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禪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
直趣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去歲天涯,一燈閒作幽窗伴。酒來須滿。不待旁人勸。今歲天涯,又是年華晚。淒涼慣。問天不管。只我何曾管。
昔在綿處,有人公孫。
登政撫辰,節用良勤。
所畜既之,所行宜遠。
載其華樽,從此簫管。
照海驚烽,早處處空城,寒角吹遍。
轉盡車塵,才得間關重見。
杯酒待換悲涼,可奈舊狂都減。
未憑高客意先倦,淒絕故園心眼。
夜窗秋雨燈重翦。
有離人、淚珠千點。
傷心更作天涯別,回首巴山遠。
愁寄一葉怨題,寫不勁吟邊萬感。
剩斷魂夜夜,分付與,寒潮管。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自從得遇真空伴。獨把頑心鍛。現出天如青玉案。神宮起火,內丹光滿。了性真無亂。三宣賜紫天長觀。一闡清風岸。掃蕩妖靈無打算。十方三界,化生清淨,天外無拘管。
昔在綿處,有人公孫。
登政撫辰,節用良勤。
所畜既之,所行宜遠。
載其華樽,從此簫管。
諸天別有金色界,金粟如來更奇怪。
玉露洗面曦金風,黃雲迎下月姨宮。
未與群芳較顏色,寒香世界誰較得。
一個世界一粟中,萬粟世界香無窮。
詩人夢入廣寒殿,香殺詩人天不管。
小雨清塵淡煙晚。官柳殢花待暖。君愁入傷闕眼。芳草綠、斷雲歸雁。酒重斟,須再勸。今夕近、明朝乍遠。到時暗花飛亂。千里斷腸春不管。
綠結陰濃,漸南風初到、舊家庭院。細麥落花,圓荷浮葉,翠徑受風新燕。乍晴還雨香羅怯,惜柳絮、已將春遠。最好處,清和氣暖,喜拈輕扇。好對層軒邃館。供極目晴雲,曉江橫練。煮酒試嘗,梅子團青,草草也休辭勸。待等閒暇尋勝去,又閒事、有時縈絆。且趁取良辰,醉後莫管。
道人嘗恨未灰心,儒士苦愛讀書眼。
要須玄覽照鏡空,莫作白魚鑽蠹簡。
閱人朦朧似有味,看字昏澀尤宜懶。
范侯年少百夫雄,言行一一無可柬。
看君眸子當瞭然,乃稱胸次常坦坦。
如何有物食明月,淚睫隕珠衣袖滿。
金篦刮膜會有時,湯熨取快術誠短。
君不見岳頭懶瓚一生禪,鼻涕垂頤渠不管。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櫻桃元是仙郎種。次第芳菲動。開殘山杏沒都紅。一樹梨花如雪月明中。三生蝶化南華夢。只有情緣重。曲蘭幽徑小簾櫳。好共掃眉才子管
窈窕石徑深,參差繁英滿。
發采已雲奇,生香殊未斷。
依依午橋路,粲粲朱陳阪。
月色散疏景,時時坐橫管。
蜂齧紅蕊爛,蟲啼碧叢短。
秋風略地起,惟有蒼苔管。
飛香漠漠簾帷暖。一線水沈煙未斷。紅樓西畔小闌干,盡日倚闌人已遠。黃梅雨入芭蕉晚。鳳尾翠搖雙葉短。舊年顏色舊年心,留到如今春不管。
沈吟不語晴窗畔。小字銀鉤題欲遍。雲情散亂未成篇,花骨敧斜終帶軟。重重說盡情和怨。珍重提攜常在眼。暫時得近玉纖纖,翻羨縷金紅象管。
宮槐弄黃黃,蓮葉綠婉婉。
時同二三友,竹軒涼夏晚。
駕言都城南,以望征車返。
何知苦淹回,及此秋景短。
愁思令人瘦,舉目道路遠。
西風脫一葉,薦士聞鄉眩
簡書催渡河,賓客不得展。
親憂對萱叢,婦病廢巾盥。
言趨厭次城,鞭馬倦長阪。
棗林蔽天日,交陰不容繖。
仰看實離離,憶見花纂纂。
異鄉懷節物,不共斟酒盞。
舉場下馬入,深鎖嚴龠管。
諸生所程書,捃束若秸稈。
蜜燈坐迴環,丹硯精料柬。
披榛拔芝蘭,斷石收琰琬。
紛爭一日事,聲實溷端窾。
天球或棄遺,斗筲尚何算。
西歸到官舍,塵土昏案版。
寒窗穿碧疏,潤礎鬧蒼蘚。
詩書鵲巢翻,帷幔蛛絲罥。
