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天府國,佳氣滿燕州。
錦繡三千里,金銀十二樓。
醫閭作鎮連恆岳,太行蒼蒼盡幽朔。
環流瀛海入扶桑,襟帶滹沱出新漷。
海岳效靈符帝歷,像緯分明拱辰極。
縹緲天中玉殿高,岧嶢漢表金莖直。
千官朝謁建章宮,燎火光中望六龍。
詞客麒麟爭獻頌,山人芝草亦輸供。
春日雞鳴宮鑰啟,春花吹入千門裡。
垂柳清波漲御溝,疏槐夾道通官市。
列署周廬若散星,九衢走馬如流水。
朱輪翠幰過何窮,繡戶雕櫳對相起。
觀燈斗草競繁華,芍葯開時萬樹霞。
銀缸入夜金張宅,寶檻移春許史家。
塵逐妖童九華扇,迎倡女七香車。
百壺芳醑歡新曲,千轉嬌鶯度落花。
嬌鶯啼向歌屏上,平樂新豐慣來往。
誇胡未詔長楊游,承恩曾謁甘泉仗。
此時至尊在西苑,閬水蓬丘開別館。
禁特出青煙曉色濃,宮池黃鵠春波暖。
通天台峻出層城,五色玄都絳節迎。
仙官法菉隨輿度,侍女香爐傍輦行。
鸞輿玉輦萬靈朝,西望明庭亦不遙。
九霄青鳥年年至,八駿瑤池日日邀。
蒼龍願捧軒轅馭,崑崙更接崆峒路。
一聞八伯《白雲歌》,不羨相如《大人賦》。
此君抱節懷霜露,裁以廣寒修月斧。
區區拔穎陋管城,落落中繩宜岫府。
潛心幾絕西門佩,隸古親傳伏生語。
後來頡頏追時好,客卿子墨先生楮。
慈恩柿葉剡溪籐,俗嗜紛紛那足數。
何人喜事翻新制,林下風流微近古。
宣心寫面卻緘囊,百劃千葩增媚嫵。
青奴小忍供筆硯,晴窗示爾梅花賦。
宦軀真沐漆,放懷北巖去。
行行如蔍境,漸入幽絕處。
濕翠欲沾衣,晴雲亂生屨。
灘聲時抑揚,嵐氣互吞吐。
松寒韻笙竽,碣石裝鍾虛。
朱實嫋碧籐,白羽明翠塢。
提壺忌人醒,市醑邀我沽。
野果枝頭尋,水光空中度。
飲少輒頹玉,山靈勞拱護。
起來一憑欄,件伯是佳句。
此景幾百年,卻待予全付。
吟成石點頭,喜極石應語。
何處一鳴鶴,而作賞音和。
仰峰人所仰,隔江不受呼。
正如山中人,九詔不一顧。
傳聞唐衛公,挾冊曾此寓。
皋夔讀何書,瑰譽響千古。
一生拗介甫,政坐讀書誤。
公乎儻可作,同草遂初賦。
蜾臝祝類我,慈烏知反哺。
伊人矧最靈,而不以斯故。
養雛數羽毛,初志亦辛苦。
懷哉肯堂念,寥寥幾千古。
君其若而人,淒愴踐霜露。
欽聞先君子,清折守儒素。
何以遺後人,多文以為富。
潭潭詩書府,魚魚禮法度。
王槐信厚成,竇桂陰德著。
雪玉塵不緇,鍾美見垂裕。
勤修不自閟,刻詞流肺腑。
應無忝厥紹,錫類及咐伍。
卑飛未仰報,有淚滂如雨。
山高不礙天,水流必東注。
願言堅此心,宜詣聖賢處。
他石或可攻,庸效南陔賦。
閣住杏花雨。便新晴、等閒勾引,香車成霧。璧月光中簫鳳遠,裊裊餘音如縷。誚一似、群仙府。天意乍隨人意好,漸星橋、度漢珠還浦。又何啻、列千炬。晚來乍覺陰盤固。笑人間、玉瓶瑤瑟,錦茵雕俎。無限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處。慨鳴鏑、已無宮武。撲面胡塵渾未掃,強歡謳、還肯軒昂否。縈舊恨,為誰賦。
吟情老盡江南句。幾千萬、垂絲縷。花冷絮飛寒食路。漁煙鷗雨,燕昏鶯曉,總入昭華譜。紅衣妝靚涼生渚。環碧斜陽舊時樹。拈葉分題觴詠處。荀香猶在,庾愁何許,雲冷西湖賦。
秋雲黃,日月忙,
登選才俊收詞章。操觚搦翰換鐘鼎,
往往冰炭交中腸。柯山多士稱海內,
勇氣洗盡古戰常笑揮筆陣示整暇,
灑灑胸中書傳香。此邦昔日龍頭客,
前後相輝九霄翮。山川孕秀不乏人,
想已津津動顏色。題輿左岳得儒英,
行整速步趨天庭。金薤琳琅耀光彩,
不學砌下寒蛩鳴。蓋世功名人共許,
赤手欲搏南山虎。暫來秋院鎮文場,
坐使千袍同鼓舞。我昔貪困如匡衡,
