踉蹡揖客客為誰,依舊驪珠色陸離。
不謂遠遊來此地,未能小隱待何時。
慣看覆手仍翻手,休問開眉與皺眉。
歸去淮山訪猿鶴,清風滿袖自披披。
秋鹿合群正此時,乘閒偶爾試虞為。
鐵丸穿過牝先倒,藥氣存傷牡逸弛。
不謂目精尚猶故,分頒眾喜有如斯。
苗凶一發殲其兩,吉兆捷音希即披。
故人相別動相思,此地相逢豈素期。九子峰前閒未得,
五溪橋上坐多時。甘泉從幸余知忝,宣室征還子未遲。
且飲一杯消別恨,野花風起漸離披。
桃紅深淺漫成堆,猶喜霜葩綴舊枝。
喚取張盧來共醉,莫隨風雨便分披。
每愛江城裡,青春向盡時。
一回新雨歇,是處好風吹。
破石黏蟲網,高樓撲酒旗。
遙知陶令宅,五樹正離披。
甲子歲秋杪,負罪西南馳。
腳歷山萬重,身墜天一涯。
茅茨蔽聚落,培塿圍孤埤。
何處有洞天,玄真之所棲。
維南頗挺拔,隱隱浮修眉。
采菊東籬下,悠然一見之。
欲往覺旌搖,兀坐嗟黏黐。
彼美二三子,知我多愛奇。
□□□□□,□□登翠微。
天公喜我來,閣雨雲垂垂。
坤靈喜我來,林壑回春姿。
山禽喜我來,上下鳴嚶咿。
江梅喜我來,蓓蕾敷南枝。
高興□幽尋,絕□□□□。
□□□如許,郁蔥瑣煙□。
誰遣衢聃徒,列此怪狀為。
□馮賢主人,痛□彌年非。
我生逢百罹,不慕太廟犧。
況從奪袍簡,欣若脫馬羈。
投荒得勝踐,□與□分宜。
清芬追六逸,余齡寄三危。
明時甘自誓,敢□□□詞。
暫游已難得,短略仍易移。
山腳趣回馭,□□□□□。
□□意默契,欲下思懼遲。
準擬供冥搜,草木□□□。
□氣知多少,淒入詩人脾。
暮途雙逕松,歸馬四□□。
出沒山光裡,烏帽風波披。
海棠妙處有誰知,全在胭脂乍染時。
試問玉環堪比否,玉環猶自覺離披。
漠漠山雲合,簷風透薄幔
柳藏陰後絮,櫻壓雨中枝。
坐暖晨杯罷,香濃午睡時。
薄寒猶故在,再取紫貂披。
蛙鳴堪笑問官私,更勸饑人食肉糜。
蒙昧萬機猶婦女,寇戎安得不紛披。
山下陰晴只蔽虧,山中煙靄更迷離。
天風忽與遊人便,吳楚屯雲萬里披。
澹於寒霧亂於絲,無點無聲落不知。
輕助雪痕歸麥垅,暗隨春氣入梅枝。
踏苔立久微沾屐,遶竹吟余漸著髭。
翻憶滿身珠{上四下鹿}{上四下欶},江頭閒把釣蓑披。
暮春三月思依依,又到年年惜別時。
暖逼流鶯藏密樹,香迷舞蝶戀空枝。
海棠殘艷紅鋪地,蜀柳長條翠拂池。
便是林亭微暑至,葛衣重喜趁涼披。
蘭芷生兮芙蓉披。
江南花草易芳菲,今我還家已似遲。
最恨春風苦無思,卷藏紅綺不容披。
多情大尹辭春去,正是群芳爛漫時。
自古英豪重恩意,群芳慎勿便離披。
牆角殘紅,恍徐娘雖老,尚有丰姿。紛綸絳節導從,不要街司。隨波萬點,似阿房、漂出殘脂。休懊惱,丹鉛褪盡,本來冰雪為跡老子平生心鐵,被色香牽動,愁上雙眉。且祝東風小緩,瀝酒芒兒。道伊解凍,甚潘郎、鬢雪難吹。猶憶侍,鈞天廣宴,萬紅舞袖披披。
箋云:酒到醺酣處,花當爛漫時。
醺酣歸酩酊,爛漫入離披。
酷愛名花,本不貪妖艷,惟賞幽姿。烏台舊案累汝,牽惹隨司。冰層雪積,獨伊家、點絳凝脂。應冷笑,海棠醉睡,牡丹未免豐跡舞殿歌台此際,各新塗妝額,別畫宮眉。那知有人淡泊,不識蟲兒。春鶯去也,玉參差、分付誰吹。空傳得,暗香疏影,瑣窗捲了還披。
五百首新詩,緘封寄去時。只憑夫子鑒,不要俗人知。
火鼠重收布,冰蠶乍吐絲。直須天上手,裁作領巾披。
荷花遮水水漫溪。柳底垂。亂蟬嘶。捨轡何妨,臨水照征衣。一扇香風搖不盡,人念遠,意淒迷。騎鯨仙子已相知。數歸期。賦新詩。更想翟公,門外雀羅希陶令此襟塵幾許,聊欲向,北窗披。
漢字披的釋義
披〈名〉
(形聲。從手,皮聲。本義:引柩帛) 古夾具。即用在柩車兩旁牽挽的帛 [silk ribbon]
披,從旁持曰披。--《說文》
設披周也。--《禮記·檀弓》。註:「披,柩行夾引棺者。」
執披。--《周禮·司士》。註:「柩車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紐以結之,謂之戴。」
執披者旁四人。--《儀禮·士喪禮》
設披。--《儀禮·既夕禮》
披 〈動〉
分開;裂開 [divide;split]
而披其地。--《左傳·成公十八年》。註:「猶分也。」
又披其邑。--《左傳·昭公五年》。註:「析也。」
不折必披。--《史記·魏其安侯傳》。正義:分析也。」
柳條
披pī
⒈穿,覆蓋在肩背上:~衣。~紅。~星戴月(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奔走或在野外辛勤勞動)。
⒉翻閱,揭開:~卷。~露。~肝瀝膽(〈喻〉非常忠誠)。
⒊分開,劈開:~沙揀金(〈喻〉細心挑揀,去粗取精)。~荊斬棘(〈喻〉創業艱辛)。
⒋裂開:木頭~了。竹棍~了。
⒌[披靡]原指草木隨風散亂倒伏。後常比喻軍隊潰敗:人馬皆~靡。
⒍[披露]
1顯示,揭露。
2發表,公佈:~露新聞。
────────────────—
披bi 1.古喪具。用帛做成,繫於柩車兩側,備牽挽之用,以防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