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結尾的詩全集,結尾是燭的詩詞詩句,最後1個字燭結尾的詩集大全

按結尾字查詢詩詞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春入園林,花信總諸遲速。聽鳴禽、稍遷喬木。夭桃弄色,海棠芬馥。風雨霽,芳徑草心頻綠。禊事才過,相次禁煙追逐。想千歲、楚人遺俗。青旗沽酒,各家炊熟。良夜遊,明月勝燒花

正夕陽閒,秋光淡,鴛瓦參差華屋。高低簾幕迥,但風搖環珮,細聲頻觸。瘦怯單衣,涼生兩袖,零亂庭梧窗竹。相思誰能會,是歸程客夢,路諳心熟。況時節黃昏,閒門人靜,憑欄身獨。歡情何太速。歲華似、飛馬馳輕轂。謾自歎、河陽青鬢,苒苒如霜,把菱花、悵然凝目。老去疏狂減,思墮策、小坊幽曲。趁遊樂、繁華國。回首無緒,清淚紛於紅菽。話愁更堪剪

黃姑織女萬古心,脈脈欲渡銀河深。

有齊委女起拜月,綠發一縷蒙金針。

眼明志針如志鵠,針發相投如破鏃。

回身拍手笑乃翁,字大行疏燒矮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閒景淑。嫁東風、無媒自卜。鳳台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鴣。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莊,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

幾騎漢旌回,喜動滿川花木。遙睇清淮古岸,散離愁千斛。煙籠沙嘴定連艘,鵲腳蘸波綠。歸話隔年心事,秉夜闌銀

制芰以為衣,緝荷以為屋。

樵水秋夜寒,悲風入琴曲。

不怨山澤,有道式金玉。

百年肘屈伸,萬事手翻覆。

拙哉富貴人,胡椒不論斛。

何如遺編詩,自足寄幽獨。

貧者士之常,前言炳如

繡隱芙蓉褥。更屏間、雙雙孔雀,間金盤綠。鶴別鸞離深閨悄,帳冷梅花夜獨。空夢繞、巫山千矗。雨意雲情,紅顏霜鬢,合歡再把鸞膠續。事諧矣,意方足。洞房春暖人如玉。怕的是、雞聲遞曉,無情催促。笑拂菱花相依照,取次畫成眉曲。伊也道、臨邛何辱。吉葉熊罷應入夢,看這番、桂子紛追逐。為君喜,醉紅

望暮雲重,香爐潤,煙樓微颺深屋。

絲絲愁影亂,正珠簾低掩,玉鉤輕觸。

沁骨商聲,消魂遠韻,慵聽人間絲竹。

難忘當年事,漸江南地溽,脆梅將熟。

歎鸞枕添寒,畫簷驚夢,錦衾人獨。

題紅流去速,問行客、何處停車轂?對暝色、繁枝飄淚,社燕尋泥,倚危樓、為誰凝目?卻念多情月,應不到、舊時闌曲。

又寒汐、生江國。

風捲羅幕,涼逼燈花如菽。

夜深共誰剪

胡陽媚秋漪,菡萏隔深竹。

誰開翠錦障,無限點銀

紹年一聯鑣,作意到西瀑。

是時新喜晴,峻壁漱清玉。

雷霆駭神睹,冰瑩雪胸腹。

臨深足恐墮,坐石膝頻促。

晷長不知永,玩久愈未足。

下山歷斗潭,喧豗尚相逐。

忽逾十五里,風雨送歸躅。

抵家如夢覺,始覺當暑溽。

但願身更強,後游多秉

誰種藍田玉。碧雲深、亭亭月上,水明溪曲。羞作時妝兒女態,冷淡冰餐露沐。出塵外、風標幽獨。除了留侯無此貌,便何郎、傅粉終粗俗。意凝遠,韻清淑。涼台向晚微風馥。訝銀杯羽化,折取戲浮醽醁。安得梅花如許大,天遣辟除暑溽。渾不覺、鷺翹鷗裕可恨妖妃污太液,只東林、社友追游熟。宜夜看,燦瑤

