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罷人人識鄭崇,直聲如在履聲中。
臥聞疏響梧桐雨,獨詠微涼殿閣風。
諫苑君方續承業,醉鄉我欲訪無功。
陶然一枕誰呼覺,牛蟻新除病後聰。
近貴全為聵,攀龍即是聾。
雖然三個耳,其奈不成聰。
周南麟趾聖人風,未有騶虞系召公。
雅頌兼陳為四始,笙歌合奏以三終。
討論詔使成書上,休澣恩容著籍通。
牆面豈能知奧義,延陵聽賞自為聰。
解梁賢守古難同,張蓋垂鞭自士風。
館職久銜疏舊地,郡符重剖枉名公。
印廳孤坐琴尊外,鈴閣清談易老中。
聞演絲綸徵詔近,相如文學動天聰。
雪銷鳷鵲御溝融,燕見殊恩綴上公。
晝日乍驚三接寵,正風獲聽二南終。
解頤共仰天顏喜,牆面裁容聖域通。
午漏漸長知禹錫,侍臣何術補堯聰。
放浪江湖久惰慵,安排誰置從官中。
粗疏空與延和對,開納初還正觀風。
二鄙兵消真帝力,四方雨足自天功。
時將一勺傾滄海,漫使人知達四聰。
一文一武偶相逢,說盡英雄各不同。
俱往長安朝聖主,姓名終是達天聰。
十年一別流光速,白首相逢。莫話衰翁。但斗尊前語笑同。勸君滿酌君須醉,盡日從容。畫鷁牽風。即去朝天沃舜聰。
生日稱觴自六宮,香焚甲觀畫堂中。
太平歷數歸英主,上壽年齡屬聖躬。
玉樹有花因瑞雪,鈞天呈曲在虛空。
三公進賀禎祥事,先奏河清達帝聰。
國初以來治蜀者,處置盡自乖崖公。
當時奏使便宜敕,不與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載,奸宄銷伏誰之功。
因循至此漸抏敝,有未曉者時相攻。
鞭笞小罪亦檢察,不許略出常科中。
下民知之頗不懼,州縣往往藏群凶。
側身斂足未動者,實以累朝恩澤攏
公之初來蜀人喜,慈愛久著民情通。
眾心歡然恥犯法,捄藥浮薄歸醇醲。
盡將約束付僚吏,興起學校還文翁。
二年美化極沾洽,遠近循服如偃風。
上將歸公問誰代,當使間作如笙鏞。
遂求元老得青社,其人廊廟之宗工。
往年鎮撫有異績,大旆再來遣於東。
公今與之合符去,到必奉詔參夔龍。
大資舊德固無慮,剖判自出其心胸。
所憂厥後嗣之者,忠定良法還如空。
養頑活狡作淵藪,不免剪殄煩興戎。
蒙之憤懣久填臆,言賤不得通九重。
頌公上殿起居罷,第一用此聞宸聰。
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風。
積霧杳難極,滄波浩無窮。相思豈雲遠,即席莫與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緪枯桐。清商激西顥,泛灩凌長空。
自得本無作,天成諒非功。希聲閟大樸,聾俗何由聰。
司樂陳金石,逶迤引上公。奏音人語絕,清韻佩聲通。
應律煙雲改,來儀鳥獸同。得賢因舉頌,修禮便觀風。
聖壽三稱內,天歡九奏中。寂寥高曲盡,猶自滿宸聰。
有兔爰爰,雉離於羅。我生之初,尚無為;
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尚寐,無吪[1]!
有兔爰爰,雉離於罦[2]。我生之初,尚無造;
我生之後,逢此百憂。尚寐,無覺!
有兔爰爰,雉離於罿[3]。我生之初,尚無庸;
我生之後,逢此百凶。尚寐,無聰!
年時歌管縈雲處,閒倚欄干水拍空。
萬古胡床自明月,幾行官柳又西風。
鬅鬙那復梳千下,磊磈聊須酒一中。
更憶翹材人獨自,夜燈寒雁耳偏聰。
薦表同時入,天衢自此通。
絃歌新邑宰,清白舊家風。
官捨隋河北,離觴華谷東。
勖哉松柏操,咫尺是堯聰。
帝求耆舊憶吾公,紫詔斜行下碧穹。
勵操蘭薰仍雪瑩,作民冬日與春風。
便登鳳閣鸞台上,小試雞翹豹尾中。
十載江湖訪民瘼,一時傾倒沃天聰。
彩仗連宵合,瓊樓拂曙通。年光三月裡,宮殿百花中。
不數秦王日,誰將洛水同。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風。
天保無為德,人歡不戰功。仍臨九衢宴,更達四門聰。
展翅開帆只待風,吹噓成事古今同。已呼斷雁歸行裡,
全勝枯鱗在轍中。若許死前恩少報,終期言下命潛通。
臨岐再拜無餘事,願取文章達聖聰。
清曉陳經秘殿中,關睢首化屬周公。
人穿豹尾班初上,日轉螭頭講未終。
述作雖尋前聖遠,討論猶待後賢通。
漢庭無更矜他說,自有匡衡發帝聰。
松篁深靚隱新宮,十六清真位位同。
笙鶴似臨三境上,佩環應下五雲中。
煙霞頓隔塵寰路,道德追還太古風。
固已群仙資聖壽,嵩呼益原祝堯聰。
漢字聰的釋義
聰
(形聲。從耳,總聲。本義:聽力好)
同本義 [(of hearing) acute]
聰,察也。--《說文》
聽曰聰。--《書·洪範》
聞審謂之聰。--《管子·宙合》
耳徹為聰。--《莊子·外物》
尚寐無聰。--《詩·王風·兔爰》
又如:聰耳(聽覺靈敏的耳朵)
明察。指耳聞聲音而心能辨別其是真假 [astute]
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聰察(擅長審辨);聰察軒昂(明察真偽,儀態不凡);聰聽(明於聽取;明於辨察)
聰明,有才智 [clever]
聽曰聰,聰者,能聞事而審其意也。--《春秋
聰 cōng
1聽覺:失~。
2聽覺靈敏:耳~目明。
【聰穎】聰明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