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結尾的詩全集,結尾是焉的詩詞詩句,最後1個字焉結尾的詩集大全

按結尾字查詢詩詞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開成己未歲,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冬十月甲寅旦,

始得風癉之疾,體矜目眩,左足不支,蓋老病相乘

時而至耳。余早棲心釋梵,浪跡老莊,因疾觀身,

果有所得。何則?外形骸而內忘憂恚,先禪觀而後

順醫治。旬月以還,厥疾少間,杜門高枕,澹然安

閒。吟諷興來,亦不能遏,因成十五首,題為病中

詩,且貽所知,兼用自廣。昔劉公幹病漳浦,謝康

樂臥臨川,鹹有篇章,抒詠其志。今引而序之者,

慮不知我者或加誚

昨日出城南,戰陣如雲屯。

兵刃欲相接,殺氣方騰掀。

黃塵塞天地,日月為之昏。

壯士仗忠義,不忘喪其元。

奮然為前驅,誓報明主恩。

卒伍皆賈勇,翕合無異言。

唯欲紓禍難,豈辭職屬橐鞬。

元戎既啟行,旌旆交繽繙。

謂當奏凱還,受爵效屏藩。

眾寡力不侔,傍復乏外援。

戰久俄敗衄,靡聞鉦鼓喧。

軍中紀律嚴,致死無敢奔。

全理由同陷沒,千萬無一存。

肢體膏草莽,血流成川源。

國雖加恤典,莫能返其魂。

白骨蔽四野,鬼哭多煩冤。

懷哉唐虞君,大德罔虧騫。

垂衣成至治,萬國皆晏然。

齊威雖霸主,亦賴仲父賢。

九合不以兵,仲尼所稱傳。

兵乃不祥器,聖賢嘗戒旃。

人苟服其仁,斯亦何用

日月東行天左旋,丸中久矣和乾圜。

稔聞泰山有日觀,竊疑板墨多誇傳。

甚言抱雞候其上,雞鳴海水如炊煎。

火輪磨蕩上復下,崖撞石裂聲填填。

天門鐘鼓報清曉,塵世正爾沉元元。

幾回掩卷信且惑,安得臂羽如飛仙。

誰知白髮際同軌,得來鄒魯拜聖賢。

竟游曲阜至岱岳,捫參歷井登其巔。

濯足就宿會真殿,如乘析木棲微垣。

是時八月二十夜,明月正值奎婁躔。

窗明斗落懼失曉,一宵十起無寧眠。

偕行諸子大鼾睡,笑我歷轆狂且顛。

深衣端坐愈不寐,湔腸滌胃玉女泉。

少需道人謂予曰,若欲觀日今當前。

忙迷扶策抉草莽,翩躚攙奪諸公前。

諸公拍手笑於後,被公吞了丹砂元。

{左足右盤}跣一氣涉觀頂,隱隱紅罅開東邊。

玄雲荏苒幻紫色,金樓寶闕蒸瓊田。

秋深露重濕我趾,扶桑望決眼欲穿。

須臾眉黛抹天杪,脫然寶鏡開微奩。

上上下下復上下,千辛萬苦方團圓。

小臣不敢瞠目視,九拜塌額肝膽縣。

起來恍惚抱影泣,昔何容易沉虞淵。

羲和湎淫失賓餞,掩覆白日為元天。

蚊軀螳臂負不起,忍渴未死甘氓廛。

狨號螭泣虎豹舞,單衣尚絅得瓦全。

夢醒忽爾登泰岱,稽首再拜清光還。

願保初陽守黃道,重離赫赫行純乾。

泣余收淚盼下界,西北迤逶生霞煙。

山如鱗甲水如帶,八荒草木皆新鮮。

回視秦碑與漢篆,神光燦爛生蛟涎。

古今聖賢幾登此,乍睹莫不心虔虔。

歸來玩愒復弄影,入夷出晉誰與憐。

蒼梧不返放勳死,傾戀惟有葵心堅。

分陰寸晷正可惜,人間兒女醯雞然。

登封觀日世不少,作如是觀能幾

納交以道,不殊乎丘圖。

觀政以人,歎息於求賢。

言情惟真,無事乎脅肩。

此前輩之流風,今不復見者幾百年矣。

使覽者跫然曰:古道之存,存乎尺箋,

盍思乎勉旃。則如寶真者,

亦將預有榮

來聽歸宗早晚鐘,疲勞懶上紫霄峰。

墨池漫疊溪中石,白塔微分嶺上松。

佛宇爭推一山甲,僧廚坐待十方供。

欲遊山北東西寺,巖谷相連更幾重。

〈此寺王逸少所置,雲有墨池在

吾愛白樂天,逸才生自然。誰謂辭翰器,乃是經綸賢。

