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南軒外,貞干修且直。廣葉結青陰,繁花連素色。
天資韶雅性,不愧知音識。
風蕭蕭,天空四壁。
雨疏疏,巖花狼藉,
乾剝剝,白浪浮天。
寂寥寥,遍界荊棘。
漾在棲雲草莽中,堪嗟大地無人識。
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
群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
參軍春思亂如雲,白髮題詩愁送春;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萬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頭已白。
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
青山南,白石北,
此地嵯峨人不識。
爐煙浥浥。花露蒸沈液。不用寶釵翻炷,閒窗下、裊輕碧。醉拍。羅袖惜。春風偷染得。佔取風流聲價,韓郎是、舊相識。
格外談,驚人句,
懵懂禪和徒指注。灼然好個佛無光,
言下迷宗空自忙。賴有知音招慶在,
譊訛一夏為雌黃。雌黃出,
暗寫愁腸寄知識。
山頭松柏林。
山下泉聲傷客心。
千里萬里春草色。
黃河東流流不息。
黃龍戍上遊俠兒。
愁逢漢使不相識。
是身本虛妄,覓主了無得。
誰知日且間,顛到由六賊。
茫茫前後際,生滅在空色。
賊去主人歸,渾家不相識。
鷺老秋絲,蘋愁暮雪,鬢那不白。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烏衣細語,傷絆惹、茸紅曾約。南陌。前度劉郎,尋流花蹤跡。朱樓水側。雪面波光,汀蓮沁顏色。當時醉近繡箔,夜吟寂。三十六磯重到,清夢冷雲南北。買釣舟溪上,應有煙蓑相識。
公為浙東行,曾憩桐江碧。
漢節世聞風,羊裘人盡識。
春風吹愁端,散漫不可收。
不如古溪水,祗望鄉江流。
新花紅爍爍,舊花滿山白。
昔日金張門,狼藉余廢宅。
回頭語春風。莫向新花叢,
我見朱顏人,多金亦成翁。
多金不足惜,丹砂亦無益。
更種明年花,春風多相識。
遠山出白雲,近水明秋色。
煙波漫浩浩,日暮歸舟急。
隱約叢薄間,茅茨倚蒼石。
中有柳塘翁,看看似相識。
嘉樹滿中園,氛氳羅秀色。不見仙山雲,倚琴空太息。
沉思若在夢,緘怨似無憶。青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
蛾眉返清鏡,閨中不相識。
天公與世人,幽明分懸隔。
無口難得言,欲言但以臆。
以臆或未喻,寄之夜簷滴。
懇款語世人,世人還不識。
四生空鳥跡,六道無見覓。
十二假因緣,了幻元無識。
念七念七,全無消息。
背看分明,正觀難識。
道不為人香,其如人競即。
香外更多佳,人亦未易識。
六經不合窮稍深,入場下筆無知音。
吐辭從實理從是,誰肯暮途生悔心。
臨漳推官韙我筆,累舉誤疑當第一。
夜光暗擲那有知,群兒久處誰相識。
嘗記得洞庭一夜雨,無蓑無笠處。
偎傍茅簷待天明,村翁不許簷頭祝
又記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
不是白玉蟾,教他凍得皮迸血,
只是寒徹骨。又記得江東夏熱時,
路上石頭如火熱,教我何處歇。
無扇可搖風,赤腳走不輳
又記得青城秋月夜,獨目松陰下,
步虛一闋罷,口與心說話。
寒煙漠漠萬籟靜,彼時到山方撮乍。
又記得瀟湘些小風,吹轉華胥夢,
銜山日正紅。一聲老鴉鳴,
鴉鳴過耳尋無蹤。這些子歡喜,
消息與誰通。又記得淮西兵馬起,
枯骨排數里。欲餐又無糧,
欲渴又無水。又記得一年到村落,
瘟黃正作惡。人來請符水,
無處堪摸索。神將也顯靈,
亂把鬼神捉。又記得北邙山下行,
古墓秋草生,紙錢雨未干。
白楊風瀟瀟,荒台月盈盈。
一夜鬼神哭不止,賴得度人一卷經。
又記得通衢展手處,千家說慚愧,
萬家說調數。倚門眼看鼻,
頻頻道且過。滿面著盡笑,
喝罵叫吾去又記得入堂求掛搭,嫌我太藍縷。
直堂與單位,知堂言不合。
未得兩日間,街頭行得匝。
復入悲田院,乞兒相混雜。
又記得幾年霜天臥荒草,幾夜月自絕倒。
幾日淋漓雨,古廟之中獨自坐。
受盡寒,忍盡饑,
未見些子禪,未見些子道。
賢哉翠虛翁,一見便憐我。
說一句痛處針便住,教我行持片餉間骨毛寒。
心花結成一粒紅,渠言只此是金丹。
萬卷經,總是閒。
道人千萬個,豈識真常道。
這些無蹺蹊,不用暗旗號。
也是難,八十老翁咬鐵盤,
也是易,一下新竹刀又利。
說與君雲遊今幾春,蓬頭赤毿瑉,
那肯教人識。
司徒墓,荒塚纍纍不知數。
草中翁仲無復存,壟上牛羊自來去。
想見當時百萬松,佳城在處郁蔥蔥。
車馬時來卿相子,鐘魚聲出梵王宮。
年深事遠無留跡,只與耕夫資墾闢。
萬古同成一窖塵,官爵高卑誰汝識。
漢字識的釋義
識
(形聲。從言。戠聲。善於言談,表示有知識,故從言。本義:知道;懂得)
同本義 [know;realize;be aware]
識,知也。--《說文》
君子是識。--《詩·大雅·瞻卬》。箋:「知也。」
壹宥曰不識。--《周禮·司刺》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陶潛《桃花源詩》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孫子·謀攻》
不識有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左傳·成公二年》
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識味(知味);識空便(知趣;識相);識道(知聖道);識義(知義
識(識)shi
⒈知道,認得,能辨別:~字。認~。~別。~途老馬。
⒉學問,應知的,所知道的:學~。知~。常~。有~之士。
⒊見解,辨別是非的能力:見~。遠見卓~。
⒋[識破]看穿:~破假冒。
────────────────—
識(識)zhi
⒈記住,做記號,也指記號、標誌:博聞強~。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