果知兄未來,光陰坐晼晚。
昨蒙叔父報,亦歎音書簡。
薄言使事重,激切被天遣。
逋流一方病,責任媲和扁。
咨詢懷靡及,不遑暇息偃。
嚼冰進糜餐,沖雪踏層巘。
嚴霜八月飛,貂狐無餘暖。
念嗟叔母劉,窮年寄甥館。
尚憐公初黠,誘掖到昭宛。
庭堅薄才資,行又出町疃。
浮雲與世疏,短綆及道淺。
匠伯首暫回,大樗終偃蹇。
學宮屍廩入,奉養闕豐腆。
學徒日新聞,孤陋猶舊典。
小材渠困我,持斲問輪扁。
大材我屈渠,越雞當鵠卵。
未能引分去,戀祿幸苟免。
平生報一飽,從事極黽勉。
豈如不見收,放身就閒散。
思伯臥江南,無心趣軒冕。
龐翁跡頗親,黃櫱門屢款。
齋余佛飯香,茶沸甘露滿。
逢人問進退,餘事寄一莞。
仲父挾高才,甘為溝中斷。
青黃可犧樽,薦廟配瑚璉。
季父有逸興,未嘗入都輦。
臨流呼釣船,拂石弄琴阮。
雍容從朋交,林下追游衍。
田園雖足樂,及時思還返。
陰寒木鳴條,望損倚門眼。
南枝喜鳴鵲,尺素托黃犬。
又以窀穸留,歸期指姑洗。
寄聲問僧護,兒發可以綰。
妙言對賓客,稱渠萬金產。
爾來弄筆硯,墨水惡翻建。
大字如棲鴉,已不作肥軟。
魯論未徹章,正苦諸叔嬾。
新詩開累紙,欲罷不能卷。
遠懷托孤高,別思盈繾綣。
秋月明夜潮,柘漿凍金碗。
疏杵韻寒砧,幽泉流翠筧。
吟哦口垂涎,嚼味有餘雋。
傳示同好人,我家東床坦。
風煙意氣生,揮毫寫籐繭。
獵山窮鶉鴽,罩海極蝦蜆。
銀鉤亂眼膜,嘉句渥肺脘。
且言伯在野,朋友必推挽。
五泰列清廟,聖緒今皇纘。
真儒運斗樞,道化迪天顯。
朝論惜才難,逸民大搜獼。
豈聞任方物,包貢遺羽簳。
招車必翹趐,前席思謇謇。
王甥欲好懷,高意恐難轉。
長篇題遠筒,封寄淚空潸。
遙知雲際開,灰飛黃鐘管。
柳邊樓,花下館。低卷繡簾半。簾外天絲,擾擾似情亂。知他蛾綠纖眉,鵝黃小袖。在何處、閒遊閒玩。最堪歎。箏面一寸塵深,玉柱網斜雁。譜字紅蔫,翦燭記同看。幾回傳語東風,將愁吹去,怎奈向、東風不管。
溪側風回,前村霧散,寒梅一枝初綻。雪艷凝酥,冰肌瑩玉,嫩條細軟。歌台舞榭,似萬斛、珠璣飄散。異眾芳,獨佔東風,第一點裝瓊苑。青萼點、絳唇疏影,瀟灑噴、紫檀龍麝。也知青女嬌羞,壽陽懶勻粉面。江梅臘盡,武陵人、應知春晚。最苦是,皎月臨風,畫樓一聲羌管。
漢字管的釋義
管〈名〉
(形聲。從竹,官聲。本義:一種類似於笛的管樂器。後泛指管樂器)
中國古代的一種管樂器,起初用玉製成,改用竹,有六孔,長一尺。後泛指管樂器 [guan,a wind instrument]
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說文》
簫管備舉。--《詩·周頌·有瞽》
建鐘鼓,列管弦。--《淮南子·原道》。註:「管,簫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又如:管色(管類樂器);管兒(指笛子之類的管樂器);管弦(用管樂器絃樂器演奏
管(筦)guǎn
⒈吹奏的樂器,有笙、簫、笛等,統稱管樂器。
⒉中空圓筒形的器物:竹~子。鋼~兒。輸油~道。
⒊負責處理,經理:~家。~財物。〈引〉
1過問,干預:這件事你去~一~。〈引〉
2負責供給:~住~吃。
⒋統轄:~轄。
⒌約束,監督:~制。~束。~教。
⒍保證:~用。~換。
⒎教養,治理:~孩子。~山~水。
⒏介詞。把:大家都~她叫"紅管家"。
⒐量詞:兩~筆。
⒑[管見]從管子裡看東西。〈喻〉所見狹小,多用于謙詞:這是個人的~見。
⒒[管制]
1強制管理:~制槍支。
2對某些罪犯或壞人施行強制管束:他經過一年的~制,確有悔改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