鄰燈夜照崢嶸。區區薄宦亦謾爾,
役役塵埃愧此生。淺學幽深雖未燭,
到耳獨能辨絲竹。從今著意聽文鳴,
會使嚶嚶出幽谷。荊璞照耀非常珍,
天衢整步凌通津。與人軒闢破畦畛,
滿懷拍拍無非春。我如櫪驥異遠道,
志在千里身未到。朅來此地尋文盟,
平生心事為傾倒。飽德醉義樂有餘,
況有蘭玉芬庭除。諧笑云云殊未厭,
盤飧夜半勞兵廚。依依此情那忍去,
自恨塵鞍難久駐。佇看飛詔自天來,
殿前剩作摩空賦。
繼祖歲在丙午少城試闈,與憲車張大著、涪陵盧史君諸公酬唱,
不謂誤蒙安撫侍郎賞許。茲承寵賜漢中所和七詩,
斂衽莊誦,舂容大篇,
寂寥短章,皆一代之傑作,
驪珠寶璐,知所守寶矣。
唐人有言嘗於詩集中曾相見,繼祖晚出無聞,
何以辱大君子見知於未嘗參覿之初,是以益自奮勵,
不敢怠棄以負鑒裁。抑聞韓子蒼謂作詩文必得印可,
乃自不疑,是以前輩汲汲求知也。
因盡用前韻賡賦。
乳穴佳名久欣慕,茲游直與心期副。
今朝蕭散七枝筇,衰遲未覺躋攀苦。
湘南懸想碧雲橫,桂嶺遙瞻煙靄暮。
招提鐘磬出幽深,村疃牛羊自來去。
忽聞流水響潺潺,漸睹巖扃隔煙霧。
山蹊躡履亂崎嶔,翠壁題名雜新故。
乍暌朱墨略官箴,稍覺追隨劇幽趣。
絕知官裡少夷途,始信閒中無窘步。
人生如此信可樂,誰向康莊塞歸路。
共醉生前有限杯,澆我胸中今與古。
早知富貴如浮雲,三歡歸田不能賦。
正匆匆、楚鄉秋晚,孤鴻飛過南浦。同來桃葉堪惆悵,一舸載春先去。愁絕處。問那曲闌干,曾聽人低語。今宵最苦。向楓樹溪橋,蘆花野館,翦燭臥聽雨。吳霜鬢,破帽西風怎護。絲絲都是離緒。舊情頓冷新愁重,總付墜鞭詞譜。君記齲待雪夜、相思乘興柴岡路。唱予和汝。要款段隨車,輕盈喚酒,重為國香賦。
越山東來萬煙鬟,餘姚為邑山四環。
客車細穿市井間,邑屋更繞龍泉山。
佛閣翬飛最高處,遠近嵐霏隨指顧。
小留開船有新句,君知可是囚山賦。
憶君初病時,倉皇造君榻。
知為寒所中,脛痺連左胛。
蔣子丹有神,三日能屈伸。
五日扶杖立,十日行逡巡。
於時數相見,談娛靡曾倦。
啜茶猶滿甌,改詩忽盈卷。
君亦疑勿藥,春和可為樂。
仙家桃最紅,同踐天台約。
多愁積如山,令君心不閒。
殘痾故未去,澀嗇腸腑間。
岳僧有烈劑,倒篋得餘惠。
服之汗翻漿,事與東流逝。
啼妻無完裙,弱子猶哀麇。
詩人例窮苦,窮死更憐君。
君如三秋草,不見一日好。
根荄霜霰侵,萎絕嗟何早。
哭君日無光,思君月照床。
猶疑君不死,猛省欲顛狂。
昨者君未疾,相過不論日。
晴窗春翦蒲,寒爐夜煨栗。
石階苔蘚中,猶有舊行蹤。
憂心不能寐,無夢得相逢。
君詩如賈島,勁筆斡天巧。
昔為人所稱,今為人所寶。
石峰雲有地,葬從朋友議。
需求侍郎銘,難見山民字。
平生翁與徐,南去久無書。
不知聞信後,涕淚當何如。
寫池煙水暮,宛是西川路。
虛言楚客招,終感向生賦。
正五雲飛杖,縞素褰裳,亂空交舞。拂石歸來,向玉階微步。欲喚冰娥,暫憑風使,為掃氛驅霧。漸見停輪,人間未識,高空真侶。千里無塵,地連天迥,倦客古來,路迷江樹。故國煙深,想溪樹何處。雲鬢分行,翠眉縈曲,對夜寒尊俎。清影徘徊,端應坐有,風流能賦。
望望佳人來,未來雲已暮。
當時千里恨,不獨看雲故。
何此啟虛堂,定知吟秀句。
還會古人心,古人非特賦。
弊廬隔塵喧,惟先養恬素。
卜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2
粵余任推遷,三十猶未遇。
書劍時將晚,丘園日已暮。3
晨興自多懷,晝坐常寡悟。
沖天羨鴻鴣,爭食羞雞鶩。
望斷金馬門,勞歌採樵路。4
鄉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
