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同歸路,烏衣枉作鄰。珮聲猶隔箔,香氣已迎人。
酒勸杯須滿,書羞字不勻。歌憐黃竹怨,味實碧桃珍。
翦燭非良策,當關是要津。東阿初度洛,楊惲舊家秦。
粉化橫波溢,衫輕曉霧春。鴉黃雙鳳翅,麝月半魚鱗。
別袂翻如浪,迴腸轉似輪。後期才註腳,前事又含顰。
縱有才難詠,寧無畫逼真。天香聞更有,瓊樹見長新。
斗草常更僕,迷鬮誤達晨。嗅花判不得,檀注惹風塵。
伊川與灞津,今日祓除人。豈似龍山上,還同湘水濱。
衰顏憂更老,淑景望非春。禊飲豈吾事,聊將偶俗塵。
館娃宮外趁遊人,不見湖山自在春。
聞道石湖清絕處,芳時不著綺羅塵。
去歲趨燕路,今晨發楚津。
浪名千里客,剩作一年人。
鏡裡秋容別,燈前暮影親。
魯連疑未死,聊用托芳塵。
日日市朝路,何時無苦辛。
不隨丹灶客,終作白頭人。
浮世度千載,桃源方一春。
歸來華表上,應笑北邙塵。
吾儒根本在修身,恬淡無為樂性真。
此性本無塵可去,去塵猶是未離塵。
疊雪裁霜越紵勻。美人親翦稱腰身。暑天寧數越羅春。兩臂輕籠燕玉膩,一胸斜露塞酥溫。不教香汗濕歌塵。
我身是假,松板非真。
牢籠俗眼,跳出紅塵。
真藏假,假藏真。釋然獨體絕疏親。混元中,無我人。神通道,道通神。澄澄虛璧若冰輪。輾天河,出六塵。
芒碭真人赤龍子,一劍入關秦鹿死。
黥王菹醢過故鄉,仍冠竹皮相爾汝。
故人父老喜欲狂,至尊含笑袍花光。
酒酣擊築自起舞,歌舞悲莊雲飛揚。
此意今人棄如土,豈但當時沐猴楚。
君不見相如草檄西入秦,蜀山憔悴生煙塵。
聞道弓旌及隱淪,可緣真遇愛龍人。
虛雲展氏曾三黜,其那王尊僅一身。
苜蓿總肥沙塞晚,桃花無恙武陵春。
欲知元亮籃輿意,畏踏丹陽郭裡塵。
學絕與鄰,名生實賓。
少年行腳事,老倒住山人。
拄杖雖無二升米,虛空自有十方身。
一機歷歷兮,三昧塵塵。
樓上看紅葉,都城值晚春。
風葩低永書,露臉泣芳晨。
憶昨淮南客,曾為詩社人。
輕明是樓子,閒澹有天真。
此地雖都會,茲花莫等倫。
維揚不復夢,羸馬禁城塵。
白雲曾罩定中身,石上雲歸不見人。
應有山神常守獲,松風時為埽埃塵。
諸公袞袞坐垂紳,誰信北風欺得人。
遮眼讀書何用解,發顏要酒可須醇。
十年白社空看鏡,萬里青天一岸巾。
少待奇章到三日,試將冠蓋拂埃塵。
早為書殿同遊客,嘗貳侯藩共理臣。
流景又逢黃菊節,狂歡猶記紫荊春。
浮生幾度花前飲,訪舊多為柏下人。
聞說真乘得深趣,暫拋珍御出埃塵。
朝來慚愧又逢春,總把官身換客身。
堤柳未歸新氣象,窗梅猶帶舊精神。
村居牢落誰沽我,吏醉清閒卻笑人。
打疊故書排日去,一樽隨意踏芳塵。
洞靈尊上德。
虞石會明真。
要妙思玄牝。
虛無養谷神。
丹丘乘翠鳳。
玄圃御斑麟。
移梨付苑吏。
種杏乞山人。
自此逢何世。
從今復幾春。
海無三尺水。
山成數寸塵。
前別歲月遠,道同情相親。
三旬忽相見,愈厚不厭頻。
昔雲思數面,今無愧古人。
睠然東去懷,紛若陌上塵。
晚風殘照岸烏巾,小借禪床憩旅身。
坐對新花忘故我,行看古月照今人。
聊為江畔騎驢客,難會雲間駕鶴賓。
泡沫風燈成一笑,近來東海又揚塵。
漢字塵的釋義
塵
(會意。《說文》從三「鹿」,從「土」,表示鹿群行揚起塵土的意思。楷書簡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個「鹿」。現行簡化字「塵」,也是一個從「小」從「土」的會意字。本義:塵土)
同本義 [dust]
湫隘囂塵。--《左傳·昭公三年》。註:「土也。」
塵埃也。--《莊子·逍遙游》
而游於塵垢之外。--《莊子·齊物論》
朱塵筵些。--《楚辭·招魂》
滿面塵灰煙火色。--唐·白居易《賣炭翁》
渭城朝雨浥輕塵。--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又如:浮塵;降塵;灰塵(塵土);一塵不染;塵封(蓋滿灰塵);塵涓(塵埃與一滴水。比喻細微);塵芥(塵
塵 chen
1塵土,附著在器物上或飛揚的細土:除~器。
2人間;現實社會:紅~。
【塵肺】見【矽肺】。
【塵芥】比喻輕微、不足重視的東西。芥:小草。
【塵世】佛教、道教所指的現實社會,與其理想世界相對。
【塵囂】人多,熙熙攘攘的樣子。
────────────────—
塵(塵)chen
⒈飛揚的或浮面的灰土:~土。
⒉蹤跡,事跡:步人後~。
⒊人間,現時社會:~事。~世(也指佛家、道家等所稱的人間,並與他們和迷信者所謂的"天堂"、"仙界"相對)。
⒋[塵囂]聲音嘈雜喧鬧。
⒌[煙塵]〈喻〉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