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流光長遠客,年年秋至是離家。
孤城入夜寒更迥,霜月滿天歸夢賒。
摵摵老桐風後葉,娟娟疏菊雨殘花。
茅簷布被猶無力,長走塵埃真可嗟。
一章奏免鳥銜茶,惠及饒民幾萬家。
遺老至今懷德政,為余談此屢咨嗟。
書生迫饑寒,一飽輕三巴。
三巴未雲已,北首趨褒斜。
匆匆出門去,裘馬不復華。
短帽障赤日,烈風吹黃沙。
俶裝先晨雞,投鞭後昏鴉。
壯哉利閬間,崖谷何谽谽。
地荒多牧卒,往往聞蘆笳。
我行春未動,原野今無花。
稚子入旅夢,挽須勸還家。
起坐不能寐,愁腸如轉車。
四方丈夫事,行矣勿咨嗟。
好翁和了碧桃詠,並欲盡賦園中花。
思遲才退句未吐,高篇已捷老柏塗。
此花蔓生枝自勁,天水碧染雪藕紗。
振鷺蟬聯蒼玉珮,不比掘閱紛衣麻。
山阿幽人貞且吉,城隅靜女澹以華。
偶然種之近蒼柏,君比兔絲疑未嘉。
兔絲無根空托附,結子濫充方虊家。
小兒欲以凌霄擬,一種粗俗堪歎嗟。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從雌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元陽詔墨動天霞,喜到東都處士家。
世路幾年滋艾草,道山今日聚梅花。
作舟濟國看商傅,鍊石補天過女媧。
珍重諸賢扶大道,聲名毋使後人嗟。
省署聊休直,皇恩許過家。
朝廷寵儒雅,車騎有光華。
行色星垣動,褒章宰樹加。
遙加蜀父老,來道競咨嗟。
三年同看錦城花,銀燭連宵照綺霞。
報國從來先意氣,臨岐不用重咨嗟。
水鳥迎秋舫,紅輪映曙霞。
冥冥小江樹,淡淡滿枝花。
碧草望中去,青山郭外斜。
天涯重回首,回首重傷嗟。
繞郭一溪斜,溪村八九家。
招邀過鄰里,款曲話桑麻。
老樹低眠石,寒流淺漱沙。
吾生尚萍梗,愧爾獨興嗟。
灼灼秋英綴露華,白衣不見日空斜。
細看未減重陽淚,更晚猶勝二月花。
城裡好山何處寺,門前多竹甚人家。
直須載酒頻來賞,莫為衰遲便感嗟。
清霜涼初曙,高門肅無嘩。
行樹迎初日,微風轉高牙。
茲辰亦何辰,見此氣候嘉。
有司謹春事,像牛告田家。
微和被廣陌,纓弁揚蕤葩。
伐鼓眾欒興,剡剡綵杖加。
盛儀適未已,觀者何紛拿。
因思古聖人,時儆在不差。
禮實久已廢,所重存其華。
吾非魯觀賓,胡為亦咨嗟。
半月陰涼天氣佳,今朝新暑不饒些。
一生怕熱長逢熱,千里還家未到家。
入卻船來那得出,恰方日午幾時斜。
勸君莫愛高官職,行路難時卻怨嗟。
佛宮金碧開朝霞,遊人雜遝來正嘩。
危弦促管競繁咽,羅袖對舞春風斜。
子時投間一往步,正見綠樹團丹花。
舉頭驚看不忍去,卻視姝子猶泥沙。
稍開欲謝各自好,似為悅己為容華。
歸來想像入秀句,刻綴玉珮鏘珩牙。
尚嫌獨賞不盡意,邀我共賦雄其誇。
欲將奇警謝妍麗,力竭未有錙銖加。
急須取酒趁殘艷,猶勝落盡乾咨嗟。
何年安石國,萬里貢榴花。迢遞河源道,因依漢使槎。
酸辛犯蔥嶺,憔悴涉龍沙。初到摽珍木,多來比亂麻。
深拋故園裡,少種貴人家。唯我荊州見,憐君胡地賒。
從教當路長,兼恣入簷斜。綠葉裁煙翠,紅英動日華。
新簾裙透影,疏牖燭籠紗。委作金爐焰,飄成玉砌瑕。
乍驚珠綴密,終誤繡幃奢。琥珀烘梳碎,燕支懶頰塗。
風翻一樹火,電轉五雲車。絳帳迎宵日,芙蕖綻早牙。
淺深俱隱映,前後各分葩。宿露低蓮臉,朝光借綺霞。
暗虹徒繳繞,濯錦莫周遮。俗態能嫌舊,芳姿尚可嘉。
非專愛顏色,同恨阻幽遐。滿眼思鄉淚,相嗟亦自嗟。
早負經綸志,居然欲起家。
持身惟孝友,告後盡忠嘉。
位望隆青瑣,文章在白麻。
忍聞埋玉樹,四海共驚嗟。
老梅何偃蹇,雪時方始花。
自守歲寒性,不肯隨春花。
隱人適然見,移植溪水涯。
瘦影無陽艷,清香絕淫邪。
間靜如隱人,隱人心所嘉。
樵牧無見侵,以詒隱人嗟。
雨足塍塍水,春晴處處花。
畏塗雙只堠,荒戍兩三家。
心折朝鳴鹿,魂驚暮集鴉。
想君行役苦,愁蹙不成嗟。
北客身將老,東風又歲華。
山情添氣象,水暖莫津涯。
貧覺他鄉苦,慵嫌去路斜。
昇平吾會見,時事不須嗟。
東風忽無情,吹我園中花。
繁紅與艷紫,零落委泥沙。
鳴鳥亦何事,啾啾竟諠嘩。
須知盛已極,委棄欲誰嗟。
漢字嗟的釋義
嗟
(形聲。從口,差聲。本義:歎詞。表示憂感)
感歎聲 [alas]
嗟歎使心傷。--《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唐·韓愈《師說》
嗟乎!…非此之由乎。--清·劉開《問說》
嗟夫,誰知吾卒先汝。--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嗟乎(嗟呼。表示感歎);嗟訝(感歎,驚歎);嗟異(感歎稱異);嗟悼(哀歎,悲悼)
表示呼喚 [hello]
嗟,我士,聽無嘩。--《書·秦誓》
又如:嗟來(來,語助);嗟來之食;嗟嗟(表示招呼)
嗟
歎息 [sigh;heave a sigh]
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又
嗟jiē
⒈文言感歎詞:~夫!~乎!~,來食!
⒉歎息,讚歎:怨~!長~!美言~歎!
────────────────—
嗟jie 1.見"咄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