欻從浮艷詩,作得典誥篇。立身百行足,為文六藝全。

清望逸內署,直聲驚諫垣。所刺必有思,所臨必可傳。

忘形任詩酒,寄傲遍林泉。所望標文柄,所希持化權。

何期遇訾毀,中道多左遷。天下皆汲汲,樂天獨怡然。

天下皆悶悶,樂天獨捨旃。高吟辭兩掖,清嘯罷三川。

處世似孤鶴,遺榮同脫蟬。仕若不得志,可為龜鏡

未拆嬌紅淺紫駢,差差眾葉翠翹然。

誤稱蘭艷風流冠,且縱桃夭萬一憐。

列檻閉帷增峭烈,訴杯閣筆負嬋娟。

司花處子春風面,醲態奇香想像

積悶何可遺,高峰上雲端。

水南彼何所,縹渺浮孤煙。

鬱塞樹木古,深幽窗戶妍。

一楫往從之,豈無凌波船。

絕景未易寫,良朋求亦難。

獨往或興盡,空叩林下關。

不若遙相望,聊寄吾意

言離洛陽日,正值春風前。

伊水矯白鷺,蜀山鳴杜鵑。

輕袍游宦去,匹馬度關年。

若過君平肆,窮通可問

牯嶺雨聲喧,氣象萬千。

愛聽東谷水潺。

日照香爐知何處?霧裡雲端。

智慧何人先?卡爾開山。

重巒疊嶂更新鮮。

一二三四大手筆,寶藏興

人生在斯世,窮達懸諸天。

迷徒不知此,多為外物遷。

豈若保真素,白雲日高眠。

鴻飛杳冥冥,弋者何慕

八十三歲李鶴田,我兄事之後八年。

有弟有弟來見我,我亦待之如弟然。

鶴田鶴田真神仙,讀萬卷書忘蹄筌。

鉤銀畫鐵筆下字,咳珠唾玉胸中篇。

維伯英甫父深齋,我未識之人稱賢。

相觀骨骼聽議論,九皋之鳴紹家傳。

□□□□我所敬,論宋勿論唐以前。

文名第一歐永叔,詩名第一黃庭堅。

節義第一文丞相,三士鼎峙撐青天。

隱逸第一□□人,捨吾鶴田其誰旃。

君不見西漢四皓起商顏,羽□□□劉氏綿。

又不見東漢子陵臥嚴灘,足加帝腹搖星躔。

鶴田為嚴之處則九鼎重,鶴田為皓之出則九鼎安,

吾將以子伯英之行卜之

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無由宣。思子沉心曲。長歎不能言。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遷。步出北寺門。遙望西苑園。細柳夾道生。方塘含清源。輕葉隨風轉。飛鳥何翻翻。乖人易感動。涕下與衿連。仰視白日光。皦皦高且懸。兼燭八紘內。物類無頗偏。我獨抱深感。不得與比

瞳瞳日腳曉猶清,細細槐花暖自零。

坐閱諸公半廊廟,時看黃色起天庭。

(僕射呂公、門下韓公、左丞劉公,皆自講席大用。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講舌干。

陛楯諸郎空雨立,故應慚悔不儒冠。

兩鶴催頹病不言,年來相繼亦乘軒。

誤聞九奏聊飛舞,可得徘徊為啄吞。

微生偶脫風波地,晚歲猶存鐵石心。

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

(樂天自江州司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誥,遂拜中書舍人。

軾雖不敢自比,然謫居黃州,起知文登,召為儀曹,遂忝侍從,出處老少大略相似,庶幾復享此翁晚節閒適之樂

有杕[1]之杜,其葉湑湑[2]。獨行踽踽。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人無兄弟,胡不佽[3]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獨行煢煢。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人無兄弟,胡不佽

