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閨白日靜,熏香垂羅幬。
病起罷膏沐,淡若明河秋。
自汝入家門,操作苦不休。
萍藻既鮮潔,牖戶還綢繆。
丈夫志四方,錢刀非所求。
惜哉時未遇,林下聊優遊。
相對理琴瑟,逸響隨風流。
潛龍慎勿用,牝雞乃遺羞。
寄言閨中子,柔順其無憂。
君字若修竹,瀟灑風雨秋。
君詩若輕帆,滄海萬斛舟。
快讀意自醒,痼疾一劑瘳。
細讀殊味益,汲井百丈憂。
季生昔未達,身辱功不成。髡鉗為台隸,灌園變姓名。
幸逢滕將軍,兼遇曹丘生。漢祖廣招納,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雲重,一諾良匪輕。廷議斬樊噲,群公寂無聲。
處身孤且直,遭時坦而平。丈夫當如此,唯唯何足榮。
大漢昔雲季,小人道遂振。玉帛委奄尹,斧鑕嬰縉紳。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直。雍容謝朝廷,談笑獎人倫。
在晦不絕俗,處亂不為親。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沖情甄負甑,重價折角巾。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
誰知仙舟上,寂寂無四鄰。公業負奇志,交結盡才雄。
良田四百頃,所食常不充。一為侍御史,慷慨說何公。
何公何為敗,吾謀適不同。仲穎恣殘忍,廢興良在躬。
死人如亂麻,天子如轉蓬。干戈及黃屋,荊棘生紫宮。
鄭生運其謀,將以清國戎。時來命不遂,脫身歸山東。
凜凜千載下,穆然懷清風。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直髮上衝冠,壯氣橫三秋。
願得斬馬劍,先斷佞臣頭。天子玉檻折,將軍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視死其若休。歸來教鄉里,童蒙遠相求。
弟子數百人,散在十二州。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與日月懸,義與天壤儔。何必疲執戟,區區在封侯。
偉哉曠達士,知命固不憂。
農夫力耕耘,歲功必倍疏。
吾儒用心苦,學業亦有秋。
聖賢有遺訓,好古敏以求。
韋編至三絕,發憤窮深幽。
寢食俱相忘,此志何時休。
矧今後生輩,未脫童草儔,
刻苦猶不足,詎可思悠悠。
而母早孀居,其窮未易瘳。
慇勤撫二子,不暇為身謀。
雜然萬馬群,望爾為驊騮。
翕如眾樂奏,望爾為天球。
勿雲年尚幼,歲月如川流。
及今不加鞭,壯大徒包羞。
輕璧惜寸陰,前哲勤進修。
勉爾務謹重,戒爾無輕福
人百已千之,庶解而母憂。
白髮閩江上,幾度過中秋。陰晴相半,曾見玉塔臥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輪初上,天闕恍神遊。下視人間世,萬戶水明樓。賢公子,追樂事,占鰲頭。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涼州。沈醉盡扶紅袖,不管風搖仙掌,零露濕輕裘。但恐尊中盡,身外復何憂。
戶外不平不肯流,短籬疏竹翠光福
畦蔬繞捨畬田粟,一飽無求百不憂。
雞啼午方停,蟬噪暑未秋。
寓居雖市近,適意如林投。
可人誰能來,王徐真勝流。
王居近官道,樹林間田疇。
徐居復何如,老木蔭濁溝。
我往必竟日,不為有魚留。
我有長安行,食謀非道謀。
王郎上塚去,決焉問吳舟。
令弟饑所驅,迤邐從此由。
徐郎獨不出,於世罕所求。
念當為此別,要歷山寺幽。
令弟既泣女,我亦病未瘳。
