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曜兮香春花,玉壺炯兮清冰。
耿余心兮不斯,付妍丑兮丹青。
君王兮宵衣,壯土悲歌兮戰死。
豈余身兮憚殃,抗風沙兮萬里。
崔嵬兮增城,璀璨兮昭陽。
薑末路兮多艱,幸朕時之不照明。
氈裘兮娛嬉,穹廬兮容與。
怨群胡兮我欺,諗九天兮誰許。
南風兮徐來,掩涕兮無語。
四十五十兮無家,抑有慚兮夔女。
華省名郎意若西,相如橋柱舊曾題。
已將符節為邦守,不畏關山入馬蹄。
千里過秦看素滻,三年還蜀度青泥。
裡門錦綬何為樂,外奉嚴君內阿{上彌下女}。
神人夜割蓬萊股,蒼然尚作青獅舞。
殳基得道此飛騰,煙火千家自成塢。
前年盜起官軍下,存者如星才四五。
我來欲置讀書床,出入未愁穿猛虎。
山寒月黑無人聲,夾道長松作風雨。
佩環何日歸公主,泉下銅棺掞千古。
石僕麒麟罷官守,林宿鴟鴞聞鬼語。
苦耽勝概惜殘年,共說當時悲老父。
錦繡池台已零落,田翁八十鋤新土。
傷哉土俗尊巫覡,伏臘荒祠沸簫鼓。
祠旁鑿井深不枯,雲氣隨龍有時吐。
試上崔嵬望沃洲,直將培鞬齊天姥。
春前野桃渾欲放,雪盡黃精亦堪煮。
興來起挾李長庚,重載琵琶雙玉女。
夾岸綺羅歡聚。看喧喧、彩舟來去。晴放湖光,雨添山色,誰識總相宜處。輸與騷人知勝趣。醉臨流、戲評坡句。若把西湖比西子,這東湖、似東鄰女。
鄧禹南陽來,仗策歸光武。
孔明臥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見,何必問出處。
孫曹與更始,未可同日語。
向非昭烈賢,三顧猶未許。
君子當識時,守身如處女。¤
戕賊金鈷鉧,擊賊搗衣杵。
今見趙小錢,昔聞楊愍女。
法雲大士,天骨巖巖。
如來津梁,我實荷擔。
手捉日月,斷取莊嚴。
國土入此佛土,位置城南。
有目無目,疑聖疑凡。
擊大雷霆,布灑甘露。
大圓鏡中,慈悲威怒。
維此象法,依正法祝
後二百歲,亦莫予敢每。
誰為請主,世界主女。
人之所甚患,飢渴與寒暑。
粗免則已矣,過計安用許?自奉非其分,三彭將嫉汝。
寓形天壤間,大抵皆逆旅,但能飽菜根,何地不可處?堂堂七尺軀,切勿效兒女。
秋意生何許。對玉鉤、微雲避捨,素風吹暑。銀漢橋成天路穩,乾鵲聲聲媚嫵。送仙杖、年年須度。離合悲歡多少話,想今宵、繾綣難深訴。千古恨,無新故。聊須作意成歡緒。為佳時、金針戲把,翠觴頻舉。莫念匆匆輕摻袂,天上元無間阻。況好是、新涼庭戶。倦客天涯磋老大,趁珠簾、繡額高樓處。乞些巧,調兒女。
蘀[1]兮蘀兮,風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蘀兮蘀兮,風其漂。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物有小而智,虛簷寄微縷。
了不介天地,何以芘風雨。
蜂蠆嘗自投,螳螂不敢侮。
去面類湯綱,取象得羲罟。
絲吐雖非蠶,蠅視有如虎。
真巧非人為,羞煞金針女。
紅英艷雲霞,綠葉足風雨。
牡丹花未開,生意妙誰主。
丹青強摸索,閉目想未睹。
天巧非人工,神凝志良苦。
竦然花下貓,蜂喧聒如鼓。
醉眼不成睡,花氣日亭午。
黃生與我意,盤礡一轉語。
我老花無情,鉛粉付兒女。
北山梨花千樹栽,年年清明花正開。
薛君好事兩邀我,騎馬看花攜酒來。
看花出郭我所愛,況是梨花最多態。
我牽塵俗不得赴,花本無情花亦怪。
君今折花馬上歸,索我細詠梨花詩。
冰肌玉骨未受飾,敢以粉墨圖西施。
東坡先生心似鐵,惆悵東闌一枝雪。
重門晚掩沉沉雨,疏簾夜卷溶溶月。
月宜淺淡雨宜濃,淡非浪白濃非紅。
閨房秀麗林下趣,富貴標格神仙風。
一枝寂寞開逾遍,朵朵玲瓏看應眩。
皓腕輕籠素練衣,娥眉淡掃春風面。
自須玉堂承露華,何事種向山人家。
不愁占斷天下白,正恐壓盡人間花。
江梅正好憐清楚,桃杏紛紛何足數。
