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征路杳。東南淡淡,長空飛鳥。儷影同翻,明月一枝烏遠。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從渠相調。君莫笑。南樓苦要,胡床舒嘯。空擾。畫裡江山,總輪與風流,眼中年少。也學凝兒,官事幾時能了。一曲驪歌未動,還夢到、三山晴照。江月曉。莫為賞音稀少。生也。孫登者,為足下與諸君也。二子者,為西溪春山兩忘年友也。後一闋將行即事,曰三山者,福城中山也。歲夢者,為不肖拜命前後,凡夢三至其處。曰賞音不少者,為彼中宋吏部陳菊圃者甚眾,故雲。二篇自覺語硬音凡,固非樂府正體,望吾子取其直書,可也
思美人兮,攬涕而佇眙。
媒絕路阻兮,言不可結而詒。
蹇蹇之煩冤兮,陷滯而不發。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達。
願寄言於浮雲兮,遇豐隆而不將。
因歸鳥而致辭兮,羌迅高而難當。
高辛之靈盛兮,遭玄鳥而致詒。
欲變節以從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獨歷年而離愍兮,羌憑心猶未化。
寧隱閔而壽考兮,何變易之可為!
知前轍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車既覆而馬顛兮,蹇獨懷此異路。
勒騏驥而更駕兮,造父為我操之,
遷逡次而勿驅兮,聊假日以須是時。
指嶓塚之西隈兮,與纁黃以為期。
開春發歲兮,白日出之悠悠。
吾將蕩志而愉樂兮,遵江夏以娛憂。
攬大薄之芳茞兮,搴長洲之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
解萹薄與雜菜兮,備以為交佩。
佩繽紛以繚轉兮,遂萎絕而離異。
吾且儃徊以娛憂兮,觀南人之變態。
竊快在中心兮,揚厥憑而不俟。
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
紛鬱鬱其遠蒸兮,滿內而外揚。
情與質信可保兮,羌居蔽而聞章。
令薜荔以為理兮,憚舉趾而緣木。
因芙蓉而為媒兮,憚褰裳而濡足。
登高吾不說兮,入下吾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與而狐疑。
廣遂前畫兮,未改此度也。
命則處幽吾將罷兮,願及白日之未暮也。
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鹹之故也。
吉祥寺中錦千堆,(錢塘花最盛處。
)前年賞花真盛哉,道人勸我清明來。
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徹涼州花自開。
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覺吳兒哈。
豈知如今雙鬢摧,城西古寺沒蒿萊。
有僧閉門手自栽,千枝萬葉巧剪裁。
就中一叢何所似,馬瑙盤盛金縷杯。
而我食菜方清齋,對花不飲花應猜。
夜來雨雹如李梅,紅殘綠暗吁可哀。
(〔錢塘吉祥寺花為第一。
壬子清明賞會最盛,金盤彩籃以獻於座者五十三人,夜歸沙河塘上,觀者如山,爾後無復繼也。
今年,諸家園圃花亦極盛,而龍興僧房一叢尤奇,但衰病牢落,自無以發興耳。
昨日雨雹,知此花之存者有幾,可為太息也。
〕)
環滁皆山也。望西南、蔚然深秀,者琅邪也。泉水潺潺峰路轉,上有醉翁亭也。亭、太守自名之也。試問醉翁何所樂,樂在乎、山水之間也。得之心、寓酒也。四時之景無窮也。看林霏、日出雲歸,自朝暮也。交錯觥籌酣宴處,餚蔌雜然陳也。知太守、游而樂也。太守醉歸賓客從,擁蒼顏白髮頹然也。太守誰,醉翁也。
一望虞山一悵然,楚公曾此將樓船。
間關百戰捐軀地,慷慨孤忠罵寇年。
填海欲銜精衛石,驅狼願假祖龍鞭。
至今父老猶垂淚,花落春城泣杜鵑。
此詩為張士德被禽而作,余別有記,甚詳。
「孤忠罵寇」,亦指斥之詞也。
修行學道,切莫憑嬰奼。只是這些兒,把塵俗、般般不惹。自然蕭索,寂寞與他依,餐殘飯,著粗衣,飽暖休相捨。常從坦蕩,守養身軀假。閒裡得真閒,覺清涼、惺惺灑灑。暗中功行,直待兩盈盈,靈明顯,做逍遙,師父看來也。
達官宜高居,胡為喜卑下。
豈是三命余,動欲循牆者。
天予固甚豐,自取恆欲寡。
何必大廈成,而後虛三瓦。
無梁架榱題,無牖飾丹赭。
惟有窗隙中,尚能通野馬。
鬼瞰非所憂,客來可延坐。
看雲數捲簾,看月疑乘舸。
溫燠不知冬,通明復宜夏。
有書常滿床,有酒常滿斝。
自讀仍自斟,高情還自寫。
豈無數仞堂,得志弗為也。
遺物以貴吾身,棄智以全吾真。
劍外江南,飄然幅巾。
野鶴駕九天之風,澗松傲萬木之春。
或以為跌宕湖海之士,或以為枯槁隴畝之民。
二者之論雖不同,而不我知則均也。
凌行婆,蓮道者。
一個患聾,一個患啞。
聾者善聽,啞者能話。
堪笑堪悲,可知禮也。
一條麻索挽,天樞絕去也。
牆有茨,不可掃也。中冓[1]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牆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
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牆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
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不獨君嗟我亦嗟,西風北雪殺南花。
不知月夜魂歸處,鸚鵡洲頭第幾家?
