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德巍巍,溫恭允塞。
心傳精微,惟堯是則。
觳旦其差,有牲在條。
工祝致告,為俎孔碩。
肸鄉是期,祚我明德。
備茲孝欽,式和民則。
舞以象功,樂惟崇德。
文經萬邦,武靖四國。
一張一弛,其備不忒。
神鑒也昭,孝思維則。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
從頭點檢來,笑殺維摩詰。
帶累李鬍子,噴水髭鬚濕。
灑淨已周圓,次念波羅密。
蔣山恁麼道,千古誰熱識。
識不識,何處覓,堪與叢林為軌則。
此樹不從天地生,登山涉水承渠力。
如今擲向亂峰前,免致叢林為軌則。
觳旦其差,有牲在條。
工祝致告,為俎孔碩。
肸鄉是期,祚我明德。
備茲孝欽,式和民則。
大業來四夷,仁風和萬國。
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
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偉哉帝道隆,終始常作則。
大業來四夷,仁風和萬國。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
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偉哉帝道隆,終始常作則。
時來遇明聖,道濟寧邦國。猗歟瑚璉器,竭我股肱力。
進賢黜不肖,錯枉舉諸直。宦官既卻坐,權奸亦移職。
載踐每若驚,三已無慍色。昭昭垂憲章,來世實作則。
鼓屴崱,峰頂特。
窮島夷,罘庥頡?/p>
屏閩東,拱辰北。
歲辛亥,帝司赤。
竦紳烈,從峭陟。
搴若華,揖瑤極。
呵蜚霆,蹴鰲脊。
披霄根,殫目力。
高者仰,深必惕。
謹其至,惟古則。
卞山幽石產奇璞,荊人至死采不著。何人琢枕持贈君,
片片桃花開未落。劍工見兮可為劍,玉工辨兮知非石。
至寶由來覽者稀,今君獨鑒應欲惜。何辭售與章天真,
幸得提攜近玉人。可中棄置君不顧,天生秀色徒璘玢。
四座喧喧爭目悅,巧過造化稱一絕。莫言昨日因錯磨,
看取從來無點缺。六月江南暑未闌,一尺花冰試枕看。
高窗正午風颯變,室中不減春天寒。主人所重重枕德,
文章外飾徒相惑。更有堅貞不易心,與君天下為士則。
於穆文宜,妙道九德。
默契靈心,筆基王跡。
避佑後人,垂裕罔極。
合食昭芳,孝思維則。
舞以象功,樂惟崇德。
文經萬邦,武靖四國。
一張一弛,其備不忒。
神鑒也昭,孝思維則。
萬彙攸成,四方寧諺。
工祝致告,普存民力。
迺薦斯牲,為俎孔碩。
介以繁祉,式和民則。
紅輪決定沉西去,未委魂靈往那方。
孝子盡情宣說了,槃山無處可遮藏。
藏不得,堪與人天為軌則。
大哉盤銘,日新其德。
一盟一思,惟湯是則。
於赫皇祖,創業立極。
肅肅靈命,蕩蕩休德。
嘉觴精潔,雅奏金石。
丕堝神謨,惟後之則。
士安逾弱冠,落魄未修飾。一朝因感激,志學忘寢食。
著書窮天人,辭聘守玄默。薄葬信昭儉,可為將來則。
萬彙攸成,四方寧諺。
工祝致告,普存民力。
迺薦斯牲,為俎孔碩。
介以繁祉,式和民則。
峨峨石經山,蓮峰吐金碧。
秀氣鍾太題,勝概擬西域。
竺墳五千卷,華言百師譯。
琬公懼變滅,鐵筆蒼蒼石。
片片青瑤光,字字太古色。
功非一代就,用藉萬人力。
流傳鄙簡編,堅固陋板刻。
深山地穴藏,高從巖洞積。
初疑神鬼工,乃著造化跡。
延洪勝汲塚,防虞猶孔壁。
不畏野火燎,詎愁蘚苔蝕。
茲山既無盡,是法寧有極。
如何大業間,得此至人出。
幽明獲爾利,乾坤配其德。
大哉弘法心,吾徒可為則。
漢字則的釋義
則
(會意。金文從鼎,從刀。古代的法律條文曾刻鑄在鼎上,以便讓人遵守。本義:準則,法則)
同本義 [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
則,等畫物也。--《說文》
則,法也;則,常也。--《爾雅》
根天地之氣,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鳥獸草木之生物,雖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嘗變也,謂之則。--《管子·七法》
均守平則。--《周禮·大司馬》
法則以馭其官。--《周禮·太宰》
掌則以逆都鄙之治。--《周禮·太史》。註:「亦法也。」
有物有則。--《詩·大雅·庶民》
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管子·形勢》
又如:則天(以天為
則ze
⒈規則,規律,制度:准~。法~。總~。細~。
⒉榜樣,模範:以身作~。
⒊傚法:~先人之法。
⒋就,便,那麼:有~改之,無~加勉。唇亡~齒寒。
⒌卻(〈表〉轉折):今~不然。
⒍乃,是,就是(〈表〉肯定判斷):此~岳陽樓之大觀也。
⒎做,作,常見於古小說中:~甚(做什麼)?不~聲。
⒏連詞。用於對比句或兩件事先後相承:內~百姓疾之,外~諸侯叛之。響了預備鈴,~同學們陸續走入教室。
⒐假若,假使:今~來,沛公(劉邦)恐不得有此。
⒑量詞,指成文的條數:寓言兩~。試題五~。新聞三~。
⒒在一、二、三等數字後,表示列舉事項:一~屋少,二~人多,故住房緊張。
⒓[四則]算術中指加、減、乘、除四種方法。
────────────────—
則zhī 1.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