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折海棠花一枝,一枝花露濕金衣。
捎將粉蝶直飛去,卻在綠楊深處啼。
有一語,沒人知。
最親切,又希奇。
曉來和露看,只欠一聲啼。
扁舟曉泊畫橋西,風滿蓬窗水拍堤。
落舟半山人未起,萬蛙聲裡子規啼。
今年重九日,舟楫次蘭谿。
懷古心雖壯,登高思卻迷。
山空分向背,木落盡高低。
多少羇棲恨,寒猿斷續啼。
陵樹日沉西,秋風石馬嘶。
芳樽傾惠帳,詎肯濕黃泥。
慘慘笙歌合,遙遙望眼迷。
玉人脆如草,能得幾回啼。
逢人尚欲開松徑,送客應休過筆溪。
林下有誰頻肯顧,春深好聽子規啼。
巷深芳草細,門靜綠楊低。室邇人何處,花殘月又西。
武陵期已負,巫峽夢終迷。獨立銷魂久,雙雙好鳥啼。
恨題玄都觀,歡入武陵谿。
花面無今古,人心自笑啼。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微吟不道驚溪鳥,飛入亂雲深處啼。
人緣白石溯清溪,手剝蒼苔認舊題。
春色滿山歸不去,柝桐花裹畫眉啼。
起來流汗對朝曦,暮雨如秋意轉迷。
信是嶺南秋半景,不須榕葉亂鶯啼。
李仲謀家有周昉畫背面欠伸內人,極精,戲作此詩。
深宮無人春日長,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鶯啼空斷腸。
畫工欲畫無窮意,前立東風初破睡。
若教回首卻嫣然,陽城下蔡俱風靡。
杜陵饑客眼長寒,蹇驢破帽隨金鞍。
隔花臨水時一見,只許腰肢背後看。
心醉歸來茅屋底,方信人間有西子。
君不見孟光舉案與眉齊,何曾背面傷春啼。
月氏肉,碎如雪。
月氏顱,頸如鐵。
快劍一斫天柱折,留取胡盧飲生血。
冒頓老魅呼月精,夜酌葡萄隴月明。
鬼妻蹋地號我天,可汗天靈哮唬聲嘶酸。
於乎!顱兮顱兮汝勿悲,我今酌汝金留犁。
黔州都督有血頂,精魂夜夜溺中啼。
客遊數改期,不為桃花堤。
離衾淹畫雨,夢駕怯春泥。
芳草遠猶綠,柔條近更迷。
妾心寧自苦,愁殺亂鶯啼。
鹿銜花去彩雲氣,萬歲山前夢已迷。
萼綠仙人何許覓,斷崖枯樹夜烏啼。
曾識將軍段匹磾,幾場花下醉如泥。
春來欲問林園主,桃李無言鳥自啼。
晴雨春無定,東風忽轉西。
地肥桑眼大,天暖麥須齊。
食頓尋幽所,舟行畏惡溪。
野禽如避客,飛上半山啼。
東風吹草綠離離,路入黃陵古廟西。
帝子不知春又去,亂山無主鷓鴣啼。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
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愁沖毒霧逢蛇草,
畏落沙蟲避燕泥。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漢字啼的釋義
啼〈動〉
(形聲。從口,帝聲。本義:放聲痛心地哭)
同本義 [weep aloud]
唬,號也。--《說文》。段註:「號,痛聲也。」
見人方引嬰兒欲投之江中,嬰兒啼。--《呂氏春秋·察今》
婦啼一何苦。--唐·杜甫《石壕吏》
忽啼求之。--宋·王安石《傷仲永》
兒醒大啼。--《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含乳啼。
兒懼,啼告母。--《聊齋誌異·促織》
又如:啼呼(哭叫,叫喚);啼饑(因飢餓而號哭);啼天哭地(非常悲慘);啼咽(悲哽)
叫鳴 [cry]
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千里鶯啼綠映紅。--唐·杜牧《江南春絕句》
淥水
啼(唬)ti
⒈哭,放聲哭:~哭。不要哭哭~ ~。
⒉某些鳥獸鳴、叫:雄雞~。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