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下視盡兒孫,仙事寥寥不可聞。
長作人間三月雨,請看膚寸嶺頭雲。
驛騎難隨伴,尋山半憶君。蒼崖殘月路,猶數過溪雲。
鸞輿西幸郊天日,洛水橋南乍識君。
投分塤篪無異曲,定我蘭菊有餘芬。
別來信陰年將盡,望去台高日又曛。
堪恨支離何所似,波中萍葉嶺頭雲。
蟲蛀黃連徹夜焚,秦謠楚誦少人聞。
近前欲問新宮信,鶴帶靈芝入暮雲。
七夕三庚共此辰,風迎西火轉南薰。
金盤瓜果隨時俗,玉盞笙歌勸相君。
月下巧心空自競,天邊私語復誰聞。
早歸肯效東方朔,待看星橋夜度雲。
梁州陌上女成群,銅綠春衫罨畫裙。
相喚游家園裡去,鞦韆高掛欲侵雲。
玉立風塵。光動黃銀。便談文、也到夜分。無人燭下,壁上傳神。記老婆心,寒士語,道人身。極意形容,下語難親。更萬分、無一分真。醉翁去後,往往愁人。顧滴山泉,銜丘塚,化龍雲。
五夜風吹露,林間鳥喚群。
鐘聲和月落,驚起四山雲。
徽光宣華,仁聲流文。
曠德合沓,泰和絪蘊。
慈顏有喜,祚我聖君。
珠宮含飴,坐閱來雲。
世人紛華都不見,眼前惟見讀書尊。
百千難過尚驚惕,三十歲前尤苦辛。
少日只知艱險事,老年方識太平身。
家風幸有兒孫繼,足以無心伴白雲。
相思只恨難相見,相見還愁卻別君。
願得化為松上鶴,一雙飛去入行雲。
晴原高下細如鱗,樹轉城回路欲分。
望月西樓人共遠,躍鞍南陌草初薰。
短亭山翠偏多疊,送目鴻驚不及群。
一驛賦成應援筆,好憑飛翼寄歸雲。
莫見他人長短。搜己過、不教自亂。舊日心猿,元來意馬,卻喚醒漸馴羈絆。澄心內觀,煉就沖和,把凡胎抽換。事到眼前決斷。教神仙、別無手段。地久天長,虛心實腹,善計者、不須籌算。行功滿。跨朵祥雲,
時屯寧易犯。
俗險信難群。
坎壇元淑賦。
頓挫敬通文。
遽淪班姬寵。
夙窆賈生墳。
短俗同如此。
長歎何足雲。
朝看碧溪初騰日,暮對青山淡抹雲。
石灶斷苔紋,摩挲吊隱君。
風吹遊子袂,月照古人墳。
舊事殘碑在,荒祠流水分。
永懷山忽冥,紅葉墜秋雲。
閒來洞口訪劉君,緩步輕抬玉線裙。
細白桃花擲流水,更無言語倚彤雲。
連宵雨如瀉,老耳聵不聞。
曉澗已流衍,山川猶出雲。
罷聽泉聲看鹿群,丈夫才策合匡君。
早攜書劍離巖谷,莫待蒲輪輾白雲。
白髮郎潛舊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隻雞敢忘橋公語,下馬來尋董相墳。
冬月負薪雖得免,鄰人吹笛不堪聞。
死生契闊君休問,灑淚西南向白雲。
漢字雲的釋義
雲
(象形。《說文》:古文字形。像雲回轉形。「雲」為會意字,從雨,從雲。本義:雲彩。這個意義後作「雲」)
同本義 [cloud]
大氣中的水蒸氣,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與雨共存時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做雲
雲,山川氣也。--《說文》
地氣上為雲。--《素問·陰陽應像大論》
有其狀若懸於而赤,其名曰雲。--《呂氏春秋·明理》
雲集響應。--漢·賈誼《過秦論》
雲歸而巖穴瞑。--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又如:雲瞑(古樂器名);雲根(山石。古人認為雲是從山石中產生的,故稱);雲?(傳說中的雲車);雲狐(用腦門和股兩處的狐皮拼成雲形花
雲(雲)yun
⒈水蒸氣上升遇冷凝集成水滴或冰晶,成團的在空中飄浮:白~。烏~。〈喻〉眾多:~集。
⒉[~南省]的簡稱。
⒊說:人~亦~。不知所~。
⒋文言助詞(無義):~何難吁矣。日~暮矣。蓋記時也~。
⒌有:其~益乎?
⒍[云云]如此如此的意思。
⒎[~漢]
1銀河。也叫"天河"。
2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