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隤城在,三邊虜氣衰。沙填孤嶂角,燒斷故關碑。
馬色經寒慘,雕聲帶晚悲。將軍正閒暇,留客換歌辭。
綠發監州丹府歸,還家樂事我先知。群童竹馬交迎日,
二老蘭觴初見時。黃卷新書芸委積,青山舊路菊離披。
亨衢自有橫飛勢,便到西垣視訓辭。
忍見蒼苔裹繡衣,西湖風急旅魂悲。
紫羅半臂今猶在,免學歐陽寫恨辭。
千里資甘旨,淒涼一日遺。
為臣如廣受,生子似皋夔。
筆硯諸孫哭,謳歌幾郡思。
秦人失太守,翻有怨天辭。
關中歲屢歉,民食無所資。
郡縣既上言,能不軫恤之。
周禮十二政,散貨首所宜。
給帛遣使者,發廩飭有司。
臨軒戒將命,遄往毋遲遲。
命下苟或後,施濟安所期。
吾聞有道世,民免寒與饑。
循己不遑寧,因情書愧辭。
織女機寒自失依,雲霞扎扎似吟詩。
女兒謝席雪無句,父子庾家梅有辭。
紫天銀水渡辛夷,藻帳雕屏解佩時。
金朔窗中窺阿母,小姑堂上憶蘭芝。
初宵已有穿針樂,欲曙還成弄杼悲。
若比人間更腸斷,萬重雲浪寄微辭。
薄壘氈車咽,危台斥候移。
孤忠萬夫望。獨許寸心知。
義動乾坤正,生殘日月虧。
南山竹有限,難盡泣君辭。
應對須恭謹,言言罔不祗。
父呼唯無諾,長問遜為辭。
昔聞遊客話芳菲,濯錦江頭幾萬枝。
縱使許昌詩筆健,可能終古絕妍辭。
力犯雷霆眾共危,遠投魑魅獨為宜。
忠州學業真無負,高廟神靈固有知。
自倚聖明容直道,未甘憔悴死荒陲。
滿朝卿相多公議,莫把文章作楚辭。
少年解長劍,投贈即分離。何不斷犀象,精光暗往時。
蹉跎君自惜,竄逐我因誰。地遠虞翻老,秋深宋玉悲。
空摧芳桂色,不屈古松姿。感激平生意,勞歌寄此辭。
晴向小園窺,今朝忽有詩。
乳鵝餚菜葉,躍鵲顫花枝。
春氣寒終暖,愁人老更衰。
醉僧約同飲,徇俗未容辭。
棲息絕塵侶,孱鈍得自怡。腰懸竹使符,心與廬山緇。
永日一酣寢,起坐兀無思。長廊獨看雨,眾藥發幽姿。
今夕已雲罷,明晨復如斯。何事能為累,寵辱豈要辭。
令尹三年政,湘民去息思。
艱難救災歉,憂瘁見雲為。
薦牘今交上,夷途去不疑。
正須頻顧省,御者可無辭。
親見仙科唱第時,寵均宣室對神釐。
漢台詔令方深厚,好取名郎作訓辭。
曠懷無事可攢眉,高興成章不撚眉,
高興成章不撚髭。愛殺元公為□賦,
笑他平子作愁詩。山中猿鶴平生友,
天上麒麟是小兒。今代徐陵文價重,
為君鄭重述俚辭。
深閨有思婦,慘淒亦何為。
容華不自惜,獨理流黃機。
昔者成匹帛,多裁遊子衣。
衣新忽變故,恩愛從此衰。
以茲慇勤意,翻作長恨辭。¤
台府填都會,乃與山水期。
青溪帶秦淮。渺若萬頃陂。
主公金閨舊,官曹日追隨。
閉閣理萬事,朱欄俯漣漪。
晴波納遠景,搖蕩扶桑枝。
浩然江湖興,頗與魚釣宜。
風月朝暮佳,軒窗有餘姿。
向來非無人,未發此段奇。
嗟我老病軀,時來矚鬚眉。
停杯待舉網,屢醉倒接{上四下離}。
意適反無語,欠公壁間詩。
只今入幽夢,官居類雞棲。
公亦那久留,濯纓詠來思。
不知鳳凰沼,何如習家池。
新霜著群木,歸舟颺旌旗。
寄言坐上客,酒至幸勿辭。
小窗白醉篆香遲,只有書君伴燕頤。
料得人間無此樂,慇勤獻與定牢辭。
漢字辭的釋義
辭
(會意。本義:訴訟,打官司)
同本義 [legal case;lawsuit]
辭,訟也。--《說文》。按,分爭辯訟謂之辭。
善於辭案條教。--《後漢書·周紆傳》。註:「辭案猶今案牘也。」
皇帝請問下民,鰥寡有辭於苗。--《書·呂刑》
口供 [oral confession]
明清於單辭,無或私家於獄之兩辭。--《書·呂刑》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禮記·大學》
其次不辱辭令。--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辭布者。--《周禮·司市故書》。司農註:「辭布,辭訟泉物者也。」
獄辭無謀故者。--方苞《獄中雜記》
有詔即訊,辭服。--《漢書·趙君韓張兩王
辭 ci
1優美的語言;言詞:~藻、修~。
2古典文學的一種體裁:~賦、楚~。
3古體詩的一種:《木蘭~》。
4告別;告辭:~行。
5辭職。
6辭退:解雇。
7躲避;推托:推~、不~勞苦。
【辭呈】向上級請求辭職的呈文。
【辭賦】文體名稱。漢代時常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辭指楚辭,以屈原《離騷》為代表,又稱騷體。賦是漢代的一種特定文體,它繼承了楚辭形式上的一些特點,又較多運用散文手法,與辭已不相同。
【辭格】積極修辭的各種格式。如比喻、借代。又稱修辭格。
【辭海】
1書名。陸費逵等編。1936年中華書局初版。為綜合性大型詞典。收單字13000多,詞語77000條左右,兼有字典和詞典性質,通稱舊辭海。
2書名。辭海編輯委員會編。1965年出版未定稿,1979年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縮印本。收單字14872個,詞目91706條,內容包括成語、典故、人物、著作、歷史事件以及各學科名詞術語等。為常用的語文工具書。通稱新辭海。1989年修訂後再版。
【辭令】社交場合應對得體的話語:外交~、善於~。又作詞令。
【辭書】字典、辭典、百科全書、專科辭典的統稱。
【辭源】
1書名。陸爾奎等1908年編纂。191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為中國現代第一部綜合性辭典,通稱舊辭源。
2書名。1979年出版。主要作為閱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全書共收單字12890個,詞語84134條,收詞範圍一般到鴉片戰爭為止。內容以舊有辭書、韻書、類書為基礎,吸收現代辭書特點,以語詞為主,兼收百科;以常見為主,強調實用;結合書證,重在溯源。為常用的文史工具書。通稱新辭源。
【辭藻】見【詞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