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向山邊住,蕭然茅數椽。
平塘印星斗,深谷剩風煙。
老不離書卷,貧誰乞酒錢。
莫言無管待,頻取好茶煎。
人人有個生緣,從來罪大彌天。
不是牽犁拽把,便須鼎鑊油煎。
夜來急雨淙飛簷,脫驚紅日輝潭川。
梨花有情朝露重,柳帶無力春風顛。
傍簾新燕低拂涼,入檻戲蝶相聊翩。
今晨天氣亦佳爾,一春未見茲晴暄。
綠陰林下笑聲好,蕭鼓賽社祈豐年。
金穰屢豐豈不好,米賤更苦人無錢。
太公九府法已弊,楮幣印出私相權。
所司轉變無善策,低昂用否難流傅。
縣官那更租稅急,白紙不問黃傍蠲。
窮民非負實無有,裡正罰責殊可憐。
吾儂雖樂此日美,釂白醉倒春風前。
卻愁煙雨暗春晚,米價頓長民尤煎。
挑燈伴寒夜,兀坐竹爐邊。
赤腳知吟苦,時將山茗煎。
午亭春醉聳吟肩,終是風流不愧天。
屑麥調酥慢熬火,牡丹花共菊芽煎。
選定唐詩手自編,醒時消遣醉時眠。
家家雲氣山藏雨,處處蛙啼水滿田。
松樹倒生臨澗影,竹根斜掛過牆鞭。
客來無可延清話,旋摘新茶瓦鼎煎。
五詠八吟鑽古奧,四豪六逸共周旋。
隱囊墊幘枰棋局,輕箑珍笙蔭采椽。
習氣崢嶸談在昔,知音推激互相然。
至哉佛老儒宗外,聖諦冰銷濁火煎。
南北東西萬萬千,趙州待客豈徒然。
莫嫌冷淡無滋味,慣把脂麻一例煎。
仰望群公若會仙,貪論茗飲未安眠。
冥搜往往游塵外,得句時時在枕前。
夜漏哎吟清徹骨,晴窗揮染淨無煙。
中秋風月佳辰近,應把雲腴對竹煎。
橋下四{左木右翁}水,人間六品泉。
松陵無魯望,山茗為誰煎。
夜來雨聲倒百川,老農起坐不敢眠。
曰疑漲潦卷屋去,又恐湧水興床前。
旦視山川一泥濘,流沛千頃新秧田。
蝦蟆相呼動百千,不念兩股充庖煎。
征雁回時,野菊*斕。向深溪、古洞彎*。孤吟靜境,獨煉還丹。被夜蕭條,*侷促,坐艱難。一性參差,數載留連。到如今、方露因緣。瓊珠達地,寶月通天。便出玲瓏,忘機構,沒孜煎。
雞送山窗月,鍾殘欹枕眠。
櫛疏知鬢禿。肘見覺裘穿。
覓句無新意,繙書有舊緣。
縱違幽事喜,差免俗塵煎。
一枕清風直萬錢,無人肯買北窗眠。
開心暖胃門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
碧月團團墮九天,封題寄與洛中仙。
石樓試水宜頻啜,金谷看花莫漫煎。
乍離千聖林間寺,來汲城頭石罅泉。
相見杯茶雖淡薄,往來無惜為君煎。
客館饒秋思,僧房愜晝眠。
納涼仍古殿,濯熱更清泉。
得失渾關命,行藏只聽緣。
安能隨世態,膏火日相煎。
古今利名路,只在儂門前。至老不離家,一生常晏眠。
牛羊晚自歸,兒童戲野田。豈思封侯貴,唯只待豐年。
徵賦豈辭苦,但願時苟賢。時官苟貪濁,田舍生憂煎。
吏隱從人號懶仙,一甌常及日高眠。
要令萬卷澆胸次,便覺三山到眼前。
客至不須樽有酒,家貧肯厭空無煙。
清泉近在南山麓,珍味殊勝渭水煎。
縹緲誰氏子,學道要長仙。
人世豈不樂,何苦求上天。
反首顧我語,子豈得謂賢。
智如撲燈蛾,甘就膏火煎。
漢字煎的釋義
煎
(形聲。從火,前聲。「火」字寫在下面時常變形成為四點。本義:煎熬)
同本義 [decoct]
煎,熬也。--《說文》
煎,火干也。凡有汁而干謂之煎。--《方言七》
帳下烹煎皆美人。--蘇軾《豆粥》
又如:煎米(指熬粥);煎服(煎汁服下);煎盤(方言。平底鍋);煎豆摘瓜(喻親屬相殘)
比喻折磨;使其痛苦 [torture]
漸見愁煎迫。--《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逆以煎我懷。
又如:煎熬(比喻折磨);煎情(焦律的心情)
一種烹飪方法。鍋裡放油加熱後,把食物放進去,使表面變成焦黃 [fry in shallow oil]
手團作餅,膏油煎。--《齊民要術
煎jiān
⒈熬煮:~中藥。
⒉將食物放在少量的熱油裡使熟:~蛋。~餅。
⒊量詞。熬藥次數:頭~藥。三~藥。
⒋[煎熬]〈喻〉生活受折磨:~熬的日子。
────────────────—
煎jian 1.用蜜或糖浸漬的果品。
────────────────—
煎jiǎn 1.減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