雁塔題名墨尚鮮,九州四海此同年。

故人直上青雲路,凡俗那能白骨仙。

不善巧圖真個拙,只因方處久些圓。

萬鍾不博簞瓢樂,有命何如有性

訪古求書二十年,二王真跡幾人傳。

每尋同好得消息,聞韶忘味心拳拳。

諸家真贗可屈指,緹巾入手分媸妍。

道山東觀富奇古,世人想望如雲天。

此生塵俗分不到,九重有路來無緣。

豈知司存預符璽,芸台高議開賓筵。

翰林入坐中執法,未容凡吏陪諸仙。

酒闌接武上秘閣,皇居紫禁凌非煙。

晉康法書在寶櫝,傍架牙籤一一穿。

紫衣黃門許一見,忽開復閉嚴關鍵。

右軍盡善歷代寶,八法獨高東晉賢。

宏文舊物印章在,開元小篆朱猶鮮。

草行無窮少真楷,硬黃色淨昏麻箋。

鳳翥龍翔余復直,煙霏霧結斷還連。

溟漲筆力老轉劇,臨池尚歎張學專。

言奴得法號神俊,逼人體勢殊翩翩。

自方家尊聘豪翰,駸駸欲過驊騮前。

崇虛鵝群最真跡,萬里古色星日懸。

筆乾墨淡不可搨,拙手添暈難磨湔。

小璽肥書兩貞觀,每角一字居四邊。

南朝妙鑒各題檢,懷充在後前僧權。

爭妍取勢押縫尾,磐石臥虎推滿騫。

琅琊世譜今乃識,寶章十代何蟬聯。

忠良賊孽無去取,茂宏處仲同一編。

其間楷真特蕭散,南平秘法傳僧虔。

卷杪題官記年月,方慶疏封在石泉。

當時盛事今不泯,曾看崔序傳遺篇。

想見舉朝推好尚,小鍾發論頭風痊。

髹奩別貯古雜跡,歷代作者堪比肩。

步懷陳人有晉法,伯英漢帖疑吳顛。

誠懸送瓜特枯硬,歐取方險虞勁圓。

虞文發願乃使用,壯古遒麗功力全。

世間此帖豈有二,孔廟破石人猶憐。

阿武章草五字句,畫松分行如直弦。

牝雞司晨足才致,蛾眉文墨爭蟬娟。

青綾高標卷二十,淳化刻在諸帖先。

仲尼夏禹謝太傅,山濤漢章東晉宣。

體凡格陋漫收掇,一手臨寫煩雕鐫。

二王妙跡半遺落,寶章虞柳俱見捐。

無鹽刻畫廢西子,騏驥不御蹇著鞭。

永熙聖學貴斯事,討論王著何備員。

百年文物盛於昔,繼文真主方御乾。

巖廊道業仰夔禹,太平黼藻宗雲淵。

寶書傳世久未輯,明時盛事猶缺然。

誰能借辯達聰聽,願求精識重評詮。

收遺去陋再刊勒,鳩工不費數萬錢。

嗟哉百卷頃刻過,安得放意徐窮研。

歸來欲說急記取,瀛洲回首情悁悁。

心存默想尚可記,以指畫被夜不眠。

休論頑仙與才鬼,但得曲掌甘終

少年輕富貴,一意在詩書。

共恨經綸晚,才收老病余。

寡言知德勝,善應本中虛。

卒相承平業,謳歌元祐初。

將相家聲近,勳名晚歲攏

給扶安舊德,賜府壓群公。

不見彌縫跡,空推翼戴功。

山公舊多可,寒士泣清風。

罷郡來清穎,微官憶宛丘。

頹垣那可住,隱幾若將休。

復起民欣願,全歸天不留。

世間反覆手,有德竟無憂。

〈公罷穎州,退居於陳,轍為陳學官,時請見

老梢慮航危,隆棟憂廈顛。

危欠維楫爾,顛將覆壓

元氣在天,日星系

骨骾在身,四體恃

王國之干,公實似

有煒翰墨,抑其細

是書之傳,自尹氏

歷年雖多,人爭毖

彼名家者,眾或棄

脅肩夏畦,亦何利

焉字的解釋

漢字焉的釋義

(象形。小篆字形。像鳥形。本義:焉鳥)

鳥名 [a kind of bird]

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見蒼翠一林,其中則楮煙墨宇,椒櫪坎地,群焉胙充,飛而不舉。--唐·黃滔《唐城客夢》

通「顏」。額 [forehead]

身長七尺,面長三尺,焉廣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動天下。--《荀子·非相》。高亨云:「焉,蓋顏之借字。」

表示指示,相當於「之」 [it]

草木無知,叩焉何益?--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又如:心不在焉

哪裡或那裡 [where]

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焉,代詞,那裡,指南海。)--清·彭端淑《為學一

焉yān文言用字。

⒈代詞。相當"這個"、"於這個":心不在~。時人異~。

⒉疑問詞。怎麼,什麼,哪裡:~能如此?面目美好者,~故必知哉(故:原故。知:智)?其子~往?

⒊於何,在哪裡:且~置土石(置:放)。

⒋連詞。乃,就,則:若赴水火,入~焦沒耳。

⒌助詞:有厚望~。寒暑易節,始一反~。少~,月出於東山之上。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