落帆牛渚前,便為牛渚宿。

波搖殘照中,采翠浮巖谷。

巖谷足幽篁,石上羅寒玉。

裁作媧氏笙,堪吹凰鳳曲。

楚客夕無眠,獨將清籟續。

更看江月來,還想燃犀

疏簾蝶粉,幽徑燕泥,花間小雨初足。又是禁城寒食,輕舟泛晴淥。尋芳地,來去熟。尚彷彿、大堤南北。望楊柳、一片陰陰,搖曳新綠。重訪艷歌人,聽取春聲,猶是杜郎曲。蕩漾去年春色,深深杏花屋。東風曾共宿。記小刻、近窗新竹。舊遊遠,沈醉歸來,滿院銀

漸雨回春,風清夏,垂柳涼生芳屋。餘花猶滿地,引蜂游蝶戲,慢飛輕觸。院宇深沈,簾櫳寂靜,蒼玉時敲疏竹。雕樑新來燕,恣呢喃不住,似曾相熟。但雙去並來,漫縈幽恨,枕單衾獨。仙郎去又速。料今在、何許停雙轂。任夢想、頻登台榭,遍倚闌干,水雲千里空流目。縱遇雙魚客,難盡寫、別來心曲。媚容幸傾城國。今日何事,還又難分麰菽。寸心天上可

汲古綆懼絕,植德根懼斸。

繩樞守窮賤,旦旦天境續。

防意如長城,視身等良玉。

禰薦非吾榮,臧薦非吾榮,

臧毀詎吾辱。暗漏但勿欺,

人心勝明

梅花耿耿冰玉姿,杏花淡淡注燕脂。

兩花相嬌不相下,各向春風同索價。

折來雙插一銅瓶,旋汲井花澆使醒。

紅紅白白看不足,更遣山童燒蠟

良月戒微寒,清夜祥煙馥郁。來報天庭喜事,現燈花金粟。芝書奎畫下層霄,宣召想來促。它日玉堂揮翰,賜金蓮花

沉沉向秋暮,切切聲相續。

夜靜草堂深,閒床照孤

吾女去二稚,何處吞聲器。

忠孝果何辜,神理諒未

圃旱憂葵堇,農旱憂禾菽。

人各有所私,我旱憂松竹。

松幹竹焦死,眷眷在心目。

灑葉溉其根,汲水勞僮僕。

油雲忽東起,涼雨淒相續。

似面洗垢塵,如頭得膏沐。

千柯習習潤,萬葉欣欣綠。

十日澆灌功,不如一霢霂。

方知宰生靈,何異活草木。

所以聖與賢,同心調玉

燭字的解釋

漢字燭的釋義

(形聲。從火,蜀聲。本義: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義 [torch]

燭,庭燎大燭也。--《說文》。按,燋也。未爇曰燋,執之曰日燭,樹地曰庭燎。葦薪為之,小者麻蒸為之。

執燭於西階上。--《儀禮·燕禮》

共墳燭庭燎。--《周禮·司烜氏》。註:「樹於門外,曰大庭燎。」

獨不見跋。--《禮記·曲禮》

火在地曰燎,執之曰燭。--《儀禮·士喪禮》注

舉燭者,尚明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

江月亭前樺燭香,龍門閣上馱聲長。--陸游《雪夜感舊》

又如:燭火(火炬,火把);燭

燭(燭)zhu

⒈以線繩或葦子做中心,周圍用蠟和油脂包裹,點燃取光的東西:蠟~成灰淚始干。

⒉照見,照耀:火光~天。〈引〉明察:洞~其奸。

⒊[燭光]的簡稱,物理學上發光強度單位。常說的電燈泡的燭數,實指瓦特數,如15燭的燈泡就是15瓦特的燈泡。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