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公游意未能厭,踏盡登山屐齒尖。
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爐煙翠起纖纖。
巖花寂歷飄瓊片,庭檜蕭疏漏玉蟾。
帝子莫歸人不見,微風細雨自開簾。
曉來自掃寒階淨,雨後又還黃葉添。
秋色庭前容不盡,隨風蕭颯過疏簾。
秧疇水落荇渠尖,玉石當中碧一奩。
石面平鋪波面皺,千花織出水精簾。
呼來吸去。畢竟為誰主。軟力慢扶花柳舞。禁不住顛狂處。等閒天易涼炎。每教人愛人嫌。最是相思病起,呼兒緊下珠簾。
深院塵消散午炎,篆煙如夢晝淹淹。
輕風似與荷花約,為送香來自捲簾。
東風飄拂雨纖纖,吹向空中草木沾。
記得傳喧三殿日,恍疑天半撒珠簾。
青青琉璃手可拈,寒花多在雨中添。
高風不捲銀河浪,彷彿康王谷裡簾。
曾飲昌陽七十三,老來大布當輕衫。
豫儲當采三年艾,緩計空尋六日蟾。
楚俗舊時沉黍恨,唐宮此日賜衣沾。
梔香滿院人如玉,尚想薰風半捲簾。
人生各自適飛潛,魚腹熊蹯豈得兼。
並捨晚風傳藥杵,小窗殘日射書籤。
昏瞳但怪花爭墜,衰鬢應無白可添。
采菊泛觴終覺嬾,不妨閒臥下疏簾。
名花裊裊草纖纖,台榭隨幽邃勝添。
十樣結亭環水樹,一碑述記臥風簷。
梅關橋落停{槴邑換睘}鑰,射圃樓空失垛簾。
向日相傳誰學吠,村莊畢竟出沽簾。
披雲撥雪鵝兒酒。澆公枯燥談天口。秋夢浪翻江。雨窗深炷香。風煙公耐久。宜結神明友。醉裡好微言。君平莫下簾。
夜久香銷翡翠奩,十分春恨上眉頭。
荼醾謝了櫻桃過,人影參差月半簾。
客裡幾逢端午節,看成雪鬢與霜髯。
救人採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
老境可憐歸未得,羈懷長是病相兼。
猛思一醉酬風月,笑撚菖花揭酒帘。
飛泉濺石落寒巖,更喜朝來一雨添。
疑是玉姝離洞戶,故垂千尺水晶簾。
兩架酴醾側覆簷,夏條交映漸多添。
春歸花落君無恨,一架清陰恰滿簾。
嫩葉柔條拂短簷,鶯啼燕語曉風恬。
傷春無計留春住,怕見飛花不捲簾。
藥爐丹鼎火炎炎,六賊三屍怕令嚴。
無去無來無進退,不增不減不抽添。
愛河浪靜浮朱雀,覺海波深浸白蟾。
一自浴丹歸密室,太陽門下夜明簾。
接石為槽繞畫簷,清風爽氣坐來添。
恰從天外為飛瀑,又向人間作水簾。
楊柳春風三月三,畫橋芳草碧纖纖。
一雙燕子歸來後,十二紅樓卷繡簾。
故城人不見,擊劍淚空沾。
一絕悲聲遠,今猶說孝簾。
漢字簾的釋義
簾〈名〉
舊時酒家、茶館作店招的旗幟,用布做成 [the flag as sign of a tavern]
白鳥窺魚網,青簾認酒家。--唐·鄭谷《旅寓洛南村舍》
簾
(形聲。從竹,廉聲。本義:門簾)
簾子,遮蔽門窗的用具 [screen;curtain]
簾,堂簾也。--《說文》
簾,戶蔽也。--《聲類》。
嚴持篋書,置飾室簾南。--《漢書》
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入其捨,則密室垂簾。--《聊齋誌異·促織》
又如:簾帷(遮蔽門窗的簾子、布幕);簾唬u昂熀痛半唬緩熿海e煻慫Y之布帛);簾政(皇太后垂簾聽政,故名);簾廡(指堂前廊簷垂簾之處)
同「奩」
簾(
⒈簾)lian
⒈用布、塑料、竹片、或葦子等做成遮蔽門窗的東西:門~。窗~。
⒉舊時商店門口做標誌的旗幟: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