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非塵體不動,本實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學無蹤。
難了意在處,塞頑空色空。
本無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體者何窮。
真體非形相,不離形相中。
幻質皆虛偽,大智發於中。
幻盡覺圓滿,心光寥廓通。
此通無對待,天地在其中。
森羅並萬像,影現一鏡中。
鏡中實我體,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與理本相同。
唯守性清淨,眼耳若盲聾。
情忘兼想盡,忽覺已身空。
自了本無物,強以道言通。
此法滯諸學,皆幻質相容。
若離一切相,形體外靈通。
左右逢其源,煩中入胸中。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眷屬猶如夢,非冤不遇逢。
如今兒女者,皆再來祖宗。
一根來復去,如觀桑葉同。
本樹何曾動,凋葉有來冬。
葉落明年發,根深不怕風。
但能勤力護,勿使火兼蟲。
毀壞本根者,萬劫墮貧窮。
如今憂生死,猶如顛哭空。
不知空本無,如翳生眼中。
眼明雖說實,不可順盲聾。
專氣如嬰兒相,觀心得宿命通。
認取無聲無色,了知非瞽非聾。
黃繖中間一點紅,繡雲鹵簿海棠風。
鈞容聲出雲霄外,馬上誰憐有老聾。
陰陽著太極,萬化惟一中。
權衡迭軒輊,樞紐相始終。
人受命以生,今古稚耄同。
彼昏自不覺,安用尤聵聾。
撫掌相逢一笑同,自言參學百無功。
密甜忘卻十年苦,雷吼嚇羞三日聾。
樹凋葉落,體露金風。
更問如何,眼瞎耳聾。
促織來何處,哀吟近短篷。
不堪為客裡,況復是舟中。
殘夢寒衾月,孤燈夜枕風。
此時腸欲斷,恨不耳雙聾。
金圈栗蓬,爐鞴鎔鎔。
吞得透得,鈍鐵頑銅,
百丈徒誇三日聾。
堯舜相傳自執中,一瓢贏得邁高風。
白牛橋下滄浪水,應洗人間萬古聾。
按部經時走四封,雲山有路寶巖通。
普賢相對圓光裹,摩詰不離方丈中。
喜有篇章交寄遠,恨無羽翼可凌空。
來詩忽作蛟龍吼,三日能令兩耳聾。
懶性難趨世,深本自養蒙。
得閒真可樂,未死已知空。
陰壑長留雪,喬林易有風。
見聞今又絕,眼暗耳全聾。
海潮音入佛耳,薰風句達帝聽。
我已陽喑不語,君無借聽於聾。
濯濯何年有,先公手種成。
至今揩癢虎,來認讀書聾。
我有此客否,難作主人翁。小年自不相似,偶與大年同。見說東廂諸少,正擁家君勝會,二八舞歌鐘。亦欲得公重,公在畫堂中。笑青蒿,真小草,倚長松。典衣欲作湯餅,家釀愧瓶空。公有潭州百斛,公有秫田二頃,賀客萬錢通。小大不相似,但可似公聾。
社公沐發望年豐,豈謂雨余仍苦風。
未報田間禾穎秀,但驚堂上燕巢空。
裡人分胙祈微福,稚子爬溝擬乞聰。
老病不知秋過半,謾芻新釀要治聾。
雲髻飄蕭綠,花顏旖旎紅。
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
楚艷為門閥,秦聲是女工。
甲明銀得勒,柱觸玉玲瓏。
猿苦啼嫌月,鶯嬌語(尼)風。
移愁來手底,送恨入弦中。
趙瑟清相似,胡琴鬧不同。
慢彈回斷雁,急奏轉飛蓬。
霜佩鏘還委,冰泉咽復通。
珠聯千拍碎,刀截一聲終。
倚麗精神定,矜能意態融。
歇時情不斷,休去思無窮。
燈下青春夜,樽前白首翁。
且聽應得在,老耳未多聾。
昔似子期善聽,今如祈父不總。
怕有學人問話,向道老僧害聾。
要識中庸義,中庸乃是庸。
不須求勝解,只此是奇功。
卓卓孤峰上,明明百草中。
若將聲色捨,聲色卻盲聾。
鳥桕森疏照溪赤,寒鴉翩翻蔽天黑。
鮮鱸出綱重兼斤,新蟹登盤大盈尺。
年年此際清霜夜,飯罷讀書聲滿捨。
豈惟父子講家學,亦有朋儕結經社。
誰令屠沽聚裡中,鼓聲終夜聒老翁?鳴呼安得寐無聰,不但杜老左耳聾!
露宿風餐走部封,要詢民瘼下情通。
消磨光景驅馳裹,疲弊精神倥惚中。
珠玉忽收千里贈,塵埃頓洗一襟空。
病余快覺心情爽,愈卻頭風耳不聾。
漢字聾的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