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賓客散,暑夜醉相和。細汗迎衣集,微涼待扇過。
風還池色定,月晚樹陰多。遙想隨行者,珊珊動曉珂。
漭漭黃埃接大河,驅車底處覓陽和。
參差花信春將半,惱亂詩情日轉多。
樂事恍如初覺夢,年光撇若迅流波。
馬蹄莫放歸時緩,知有佳人聽玉珂。
東運樓船白粲多,紫髯英氣有誰過。
炮車雲起天垂野,颶母風來雪湧波。
海上神仙見徐福,關中父老識蕭何。
幕賓不盡長才用,早晚薇垣響佩珂。
柴荊雀有羅,公子數經過。
邂逅相知晚,從容所得多。
百憂生暮齒,一笑隔滄波。
早晚西州路,遙聽下阪珂。
病後頻驚節序過,不將風景怨蹉跎。
秋來門巷依楓橘,歲晚衣裳戀芰荷。
洛下閒居辭宦早,茂陵消渴著書多。
鳳凰池上三年客,騕褭空鳴白玉珂。
暮投京縣宿,氣像已紛羅。
菀樹道旁密,侯田關內多。
高城切星斗,秋水似天河。
自問還台馬,猶餘几子珂。
故人別後復如何,不寄新詩到薜蘿。
賈誼書成何日上,張衡愁比向時多。
江城木落霜連地,澤國天寒水不波。
重約明年秋八月,紫薇花底共鳴珂。
仕到監州興漸多,人生四十未蹉跎。
自嫌朱紱生門調,直要青雲取世科。
新喜雁名傳日下,暫題試筆寄巖阿。
山翁只作書生看,不識前呼導玉珂。
山中人不見,雲去夕陽過。淺瀨寒魚少,叢蘭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幽性樂天和。酒熟思才子,溪頭望玉珂。
舞,周旋踮曲盡音節,昔人未之見也。座間承待制翰學命不肖以樂府木蘭花慢歌之,因狀其名,曰鳴鳳雙棲曲愛雙鳴棲鳳,趁舞袖,共婆娑。恨疊鼓凝笳,繁弦急管,悲壯何多。金泥小檀花面,盡淒清、翻盡雪兒歌。幄殿悄聞私語,銅龍冷籟秋波。明妝高燭洗金荷。心賞重經過。聽一曲流連,珠簾畫棟,幾度斜河。紅雲島,仙音部,說新聲、得意掩雲和。看取長安日近,春風搖蕩鳴珂。
自向朱門啟薜蘿,白雲叢桂倚婆娑。
親裁《同姓諸王表》,家習《中山孺子歌》。
腹有三壬寧論貴,胸藏二酉不言多。
生兒且喜稱隆準,勝帶皆鳴九子珂。
渺渺桑田注白波,幽幽花洞憶真多。
丹成已在風煙上,鶴返其如城郭何。
月下清池明老劍,雲凝碧落聽笙歌。
五陵王氣龍沙近,儻乞飛霞侍玉珂。
意不求全那得毀,本來知足豈須多。
世途何處乘險峰,古井如今已不波。
緣督更須師漆吏,乞墦中使愧鄒軻。
君看野馬難羈束,寧羨天街想玉珂。
三分長月一分過,天產真仙積慶多。
西國玉枝家世襲,霸陵銅狄手長摩。
功名本自歸談笑,壽考何勞著詠歌。
行直紫宸清夜宿,共驚蓮炬認鳴珂。
曉天宮闕掛星河,魚鑰傳回鳳輦過。
雲擁蓬萊通御氣,雨晴太液起恩波。
鼓嚴正促千官入,鞭靜猶聞禁卒訶。
衙退殿頭幢節下,花陰滿地逐鳴珂。¤
燈月交光照綺羅,元宵無處不笙歌。
太平官裡時行樂,輦路香風散玉珂。
楊花飛雪奈愁何,且為湘纍賦九歌。
芳草不堪春鵙早,荒林況復夜猿多。
風煙經眼憐新隔,魑魅窺人喜乍過。
月落橫江天柱杳,雲山寥寂想鳴珂。
江湖路遠總風波,欲各山中制芰荷。
黃葉落來秋色晚,亂鴉歸處夕陽多。
慣經世態知時異,拙為身謀惜歲過。
有屋一區田二頃,分無清夢到鳴珂。
詩到黃初字永和,半生西望溯明河。
已招學士來儒館,更欠山人拜諫坡。
四庫舊書存有幾,五朝遺老苦無多。
傳聞將講臨雍禮,小駐驪駒白玉珂。
建禮高秋夜,承明候曉過。九門寒漏徹,萬井曙鍾多。
月迥藏珠鬥,雲消出絳河。更慚衰朽質,南陌共鳴珂。
漢字珂的釋義
珂〈名〉
(形聲。從玉,可聲。本義:似玉的美石。白瑪瑙)
同本義 [a jade-like stone]。珂珮(朝官衣服上的玉帶);珂雪(形容如白玉般潔白);珂聲(馬勒上珂飾的聲響)
馬籠頭上的裝飾 [an ornament on a bridle]
文軒樹羽蓋,乘馬鳴玉珂。--張華《輕薄編》
又如:珂月(嵌在馬頭籠轡上的月形飾物);珂馬(珂即馬籠頭上的玉飾,因稱人所乘之馬為珂馬)
珂里
[hometown] 對別人家鄉的敬稱
時號所居曰鳴珂里。--《新唐書·張嘉貞傳》
珂kē像玉的美石,多用作馬籠頭上的裝飾品:乘馬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