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無道國,而水冒城郭。
豈敢問天災,但慚為政惡。
湍回萬瓦裂,槎向千林閣。
獨此懷百憂,思歸臥雲壑。
急雨成快晴,晚日射□保
院靜轆轤聲,崖古楷杷落。
澄泓有潛鱗,寥廓無歸鶴。
明年當掛冠,吾志在丘壑。
有生如浮雲,閒蹤本無著。
出門隨所之,去住安可托。
茫茫三界內,百年同旅泊。
瑾師了空相,偶地得余樂。
去歲辭東州,今晨往南郭。
山褐秋風涼,林鍾暮煙保
何處覓禪棲,孤筇遍前壑。
間,名聲籍籍。已而認君於王禮部博家,歲余,君篆秩滿,出尹余鄉陽丘。陽丘大縣,繁阜難治,君至,刳疣抉蠹,善政日聞。甲辰春,余還鄉江野亭,實邇縣,郛君有暇,必叢容就余,嘯詠相忘,追泉石之樂。是歲十月,君受代,自爾來益數,情益款,而知益以深。憶昔言曰,吾當去矣,途既戒矣,先生豈有言乎。余念之曰,敬甫,子以敬自銘者也,人之才不同,概言則有能有不能無可無不可二者而已,若吾子無可無不可才歟,以無可無不可之才,而行之以敬,則異時功業之所就,非余所得慮者,子惟持子之敬,慎子之才而已矣。衰懷激烈,不覺黯然,於是飲之酒,而贈之以歌,實乙巳三月下瀚一日也。百花開後,殿余春、只有翻階紅葉。人似春光留不住,半夜東風作惡。寥落離懷,蒼涼行色,更與花前酌。浩歌一曲,鳥啼花自飛落。瀟灑誰復如君,溪山如此,何限山中樂。政爾功名相促迫,眼底台東閣。我識君才,青雲明日,萬里秋天鶴。有時還夢,野亭亭下巖壑。
自憐無骨可封侯,漫來學省陪英游。
逸興未忘河朔飲,羈蹤已分周南留。
久負雲山竟緣底,百指饑寒良坐此。
鬢毛蒼蒼已難揀,何時卻到雲山裡。
休問歸囊金有無,采芝酌水延朝晡。
未要學仙跨威鳳,況有作詩嘲訓狐。
藜杖芒鞋樂復樂,老籐懸花當羅幕。
月明須上最高峰,橫竹一聲秋萬壑。
窮秋菊薦香,小春格破萼。
時卉互芳菲,榮悴異今昨。
憶昔競芳妍,徵逐困吟酌。
老去厭浮華,雅志在林壑。
曾與東山約。為鯈魚、從容分得,清泉一勺。堪笑高人讀書處,多少松窗竹閣。甚長被、遊人占卻。萬卷何言達時用,士方窮、早與人同樂。新種得,幾花藥。山頭怪石蹲秋鶚。俯人間、塵埃野馬,孤撐高攫。拄杖危亭扶未到,已覺雲生兩腳。更換卻、朝來毛髮。此地千年曾物化,莫呼猿、且自多招鶴。吾亦有,一丘壑。
修竹不受暑,飄然無定著。
炯炯月明枝,蕭蕭風隕籜。
佳人洞天曉,羞多瓶怒保
玉雪生林際,紺袖花零落。
塵埃褦襶子,執何由濯。
亦復起遐瞻,怪冰架松壑。
滿路梅花,為誰開遍春風萼。短亭蕭索。草草傳杯酌。送子先歸,我羨遼東鶴。他年約。瘦籐芒履。共子同丘壑。
句章城郭。問千年往事,幾回歸鶴。歎貞元、朝士無多,又日冷湖陰,柳邊門鑰。向北來時,無處認、江南花落。縱荷衣未改,病損茂陵,總是離索。山中故人去卻。但碑寒峴首,舊景如昨。悵二喬、空老春深,正歌斷簾空,草暗銅雀。楚魄難招,被萬疊、閒雲迷著。料猶是、聽風聽雨,朗吟夜壑。
墨池幻出虯龍蟠,徂徠山頭煙雨寒。
胎禽獨立衣縞縞,骨瘦西風拾瑤草。
靈根琥珀三千年,紫皇敕賜青城仙。
乘軒竊祿正自惡,何似歸來一丘壑。
南金楚璞何施為,出門即取厚利歸。
古來乃有金玉士,抱冤硉兀人不知。
君不見呂侯大狩誇凌鑠,車前打折麒麟角。
徑須歸去來,一丘與一壑。
巖扃不鎖,算空洞深窈,是誰初鑿。帝遣六丁持月斧,亂把雲根鑱斫。駭目奇觀,恍如崩浪,洶湧從天落。謫仙何處,翠珉佳句如昨。惆悵白首重遊,多情還似,與青山有約。且對清尊酬勝賞,休想舞衣歌樂。景物依然,頭顱如許,何事嗟漂泊。翩翩歸興,故山無限林壑。
