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滿路旗旛出,林下高人待使君。
笑藉紫蘭相向醉,野花千樹落紛紛。
三峽巴江水,何年籬爾群。
艱難俱未免,清切不堪聞。
羈旅仍春蒲,愁懷況暮雲。
尚思靈澗冷,蘿蔦月紛紛。
危言危行古時人,歸向西山臥白雲。買宅尚尋徐處士,
餐霞終訪許真君。容顏別後應如故,詩詠年來更不聞。
今日城中春又至,落梅愁緒共紛紛。
洞房秋晚更思君,實瑟慵彈日又曛。
雁過和空書不到,滿庭黃葉落紛紛。
蒼龍闕下陪驄馬,紫閣峰頭見白雲。
滿眼流光隨日度,今朝花落更紛紛。
聯騎松邊路,天將曉色分。
澗鳴泉濺石,山暗樹棲雲。
詩夢迎風醒,鐘聲想寺聞。
只嫌攪清思,烏鵲噪紛紛。
我本南溪老,手弄溪中雲。
誦詩愛招隱,讀騷續湘君。
忽捧公府核,遂遠先人墳。
春暮歸未得,落花政紛紛。
齋中獨何物,持之想見君。
惟茲玉麈尾,信美而有文。
夫子善談道,亹亹詞如雲。
在握昔同色,傾坐今離群。
況托懷袖好,曾親蕙蘭薰。
嘗許助閒放,於焉探典墳。
既乃阻清燕,復屈驅虻蚊。
自殊白團扇,未畏秋葉紛。
月峰禪室掩,幽磬靜昏氛。思入空門妙,聲從覺路聞。
泠泠滿虛壑,杳杳出寒雲。天籟疑難辨,霜鍾誰可分。
偶來游法界,便欲謝人群。竟夕聽真響,塵心自解紛。
岐路窮無極,長江九派分。行人隨旅雁,楚樹入湘雲。
久在征南役,何殊薊北勳。離心不可問,歲暮雪紛紛。
四野盡龜兆,一天常火雲。
夜涼清似水,晝旱氣如焚。
龍懶漸無用,天高寂不聞。
我無田可慮,只慮眾紛紛。
擁錫南遊去,名香幾處焚。別來無遠信,多恐在深雲。
好月曾同步,幽香省共聞。相思不相見,林下葉紛紛。
系舟江岸兩相聞,絃索嘈嘈恍未分。
不得長安水邊見,卻於湓浦夜深聞。
窮愁似影長隨我,樂事如年不負君。
會意檀槽求一醉,世間榮辱任紛紛。
一聲殘角繞千門,霜氣涵空亂宿氛。
車馬往來無僻地,星河收去有閒雲。
餘生慘淡身宜佚,人事崎嶇足反勤。
漸喜太陽浮海面,群鴉鳴噪尚紛紛。
山近重嵐逼,溪長匹練分。
霽波平撼日,寒崦側藏雲。
弄荇魚差尾,投汀鷺列群。
如何去尋丈,塵路已紛紛。
四楹虛徹地無鄰,斷送孤高與使君。
午夜坐臨滄海日,半天吟泰山雲。
青徐氣接川原秀,常碣風連草本薰。
莫笑一樽留戀久,下階塵土便紛紛。
鼎氣孕河汾,英英濟舊勳。劉生曾任俠,張率自能文。
官佐征西府,名齊將上軍。秋山遙出浦,野鶴暮離群。
遠恨邊笳起,勞歌騎吏聞。廢關人不到,荒戍日空曛。
草木涼初變,陰晴景半分。疊蟬臨積水,亂燕入過雲。
麗藻終思我,衰髯亦為君。閒吟寡和曲,庭葉漸紛紛。
琮琤林澗只聽聞,想見縈崖絡石紋。
忽作驚湍濺飛雹,半隨花雨落紛紛。
乘暇尋幽事,名香手自焚。
澆花分細草,玩鳥得孤雲。
天擁青山近,風飄白日曛。
長歌思隱士,終老謝塵紛。
此去蘭宮好策勳,子行真足張吾軍。
大鵬怒奮溟南翼,駿馬鳴驚冀並群。
直要安排醫國策,不徒戲作送窮文。
逢人有問狂生者,為說憂時已白紛。
漢字紛的釋義
紛
(形聲。從糸,分聲。從「糸」,表示與線絲等有關。本義:馬尾韜,扎束馬尾的絲麻織物)
同本義 [horsetail bag]
紛,馬尾韜也。--《說文》。段玉裁註:「韜,劍衣也。引申凡為衣之稱。《釋名》曰:『紛,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
旗上的飄帶 [ribbon on a flag]
青雲為紛,虹霓為繯。--漢·揚雄《羽獵賦》
又如:佩紛(佩飾絲帶)
花邊 [lace]
次席紛純,左右玉幾。--張衡《東京賦》
禍亂;災難 [disaster]
唯天軌之不辟兮,何純絜而離紛!--《漢書》
爭執;糾紛 [dispute]
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史記·滑稽列傳》
又如:紛
紛 fēn
⒈眾多,雜亂:~至沓來。~雜的聲音。~亂的人群。
【紛紛】
1人或事物接二連三地:~ ~響應獻血。
2既多又雜亂:議論~ ~。落葉~ ~。
⒉爭執:~爭。排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