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西屋連雲,中有水竹居。
和風縱輕楫,尚憶故年初。
川光宛明媚,況乘春雨餘。
臨波一以照,颯颯鬢毛疏。
山頂絕茅居,雲泉繞枕虛。
燒移僧影瘦,風展鷺行疏。
自悔中年廢讀書,餘生只可業樵漁。
青山白屋笑歸去,從我高眠百事疏。
身心廓如,手段卷舒。
似華作蜜,如井覷驢。
外不痕兮空印普應,中無象兮道環常虛。
亡機孤坐兮自不為礙,把臂同行兮誰敢相疏。
久食主人魚,春來復舊居。遠無千里浪,輕有半船書。
過片晴雲淡,消殘暮雪虛。岳陽多異境,搜思勿令疏。
寒夜阻良覿,叢竹想幽居。虎符予已誤,金丹子何如。
宴集觀農暇,笙歌聽訟餘。雖蒙一言教,自愧道情疏。
平生崖異每自笑,一接俗人三祓除。
惟有白鷗真我客,爾來底事向人疏?
種枳為籬草結廬,人間知足更誰如?澗深松老忘榮謝,天闊雲閒任卷舒。
門冷並無殘客跡,家貧常讀絕編書。
有金可散還關念,多事從來笑漢疏。
江天物候潛衰變,氣爽初疑夏景餘。
雨漬亂苔侵古壁,風飄紅葉滿荒渠。
晚雲連岳幽藏寺,秋水澄江靜見魚。
昔歲一鳴無所恨,綠槐金蕊任蕭疏。
買得荒郊五畝餘,旋營花木置琴書。
柳能樊圃猶須種,蘭縱當門亦不鋤。
無力改牆姑覆草,多方存井要澆蔬。
區區才志聊如此,誰謂先生廣且疏。
春來已自兩旬餘,欲借春看未見渠。
煙樹隔湖三十里,寒梢依舊向人疏。
省事除煩惱,端居養靜虛。
栽花終恨少,飲酒不留余。
山徑兒吹笛,村田婦把鋤。
慇勤謝閭裡,勝事莫相疏。¤
柴門一月南京雨,斗帳半床西晉書。
藜杖日晴初出戶,園林落木已蕭疏。
天帝黃金闕,真人紫歸書。
霓裳紛蔽景,羽服迥臨虛。
白鶴能為使,班麟解駕車。
靈符終願借,轉共世情疏,
點點更籌清夜徂,昏昏鄉月瑣窗虛。
夢迴忽聽狂風雨,明日前村花更疏。
客裡情懷不自如,夜深來訪子雲居。
挑燈細按新翻曲,拂案同看舊架書。
梧葉敲風蛩砌冷,菊香銷雨鶴庭虛。
相逢且與開眉笑,莫遣吟邊酒琖疏。
相逢乍似生朋友,坐久方驚隔闊餘。
遍問諸郎皆冠帶,自言別業可樵漁。
住鄰秦系曾居裡,老讀文公所著書。
十七年間如電瞥,君須我鬢兩蕭疏。
把盞非憐酒,持竿不為魚。唯應嵇叔夜,似我性慵疏。
村落尋花特地無,有花亦自只愁予,
不如臥聽春山雨,一陣繁聲一陣疏。
李髯家徒立四壁,未嘗一飯能留客。
春寒茅屋交相風,倚牆捫虱讀書策。
老妻甘貧能養姑,寧剪髻鬟不典書。
大兒得餐不索魚,小兒得褌不索襦。
庾郎鮭菜二十七,太常齋日三百餘。
上丁分膰一飽飯,藏神夢訴羊蹴蔬。
世傳寒士有食籍,一生當飯百甕葅。
冥冥主張審如此,附郭小圃宜勤鋤。
蔥秧青青葵甲綠,早韭晚菘羹糝熟。
充虛解戰賴湯餅,芼以蓱虀與甘菊。
幾日憐槐已著花,一心咒筍莫成竹。
群兒笑髯窮百巧,我謂勝人飯重肉。
群兒笑髯不若人,我獨愛髯無事貧。
君不見猛虎即人厭麋鹿,人還寢皮食其肉。
濡需終與豕俱焦,飫肥澤甘果非福。
蟲蟻無知不足驚,橫目之民萬物靈。
請食熊蟠楚千乘,立死山壁漢公卿。
李髯作人有佳處,李髯作詩有佳句。
雖無厚祿故人書,門外猶多長者車。
我讀揚雄逐貧賦,斯人用意未全疏。
漢字疏的釋義
疏
(會意。「疋」有通的意思。本義:疏導,開通)
同本義 [dredge]
疏,通也。--《說文》。疋者,破包足動也。孕則塞,生則通。因轉注為開通分遠之誼,俗字作疏,故漢疏廣之後,隱其半為束氏。
疏為川谷,以導其氣。--《國語·周語》。註:「通也。」
禹疏九河。--《孟子·滕文公上》
疏為川瀆、溝洫、陂池。--《柳宗元《天說》
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溝洫,隨山浚川。--《史記·河渠書贊》
又如:疏決(疏浚;開通);疏漏(漏水);疏源(疏通水源);疏瀹(疏浚,疏通);疏辟(疏通開浚);疏滌(疏浚清理;疏通清除);疏治(疏通治理);疏鑿(打通阻塞
疏shū
⒈去掉阻塞,使暢通:~通。~導。~河道。
⒉分,分散:~隊。~散。
⒊稀,不密:稀~。~星。~落。
⒋不親密:~遠。
⒌粗:~食。
⒍粗心,不周密:~忽。~漏。
⒎不熟悉:生~。
⒏空虛,不實:空~。才~學淺。
⒐註釋古文並對前人的註釋加以引申或說明:~證。注~。
⒑分條陳述。舊時又指給皇帝的奏議:奏~。
────────────────—
疏shu 1.分條記錄或分條陳述。 2.奏章。 3.指上奏章。 4.指闡釋經書及其舊注的文字。 5.引申為闡釋。 6.指書信。 7.僧道拜懺時所焚化的祈禱文。 8.舊時募化用的簿冊。 9.指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