先生狀貌古,瘦健若老鶴。
秋風唳清霄,寒響滿寥廓。
一腹冰雪詞,勿為俗人作。
便可住鵝池,乾死守巖壑。
長籐呵路多公侯,我輩不應來宦游。
平生游涎向雲水,此心已往形獨留。
黃沙霏霏烏帽底,三載長安飽嘗此。
何如閒把一莖絲,坐釣澄江月明裡。
採芝仙人今豈無,踏遍山腰日已晡。
白雲可衣蘭可佩,御寒不必思豐狐。
人生此段差可樂,風御徑須游六幕。
夜深何處鳳簫聲,留得餘音傳萬壑。
臞庵胸中空濩落,正爾有愁無處著。
比來有酒三捫膺,突兀又似堆衡霍。
道邊俗子略滿眼,舉扇障塵不容卻。
正如白日殺快讎,草草九衢面皆惡。
不應叔末盡鬼魅,世道如此我何樂。
獐頭鼠目動侮人,貌敬逡巡背輕保
其餘邊幅輟周孔,汝身無苦何遭縛。
中原干戈六十載,八陵玉座塵漠漠。
假君無力堪汛掃,渠可忘憂置恢拓。
屯田邊壘差易事,三十餘年束高閣。
嗚呼吾君至仁厚,一言罷行水赴壑。
雷塘勺陂可復請,專創一司足經略。
牛犁居屋旋填補,虎士編氓間參錯。
聊城指日下魯奇,祁連刻期開衛幕。
行之十年倘未效,臣頭請膏斬馬鍔。
奈何諸人忍奈事,天保正用初無作。
居然判道君北海,不復追隨我西洛。
墨池到了須楯鼻。茶甌小緩支鐺腳。
儒生寂寞守太玄,共盡同歸一丘壑。
白日不照物,浮雲在寥廓。
風濤吹黃昏,屋瓦更紛泊。
行觀蔡河上,負土私力弱。
隋堤散萬家,亂若春蠶箔。
仍聞決數道,且用寬城郭。
婦子夜號呼,西南漫為壑。
出遊躡城皞,聊使殷憂廓。
迥瞰樓闕重,周覽河山錯。
候禽音尚微,初林蔭猶保
密煙生近堤,傾曦澹遠落。
潛盤狎勝引,且復娛斟酌。
快意當遺形,所在即丘壑。
我不願封萬戶侯,願向紫邏從公游。
鄆州溪堂虢州洞,未有退之詩可留。
水近山流清澈底,竹飽千霜節如此。
廓廟之具千金軀,底事便著山巖裡。
蒲鞭掛壁一事無,環珮聲中了朝晡。
祝融不到林深處,客至五月懷貂狐。
徇華大夫無此樂,從渠遮山用翠幙。
若問此間奇絕處,但道胸中有丘壑。
金印如斗封王侯,何如爛漫江南遊。
山能不老閱今古,雲自無心忘去留。
我似孤松蟠澗底,斤斧之餘流落此。
輕便卻羨無根蓬,隨風直上青霄裡。
壺中變態何所無,色色略同朝與晡。
千里飛蠅政緣驥,百獸畏虎元非狐。
置是休論且行樂,明月張燈天展幕。
更持北斗{左奭右斗}酒泉,澆我胸中萬邱壑。
漢字壑的釋義
壑〈名〉
(會意。本義:深谷,深溝)
同本義 [ravine;gully]
壑,溝也。--《說文》
壑,溪壑也。--《爾雅·釋詁》
陸巒超壑。--《文選·張衡·西京賦》
既窈窕以尋壑。--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林壑尤美。--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峭壑陰森。--《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眾壑縱橫。
如怒濤排壑。--孫文《序》
又如:壑谷(山谷;兩山之間的窪地或水道);壑口(豁口,像山谷一樣的缺口);壑子(豁口;缺口)
小河溝;護城河 [moat]
實墉實壑,實畝實籍。--《詩·大雅·韓奕》。陸德明釋文:「壑,城池也。」
壑he溝:一~之水。〈引〉山溝:千巖萬~。眾~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