[姬,鄂人也。]
禮神頌祗,福祿來下。
不有榮名,孰緝伊嘏。
千乘萬騎,魚魚雅雅。
皇扉洞開,鞠躬如也。
仕同時也,志同歸也。
相與以心,無町畦也。
職位接踵,亦相齊也。
噫嘻此帖,比傳衣也。
頭頂天,腳踏地。
聞鼓聲上來,減多少意氣。
他殺不如自殺,參他不如參已。
森羅萬像,是汝諸人知識。
森羅萬像,是汝諸人自己。
堪笑嵩冊破灶墮,既是泥土合成,
又要破也墮也。
昔大令書壁,作方丈大字,
觀者至數百人。蓋能書家嘗以收斂觀楷則,
而以縱放觀精神。予觀此書,
大不失倫。蓋自智而慧者筆下有天真之悟,
而惟清與淨者胸中無一點之塵也。
中秋謂無酒,忽有攜酒者。
聯翩二三客,柴門系嘶馬。
膨脝兩大甕,待月列堂下。
空庭碧天天闊,秋色極瀟灑。
皓魄初未出,稍覺雲暗野。
須臾冰團掛,細字可讀寫。
琵琶撥旁行,此曲豈和寡。
村伎雜南北,焉有容色冶。
老夫但滿飲,不復記杯斝。
嘲詼頗惡劇,罰籌不吾捨。
自從歷喪亂,萬事付苟且。
應接日紛糅,口耳似聾啞。
久旱百谷死,心望時雨瀉。
雖逢芳醑溢,更著纖指把。
丈夫忽有念,外物皆土苴。
客去欲夜半,一笑真醉也。
百年過半也。悵壯心零落,鬢星星也。風兒漸涼也。近中秋月兒,又初生也。田園暇也。矍鑠哉、是翁也。記當時,弧矢垂門,孤負四方志也。休也。牙籤插架,玉帳持麾,總成非也。浮生夢也。皇皇欲、奚為也。趁身閒、隨分粗衣淡飯,一笑又何妨也。問神仙,底處蓬萊,醉鄉是也。
自撥床頭一甕雲,幽人先已醉濃芬。
天門冬熟新年喜,曲米春香並捨聞。
杜子美詩雲,聞道雲安曲米春,蓋酒名也。
菜圃漸疏花漠漠,竹扉斜掩雨紛紛。
擁裘睡覺知何處,吹面東風散纈紋。
載酒無人過子雲,年來家醞有奇芬。
醉鄉杳杳誰同夢,睡息齁齁得自聞。
口業向詩猶小小,眼花因酒尚紛紛。
點燈更試淮南語,泛溢東風有縠紋。
《淮南子》云:東風至而酒泛溢。
許慎注雲,酒泛,清酒也。
莫予我衣,衣於公府。
我歸遭雨,我不以為苦也。
漢字也的釋義
也
亦表示同樣 [also;too;as well;either]。如:我高興,你也高興;也可以;也是
疊用,強調兩事並列或對等 [as well as]。如:她會打籃球,也會打網球
表示轉折或讓步 [even]。如:即使失敗十次,他也不灰心
表示委婉。如:我也只好如此
表示強調 [even]。如:也須(也應當;也應該);連老人也幹活
表示選擇,還是 [or]
你見我府裡那個門子,卻是多少年紀?或是黑瘦也白淨肥胖?--《水滸傳》
又如:也是(還是)
也 語氣
用在句末表示判斷或肯定語氣。相當於「啊」、「呀」
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旋見一白酋…英將也
也yě
⒈副詞。
1〈表〉同樣,並行等:玉米~叫包谷。你~好,他~好。
2〈表〉加強語氣。常跟"再"、"連"、"一點"等連用:再~不敢。連一文錢~沒有。一點~沒錯。
3〈表〉轉折或讓步。常跟"雖然"、"即使"等連用:雖然沒有見過,~聽別人說過。即使困難再大,~要設法克服。
4〈表〉委婉或無可奈何:倒~罷了。~只好這樣。
⒉文言助詞。
1在句末。〈表〉判斷或肯定:朱德,四川儀隴人~。
2在句末。〈表〉疑問或感歎:何~?威武~!
3在句中。〈表〉停頓:地之相去~,千有餘裡。
⒊[也許]或許。〈表〉不很肯定:~許他今天回到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