只有銀燈照海棠,海棠亦是嬌兒女。
緬懷吳晉氏,天壤非異宇。
賢哉羊頭鎮,一用惠慈撫。
高懷寄山水,餘事整軍旅。
當年峴首歎,奄冉隔今古。
遺民俎豆之,廟貌壓江滸。
誰令望碑人,墮淚若兒女。
延陵有寶劍,價重千黃金。觀風歷上國,暗許故人深。
歸來掛墳松,萬古知其心。懦夫感達節,壯士激青衿。
鮑生薦夷吾,一舉置齊相。斯人無良朋,豈有青雲望。
臨財不苟取,推分固辭讓。後世稱其賢,英風邈難尚。
論交但若此,友道孰雲喪。多君騁逸藻,掩映當時人。
舒文振頹波,秉德冠彝倫。卜居乃此地,共井為比鄰。
清琴弄雲月,美酒娛冬春。薄德中見捐,忽之如遺塵。
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他人縱以疏,君意宜獨親。
奈向成離居,相去復幾許。飄風吹雲霓,蔽目不得語。
投珠冀相報,按劍恐相距。所思采芳蘭,欲贈隔荊渚。
沉憂心若醉,積恨淚如雨。願假東壁輝,餘光照貧女。
寶髻雙垂煙一縷。年紀孝未週三五。壓一精神,出群標格,偏向眾中翹楚。記得譙門初見處。禁不定、亂魂飛去。掌托鞋兒,肩拖裙子,悔不做、閒男女。
去去去此間,不是留儂處。
儂住三十三天天外天玉皇為儂養男女。
豐隆坎坎夜伐鼓,靈湫老龍撇波舞。
褰雲掣電上清空,倒捲天潢作飛雨。
向來炎官作夏旱,萬里彤霞烘玉宇。
豈惟牛馬困蚊虻,壟上行人口生土。
我從雪浪葉舟來,不謂山城熱如許。
天公知我愁欲病,施與一涼蘇逆旅。
稍聞水繞屋除鳴,不覺星從雲罅吐。
千山濯濯淨鬟髻,缺月娟娟炯眉嫵。
浮生此景萬事足,但欠清歌對芳醑。
天上秋期正多事,趣駕星橋跨銀渚。
人間四者自難並,莫妒黃姑迎織女。
平江波暖鴛鴦語,兩兩釣船歸極浦。蘆洲一夜風和雨,
飛起淺沙翹雪鷺。
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羅袂從風輕舉,愁殺採蓮
女。
朝梳一把白,夜淚千滴雨。可恥垂拱時,老作在家女。
漢字女的釋義
女〈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一個斂手跪著的人形。本義:女性, 女人,與「男」相對)
同本義 [ woman]
女,婦人也。--《說文》。王育說:「對文則處子曰女,適人曰婦。」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詩·衛風·氓》
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賈誼《論積貯疏》
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男女衣著。--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男女無別。--《韓非子·亡征》
如倩女之靧。--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男女奔竄。--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又如:女陪堂(女幫閒);女先兒(女先生);女紅(泛指婦女干的紡織
女nǚ
⒈女性,女人:婦~。~士。~教師。男~平等。
⒉女兒:生兒生~都一樣。
⒊舊時指以女嫁人。
⒋〈古〉同"汝"。你,你們。
⒌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
女nǜ 1.將女子嫁給人。 2.出仕,做官。
────────────────—
女rǔ 1.代詞。通作"汝"。你。 2.姓。春秋晉有女賈﹑女寬。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