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龜州北群峰起,一去距城無十里。
煙嵐秀氣護巖扃,松菊清香泛溪水。
輕裘肥馬正榮耀,春韭秋菘任凋毀。
待將底物勒移文,谷口濃雲白如紙。
行所當行止當止,錯亂中間有條理。
意溢毫搖手不知,心自書空不書紙。
城外雲山濃似綺,屋裡琴書靜如水。
石壚添火試松香,裊裊篆雲飛不起。
天涯倦客此停驂,茶灶煙銷猶隱幾。
奚奴呼覺日平西,一片秋聲響窗紙。
昨夜南山雷雨霽,蟄室初開百蟲起。
草夭菜秀蒲柳長,生意森然隨氣使。
陰陽變態足纖巧,分得余妍歸畫史。
野蜂採蜜花房裡,官蛙瞠目莎池底。
紛紛蚱蜢肆跳梁,款款蜻蜓齊點水。
天牛穴桑奚其天,鬼蝶迷花聿如鬼。
血國三千亦有蚊,黍馬十萬寧非蟻。
蠍虎那能捋虎鬚,蝸牛誰堪執牛耳。
蜣蜋轉丸誠小巧,螳螂搏輪非勇士。
鳴蟬嘶熱蟋蟀吟,一片繁聲愁客子。
春風郊野豈不樂,籬落秋風又如此。
坡仙舊詠只八物,若見此圖心更喜。
我摩老眼為題詩,晴日一窗蠅撲紙。
道人匡廬來,籍籍傾眾耳。
規摹小軒中,坐穩得坎止。
慈雲為誰出,法席應眾啟。
招提隱山腹,深淨端可喜。
夜禪余機鋒,文字入遊戲。
會有化人來,伽陀開短紙。
我來以喪歸,君至因謫徙。
蒼黃憂患中,邂逅遇於此。
去年服初除,聽赦相助喜。
看君數歸月,但屈兩三指。
茫然冬更秋,一笑非願始。
籃輿楊柳下,明月芙蕖水。
僮饑屢闚門,客罷方隱幾。
是非評眾詩,成敗斷前史。
時時對奕石,漫浪爭生死。
送迎皆幅巾,設食但陳米。
亦曾戲篇章,揮翰疾蒿矢。
君豪才有餘,我老憊先止。
東城景陽陌,南望長干紫。
欲斸三畝蔬,於焉寄殘齒。
經過計後日,唱和猶在耳。
新恩忽捨我,欣悵生彼己。
江湖北風帆,捩柂即千里。
相逢知何時,莫惜縑與紙。
一帶垂楊蘸水。映芳草、萋萋千里。跋馬回堤少年子。擁青娥,向紅樓,南酒市。拼飲鶯花底。恣歡笑、粉融香墜。不趁臨分醉中起。但依稀,寫柔情,留蜀紙。
夕陽西下嶂,返照東湖水。
來尋古寺游,楓葉秋幾里。
叩門山猿驚,維馬林鳥起。
鐘聲出煙去,半落漁舟裡。
楞伽義未曉,塵累方自恥。
欲打塔銘碑,從僧乞山紙。
蠶婦指蠶葉如縷,愛之何啻珠玉比。
呼奴勤向帳前看,夜臥摩寧三四起。
未必便能絲掛體,睠焉於懷有真喜。
人人辦得此時心,推而廣之豈不美。
以此事君定忠臣,以此事父定孝子。
以此事夫定賢婦,一念真成轉樞耳。
嗟哉世人胡不然,三綱茫茫不如蠶一紙。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沈沈千里。橋上酸風射眸子。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不戀單衾再三起。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
向來八萬四千偈,舌端辯才若翻水。
山空月落說向誰,不如出口入吾耳。
當時受者亡是公,烏有先生子虛子。