誰能為揚雄,一薦甘泉賦。
愛之義也山中舉頭望日邊,長安不見空雲煙。
歸來長安望山上,時移事改應潸然。
管弦去盡賓客散,惟有馬埒編金泉。
渥窪故自千里足,要飽風雪輕山川。
屈居華屋啖棗脯,十年俯仰龍旗前。
卻因病瘦出奇骨,監車之厄寧非天。
風流文采磨不盡,水墨自與詩爭妍。
畫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
鄭虔三絕君有二,筆勢挽回三百年。
欲將巖谷亂窈窕,眉峰修嫮誇連娟。
人間何有春一夢,此身將老蠶三眠。
山中幽絕不可久,要作平地家居仙。
能令水石長在眼,非君好我當誰緣。
願君終不忘在莒,樂時更賦囚山篇。
(柳子厚有《囚山賦》。
)
江流東繞千尺堤,山鶻上結危巢棲。
遊人夜半放舟過,舉酒試說曹征西。
征西當年下江滸,八十萬軍盡貔虎。
眼中見慣劉琮徒,吳蜀區區何足數。
舳艫相銜千里連,氣吞孫劉欲沖天。
豈知策士已旁笑,笑彼遠來非萬全。
長江之險人能共,不獨阿瞞兵可弄。
東吳會獵尺書馳,權也難將首親送。
帳底拔刀軍令行,如此奸雄安足驚。
周瑜早已借前箸,黃蓋何曾論五兵。
五兵爭如一炬火,北軍敗走南軍坐。
紛紛燥荻與枯柴,乘取便風才卜舸。
波濤起立半天紅,強櫓灰飛一夕空。
平生親手注《孫子》,未信水軍能火攻。
誰雲此行才足恥,更聞裹瘡歸淯水。
玄武池頭計已疏,銅爵高台墳上起。
當今四海為一家,三國爭雄真可嗟。
尚想綸巾巡壘堞,猶將折戟洗泥沙。
武昌夏口東西路,畫史分明入毫素。
空餘赤壁付遊人,贏得坡仙作詞賦。
無人送半臂,子京劇可慕。
遂中庶人風,兩肩如漬醋。
春事歎無多,老形驚已具。
因知風有味,甘辛不與數。
偏似食梅酸,齒牙軟欲蠹。
氣逼秀才寒,情同女郎妒。
喝風良有已,代醋三升故。
豈我吟詩肩,甕醯入偶誤。
不須更乞鄰,但願風可捕。
雲何忘厥患,俳諧了此賦。
雁陣橫空,江楓戰、幾番風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殘暑。籬菊巖花俱秀髮,清氛不斷來窗戶。共歡然、一醉得黃香,仍叔度。尊前事,塵中去。拈花問,無人語。薌林顧靈照,笑撫庭樹。試舉似虎頭城太守,想應會得玄玄處。老我來、懶更作淵明,閒情賦。
金鐃隨玉節,落日河邊路。沙鳴後騎來,雁起前軍度。
五城鳴斥堠,三秦新召募。天寒白登道,塞濁陰山霧。
仍聞舊兵老,尚在烏蘭戍。笳簫漢思繁,旌旗邊色故。
寢興倦弓甲,勤役傷風露。來遠賞不行,鋒交勳乃茂。
未知朔方道,何年罷兵賦。
漢字賦的釋義
賦
(形聲。從貝,武聲。從「貝」,表示與財物有關。本義:徵收)
同本義 [tax]
賦,斂也。--《說文》
賦,稅也。--《廣雅》
厥賦惟上上錯。--《書·禹貢》。傳:「謂土地所生,以供天子。」
七賦之所養。--《法言·問道》
而令貢賦。--《小司徒》。註:「謂出車徒給徭役也。」
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又如:賦銀(徵收稅銀);賦粟(徵收田賦);賦裡(徵收商業稅);賦幣(徵收財物)
繳納賦稅 [pay taxes]
訟者平,賦者均。--唐·柳宗元《送薛存義序》
又如:賦金(交納稅款)
給予;授予 [give to;confer]
賦 fu
⒈賦稅。舊時指田地稅,各種捐稅:田~。薄~斂,則民富矣(薄:減輕。斂:徵收)。
⒉授予,給予:~於。
⒊一種文體,有韻,介於詩和散文之間:詩詞歌~。《風~》。《赤壁~》。
⒋念詩或作詩:臨清流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