是事且若此,其他當罷休。
中秋與重九,預作離闊憂。
鳥飛不過人行處,山好直連天盡頭。
下馬忽逢難畫景,市聲欄檻亦銷憂。
狐腋羊皮孰劣優,每嗟裡社尚沉福
千篇南雪題幾遍,一馬東風去不留。
吳地名高誦梅福,漢廷語吉趣朱游。
柯山若問衰陳跡,為說猶懷畎畝憂。
落日塞垣路,風勁戛貂裘。翩翩數騎閒獵,深入黑山頭。極目平沙千里,惟見雕弓白羽,鐵面駭驊騮。隱隱望青塚,特地起閒愁。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顏皓齒,深鎖三十六宮秋。堂有經綸賢相,邊有縱橫謀將,不作翠蛾羞。戎虜和樂也,聖主永無憂。
邊聲四合殷河流,雨雪飛來遍隴頭。鐵嶺探人迷鳥道,
陰山飛將濕貂裘。斜飄旌旆過戎帳,半雜風沙入戍樓。
一自塞垣無李蔡,何人為解北門憂。
哲人歎逝川,志士悲廩秋。
流光不暫停,忽忽歲欲周。
涼飆襲迥野,飛霜皓盈疇。
華林失鮮輝,奔溪殺湍流。
萬化儻日徂,吾生難獨留。
而我苦不樂,徘徊復何求。
世途多軌轍,今行非昔謀。
徒尊耿耿意,齟齬固莫投。
時乎不再來,豈余敢懷尤。
王道炳日星,歷聘疲軻丘。
歸歟既改旆,浩然亦架輈。
寂寞甯子歌,棲遲長卿游。
客嘲徒自解,天問終不酬。
長揖未免烹,說難竟遭囚。
行藏或大謬,聖賢共悠悠。
含思疚憤積,念往川途修。
煌煌青春姿,蹉跎恐茲由。
諒非宏達觀,那能齊百憂。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洞房懸月影,高枕聽江流。
猿響寒巖樹,螢飛古驛樓。他鄉對搖落,並覺起離憂。
疏渠行活水,水鳴空院幽。
堂坳地母小,中有萬里流。
向來手拮据,華屋俄荒丘。
猶余愚溝跡,洗我中山羞。
九河且平陸,起滅況一漚。
相娛亦聊耳,南澗何多憂。
良宵復杪秋,把酒說羈游。落木東西別,寒萍遠近流。
蕭條旅館月,寂歷曙更籌。不是仇梅至,何人問百憂。
磴道循城近,垣牆佔地幽。
軒窗誰指畫,硯席我優遊。
不許簿書到,恐為圖史羞。
此心元自適,何處欲忘憂。
知是午潮落,小溪嗚咽流。
綠蘿留薄暮,紅葉報深秋。
新月遠林角,夕陽高樹頭。
平生丘壑意,一到一消憂。
懷戎前策備,降女舊因修。簫鼓辭家怨,旌旃出塞愁。
尚孩中念切,方遠御慈留。顧乏謀臣用,仍勞聖主憂。
百戰元和取蔡州,如今胡馬飲淮流。
和親自古非長策,誰與朝家共此憂?
最樂賢王子,今歲好中秋。夜深珠履,舉杯相屬盡名流。宿雨乍開銀漢,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廣寒游。浩蕩山河影,偏照岳陽樓。露華濃,君恩重,判扶頭。霓旌星節,已隨絲管下皇州。滿座燭光花禮,笑罥烏巾同醉,誰問負薪裘。月轉簷牙曉,高枕更無憂。
漢字憂的釋義
憂
(被嵋狻P鬧杏辛擻淺黼必然在臉上(用「頁」即人頭代表)反映出來。後加「」(表示行走),形成「憂」字。「憂」是形聲字。本義:擔憂;發愁)同本義 [worry;be worried]
憂,愁也。--《說文》
憂,愁也。--《玉篇》
憂悲者德之失也。--《淮南子·原道》
勿憂。--《易·豐》
坎為加憂。--《易·說卦》
我心憂傷。--《詩·小雅·小弁》
憂心忡忡。--《詩·召南·草蟲》
何憂令名不彰。--《世說新語·自新》
心憂炭賤。--唐·白居易《賣炭翁》
憂讒畏譏。--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憂其民。
又如:憂忿滯中(中醫
憂(憂)yōu
⒈發愁,擔心:~愁。擔~。~心如焚。
⒉可憂愁的事:~患。
⒊〈古〉父或母的喪事稱"丁憂"(丁:遇到,遭遇):丁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