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時尚不官,道在任家寒。
夜夢梅花帳,朝吟苜蓿盤。
魚風吹鬢冷,蚌月照衣殘。
歸去鄉林下,橫塘竹萬竿。
左綿山川見寬,週遭四境皆奇觀。
廣文官曹冰雪寒,摧風肅雨無時安。
巧手無麵良獨難,慚汗如瀋時一歡。
浪浪春雨紅杏壇,堆盤苜蓿空闌干。
三年轉燭槐夢殘,明當西郊掛征鞍。
平生但知取友端,忍御艾蕭捐杜蘭。
丁寧何須勸加餐,活計不但故紙鑽。
孔轍迴環顏一簞,君民堯舜無兩般。
此印萬古元不劊劭彌匈慘鹿塚?/p>
尚友謹勿輕杇墁。壓倒噗期不刊,
腳根牢取百尺竿。
趙州禪,口皮邊。
牆外底,透長安。
{上祝下土}著磕著,言端語端。
不是釣鰲手,徒勞把釣竿。
羊裘東漢客,歸隱釣魚灘。
天子不能屈,先生非苟難。
雲藏古石在,風激世人寒。
祠下青青竹,何妨把釣竿。
月皎漁舟瑞氣旋,蘆花深處夜濤寒。
可憐無限垂絲者,隨例忙忙失釣竿。
琳館清深小雪殘,釀梅天氣不多寒。
客窗竟日無人到,只有蕭蕭竹數竿。
紅照西沉暫解鞍,偶然假館豈求安。
新豐獨酌誰為侶,坐對窗前竹一竿。
短城三面繞,淺水半篙寒。
鳥過穿殘日;自行起寸瀾。
秋來樓閣靜,幽處地天寬。
平昔江湖性,真思老釣竿。
漢業重恢百戰閒,君王側席歎才難。
故人可是擎天手,肯放桐江把釣竿。
薄暮疏林宿鳥還,倚樓垂袂復憑欄。月沈江底珠輪淨,
雲鎖峰頭玉葉寒。劉毅暫貧雖壯志,馮唐將老自低顏。
無言獨對秋風立,擬把朝簪換釣竿。
下轎渾將野店看,只驚腳底水聲寒。
不知竹外長江近,忽有高桅出寸竿。
數年音信斷,不意在長安。馬上相逢久,人中欲認難。
一官今懶道,雙鬢竟羞看。莫問生涯事,只應持釣竿。
瘦馬頻嘶灞水寒,灞南高處望長安。何人更結王生襪,
此客虛彈貢氏冠。江上蟹螯沙渺渺,塢中蝸殼雪漫漫。
舊交已變新知少,卻伴漁郎把釣竿。
咄咄休休一世閒,百年都是浪悲歡。
高談不待傍人笑,立事須知自古難。
時見老顏來鑒裡,已將生計托雲端。
六鰲未可揮刀斫,肯便臨谿把釣竿。
連陰漠漠鎖春寒,間檢新年歷日看。
節裡人言太幽獨,休頭書喜報平安。
山林決計應宜早。藜莧謀生未苦難。
歸對妻孥真大笑,點魚元不解緣竿。
塵土滿城黑,出城雙眼寬。
山川秋意惡,風雨晚潮寒。
物象颯以變,泥污不可蟠。
英豪重節概,兒女感衰殘。
霜老琱弓勁,風焦畫鼓乾。
蛟螭正無賴,好擲六鰲竿。
踏盡紅塵挹翠巒,江湖清夢入雕鞍。
濛濛蒲霧渾疑雨,惻惻疏風不是寒。
野菊頻催花事早,老楓初試葉聲乾。
恰知病骨宜清景,恨不浮家學釣竿。
不是風兮不是旛,一重山後一重山。
青春雨過無餘事,獨倚危樓望剎竿。
擾擾勞生祗自吧,依依鄉夢五更寒。
臨流釣石應無恙,歸逐鄰翁整釣竿。
落帆曾傍蘆花宿,借得先生月一灘。
鷗鳥未忘吾道在,江山肯作故人看。
樹昏斷岸潮聲急,雪洗孤台石罅寒。
最喜吾宗詩有派,每依蒼石插檣竿。
漢字竿的釋義
竿〈名〉
(形聲。從竹,乾聲。本義:竹竿)
同本義。竹子的主幹 [bamboo pole]
竿,竹梃也。--《說文》
籊籊竹竿。--《詩·衛風·竹竿》
禁藏母拊竿。--《管子》
竿殳之所揘畢。--張衡《西京賦》
大書一「屈」字,以兩竿夾揭之,走訴行御史台。--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又如:立竿見影;揭竿為旗;竿木(古代藝人藉以在其上表演各種技藝動作的長竿);竿殳(竹杖);竿首(竹竿頂端);竿頭(竹竿的頂端)
通「簡」。竹簡 [bamboo script]
不離苞苴竿牘。--《莊子·列禦寇》
陽翟田望勤於竿牘……日發數十函不倦。--宋·朱彧《萍洲可談》
竿gān竹子的主幹,竹棍:竹~子。釣魚~兒。
────────────────—
竿gǎn 1.箭干。
────────────────—
竿gan 1.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