玉蟾生。荷露墜,翠煙輕,
撥剌游魚幾處驚。
暗空霧雨無時已,卷地風雷卻是晴。
九十老翁更事久,寄言兒女不須驚。
四象會時玄體就,五行全處紫金明。
脫胎入口通身聖,無限龍神盡失驚。
西湖已過百花汀,未厭相攜上古城。
雲放連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臨風舉酒千鍾盡,步月吹笳十里聲。
猶恨雨中人不到,風雲飄蕩恐神驚。
未有鴉啼露氣清,西南殘月半規明。
無言步繞闌干曲,景與老懷空自驚。
伊昔好觀國,自鄉西入秦。往復萬餘里,相逢皆眾人。
大君幸東嶽,世哲扈時巡。予亦從此去,閒居清洛濱。
稍稍寒木直,彩彩陽華新。迭宕孔文舉,風流石季倫。
妙年一相得,白首定相親。重此虛賓館,歡言冬及春。
哲兄盛文史,出入馳高軌。令德本同人,深心重知己。
絳衣朝聖主,紗帳延才子。伯淮與季江,清濬各孤峙。
群芳趨泛愛,萬物通情理。而我信空虛,提攜過杞梓。
夫君美聲德,直道期終始。孰謂忽離居,優遊鄭東裡。
東裡近王城,山連路亦平。何言相去遠,閒言獨淒清。
萬里鴻雁度,四鄰砧杵鳴。其如久離別,重以霜風驚。
短棹泊新城,江寬風易生。
帆隨潮共上,煙接岸俱平。
冷蕊江南信,孤鴻塞北聲。
詩成休朗誦,怕有老龍驚。
幽州胡馬客,蓮劍寒鋒清。
笑看華海靜,怒振河山傾。
金鞍試風雪,千里一宵征。
葦底揪羽箭,彎弓新月明。
仰天交雕鵠,回首貫長鯨。
慷慨激忠烈,許國一身輕。
顧聲爭怒勁,狼煙夜不驚。
帆影如酲左右傾,水聲似戰聒天鳴。
傍人只道船行快,不道船中客更驚。
城上危樓江上城,風流千載擅佳名。
水兼汴泗浮天闊,山入青齊煥眼明。
喬木下泉余故國,黃鸝白鳥解人情。
須知壯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驚。
山中行,移步放教輕。
無別意,恐他幽鳥驚。
陸賣初馳詔,終軍已請纓。
上方顬委任,南國誦威名。
掛席鵬風順,敲舷蚌月明。
陽侯應拱記,不遺海濤驚。
臥聽夜雨鳴高屋,忽憶陂塘春水生。
何意遠林饑獨鶴,若為幽谷滯流鶯。
成叢枸杞還堪采,滿樹櫻桃空復情。
二月江頭風浪急,無機鷗鳥亦頻驚。
六尺筇枝膝上橫,中庭岸幘聽鼉更。
露零金掌漢宮曉,月度銀河秦塞明。
菡萏晚花香未減,梧桐病葉墮無聲。
關河又見新秋近,屈指流年一歎驚。
日磾斷內討,坐享七世榮。
霍光徇所愛,兩忘家與名。
卓闊俱抗志,纖微獨紆情。
得夫萬世視,長令壯夫驚。
所至多遺愛,丹丘最有聲。
奉常千載久,攀戀一城傾。
已恨數離別,寧知隔死生。
湖邊舊門巷,一到一心驚。
山中行,步高身盡輕。
擬飛去,惟恐世人驚。
雲木棲烏未動,風庭警鶴先鳴。
殘夜百靈夙駕,人間鼻息雷驚。
漢字驚的釋義
驚
(形聲。從馬,敬聲。本義:馬受驚)
同本義 [the horse be frightened]
驚,馬駭也。--《說文》
襄子至橋而馬驚。--《戰國策·趙策一》
又如:驚嘶(馬受驚而嘶叫);驚塵(車馬疾駛所揚起的塵土);驚鑣(驚馬)
驚動;震驚[alarm;disturb;start;be startled]
宮庭震驚。--《楚辭·招魂》
其生若驚。--《呂氏春秋·慎大》
震驚百里。--《易·震卦》。鄭註:「驚之言警戒也。」
皆驚忙。--《樂府詩集·木蘭詩》
月出驚山鳥。--唐·王維《鳥鳴澗》
驚問信之。--明·魏禧《大鐵椎傳》
驚為生人。--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
驚(驚)jīng
⒈騾、馬等因受嚇而發狂亂奔:控制~馬。〈引〉害怕,精神緊張:~駭。~慌失措。~心動魄。~恐萬狀。
⒉意料以外的感覺:~喜交集。倍感~奇。
⒊擾亂,震動:~擾。~動。~天動地。
⒋[驚厥]是小兒常見的一種危急症侯("驚"俗稱"驚風"或"抽風","厥"俗稱"昏厥"或"厥逆")。有痙攣、昏迷等症狀。又分急性、慢性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