我卻曾見語錄來,只有空空數張紙。
煩心如枯魚,展轉想鬥水。
涼飆從西來,猛雨爽我耳。
初臨前軒看,返灑已滿幾。
青松披鮮雲,野景晚轉美。
庭花瑤簪長,韡韡擬縞李。
誰懷逢秋悲,且展解暑喜。
涇川神仙才,匪與朽腐比。
新辭敷煙霞,縹緲起短紙。¤
東齋歸自涴花裡,訪我弄泉惠山趾。
隨身萬里只孤舟,一簪不曾著行李。
忽拈遠物出袖中,乃是孔明廟前古柏閬州松。
徑從平地便起立,上穿屋瓦到青穹。
老蛟脫鱗乾見骨,厥孫碧絲作鬚髮。
石間霜皮二千尺,石似孤根根似石。
硬根瘦干未要論,葉間猶帶漢唐春。
歲久亦無苔蘚痕,只有雪山之雪玉壘雲。
卻收松柏半天裡,兒上捲來一張紙。
曉星低射疏櫺,殢寒卻枕還慵起。炊煙逗屋,隔房人語,鐙前行李。霜滑平橋,霧迷衰草,時間流水。悵雕鞍獨擁,清寒滿袖,入斜月、空山裡。謾把鞭梢暗指。酒旗邊、柴門又閉。分水點墨,因風欲寄,梅花萬里。寶帳春慵,夢中肯信,有人憔悴。待歸來、別倚新腔,換卻淚毫愁紙。
堂堂楚漢多蠻觸,天下今經幾秦鹿。
向非孔壁斷遺編,安得西湖芳草綠。
子規自失來時路,卻喚青春早歸去。
山中劃地亂紅來,不是東風扶杖處。
浩歌起舞君莫猜,一樽幸遇桃花開。
貂蟬珠履黃金釵,後五百年俱塵埃。
宮袍仙人獨不死,日日長江釣江水。
飛鳥走兔且莫忙,看我煙雲生碧紙。
憭栗之秋,騷人所悲。
彼僧何為,乃寫以辭。
絕藝出塵,亦寄焉耳。
雲煙蒼茫,在此幅紙。
明明天子御丹扆,首擇英賢將使指。
湖湘以南闕倉台,環顧在廷誰足倚。
蓬山蘭省輟名流,禮樂光華共心企。
看看六轡載馳驅,爰度爰諏逮田里。
散財發廩蘇阨窮,揚善舉賢律貪鄙。
第恐崇台未突黔,趣上亨衢詔泥紫。
與君同齒復同寅,那更著庭紹英軌。
交情金石久益堅,人雖漸遠心則邇。
衡陽雁過可傳書,時願劉公貽一紙。
我老汝遠行,知汝非得已。
駕言當送汝,揮涕不能止。
人誰樂離別,坐貧至於此。
汝行犯胥濤,次第過彭蠡。
波橫吞舟魚,林嘯獨腳鬼。
野飯何店炊?孤棹何岸檥?判司比唐時,猶倖免笞箠;庭參亦何辱,負職乃可恥。
汝為吉州吏,但飲吉州水;一錢亦分明,誰能肆讒毀?聚俸嫁阿惜,擇士教元禮。
我食可自營,勿用念甘旨。
衣穿聽露肘,履破從見指;山門雖被嘲,歸捨卻睡美。
益公名位重,凜若喬嶽峙;汝以通家故,或許望燕幾,得見已足榮,切勿有所啟。
又若楊誠齋,清介世莫比,一聞俗人言,三日歸洗耳;汝但問起居,餘事勿掛齒。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鄉里,豈惟能文辭,實亦堅操履;相從勉講學,事業在積累。
仁義本何常,蹈之則君子。
汝去三年歸,我儻未即死,江中有鯉魚,頻寄書一紙。
糊塗不成書,把筆意甚喜。
舉頭見爺笑,持付三四紙。
平林露層巘,上獨置孤寺。
群仙馭飛駕,往往赴於此。
風高幡影亂,日落鐘聲起。
誰可謂詩豪,興來吟萬紙。
漢字紙的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