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邦重午節,興目皆可寓。
遊人肆喧闐,畫舫紛排布。
溯風伐鼉鼓,擊楫觀競渡。
驕豪務相誇,水陸爭治具。
醉憂瓶之罄,歡迫日雲暮。
朋從喜盍簪,謔浪時一遇。
朅來廷尉府,官冷知誰顧。
吻燥無復濡,腹枵何時飫。
堂堂匡鼎來,解後肯同趣。
攜家忽過我,市飲容旋酤。
遙知分已投,更喜首暫聚。
慚非浴沂人,鄙志蒙推與。
憐我孤危資,極力為調護。
高談驚四筵,坐使兒女怖。
便當追彥國,未肯多文度。
長篇粲珠玉,綺語斥霞鶩。
人生類飄蓬,會合寧有數。
交情看白頭,何必論新故。
旅徒何囂囂,頻年棄墳墓。
秋邁望春歸,冬盡悲秋度。
三見王官麥,長吟白亭樹。
青青巖上條,已蔽巖前路。
倀倀東遊子,何時復西顧。
秋霜落明鏡,朱顏不逮故。
今歲尋芳春已誤。一粒丹砂,不到來禽樹。滿意紅芳春也妒。長條簇滿珍禽羽。花道無情應有素。似惜金尊,一醉珠簾暮。春自還來花自故。
作詩求工今則然,古人培本深其源。
周鴉莊騷略未究,浪摹月露綴語言。
知君胸中藏武庫,平生遊戲皆好句。
老夫血指妙斲前,亟當還家事溫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江燕歸時君亦歸,燕巢未暖君還去。
去去溪邊楊柳多,正值清明欲飛絮。
競折贈行何所益,時當長養傷嘉樹。
不如舉酒對青山,酒罷移舟須薄暮。
嘉禾主人余久知,跡冗不擬強攀附。
黨或無忘問姓名,為言懶拙皆如故。
偏袒右肩赤一膊,開顏含笑不作惡。
廣深莫種金蓮花,故使浮杯襯雙腳。
心既忘形亦忘怖,徒使旁觀毛髮豎。
本無行止令人圖,竟到彼岸歸何處。
我知畫者意識真,是故古來傳到今。
亦無此心可得驚,亦無此身可得沈。
浪頭乘風正得路,不動詰嚴幾時去。
從今不往亦不還,一幅之間作常祝
君不聞古人只作如是觀,請公莫問何以故。
慧星並圓月,輝映瑤台樹。
麗日隱重雲,光天遂成暮。
室暖蘭無香,庭秋桂方蠹。
長門及翠羽,寂寞無人賦。
落花虛度春,細草偏承露。
玉箸空自啼,金蓮復誰步。
淒然感我懷,零淚知何故。
姑蘇台上月,倒景浮生河。
石樑臥長洲,垂虹躍金波。
叢薄散蘭麝,水底流笙歌。
歌聲示斷樽前舞,越兵夜入三江浦。
吳王沉醉未及醒,不知身已為降虜。
響靸廊前珠翠橫,采香徑裡喧鼙鼓。
西施和淚下珠樓,回首吳宮隔煙霧。
姑蘇台殿變秋蓬,荊棘沾衣泣寒露。
至今風月動淒涼,余址石橋尚如故。
早知君愛歇,本自無縈妒。誰使恩情深,今來反相誤。
愁眠羅帳曉,泣坐金閨暮。獨有夢中魂,猶言意如故。
天涯綠遍王孫草。魂夢長飛繞。長安無復麗人行。只有青山,依舊向人明。平泉金谷俱陳跡。古路荒苔碧。金鞍去去不思歸。不道綠窗深處故
寒風酸號月慘苦,梟飛狐鳴滿墟墓,
叢棘亂礓翳野霧。古社禿剝倒枯樹,
下有三鬼相嘯聚,初行誰家作{外門內主}忤。
痛熱腫癢快嘔吐,塞噎咽喉脹臍肚,
呼巫召覡使咒詛。翁驚嫗忙設賽具,
茅盤草舡置五咱,飯盂炙串狼籍布。
相共收斂各執去,方此危坐歠且哺,
忽爾相見生畏怖。有神傑然駕巨牯,
前訶後擁役二豎,此神噉鬼充旦暮。
其腹尚餒色躁怒,鬼遙見之悉失措,
竄匿不暇相告論。酒傾肉落雜穢污,
魄魂飛蕩身偃仆。一入木底只四據,
一尚把盞愕以顧,一自隱蔽捩眥覷。
神用氣攝縛束固,前死入吻無十步。
計之嚼嚼或味飫。蒲生胡為適爾遇,
畫之滿卷無一誤,筆墨醜怪實可懼。
持以贈余子何故,搖手不取一錢賂。
他日乞詩者尤屢,試為言之寫其故。
新宮驪山陰,龍袞時出豫。朝陽照羽儀,清吹肅逵路。
群鴉隨天車,夜滿新豐樹。所思在腐餘,不復憂霜露。
河低宮閣深,燈影鼓鍾曙。繽紛集寒枝,矯翼時相顧。
塚宰收琳琅,侍臣盡鴛鷺。高舉摩太清,永絕矰繳懼。
茲禽亦翱翔,不以微小故。
朝發鐵麟驛,夕宿金河戍。奔波急王程,一日千里路。
但見容鬢改,不知歲華暮。悠悠沙漠行,王事彌多故。
三年重到嚴灘路。歎鬚鬢、衣冠塵土。倚孤篷、閒自濯清風,見一片、飛鴻歸去。人間何用論今古。漫贏得、個般情緒。雨吹來雲、亂處水東流,但只有、青山如故。
隴頭流水急。
水急行難渡。
半入隗囂營。
傍侵酒泉路。
心交賜寶刀。
小婦裁紈素。
欲知別家久。
戎衣今已故。
沉沉萬象出樓台,日氣初懸金碧堆。
避暑阻兵眠食地,忍尋斷夢一人來。
(癸丑夏偕子大恪士留宿及兩月今恪士已故)
歲來沙上草頭迎,歲去梅邊雪中送。
歲去年來不自由,我亦送迎何所用。
人情厭舊只歡新,不道新來老卻人。
喜為兒孫添一歲,可憐光景轉成塵。
送君此去信悠哉,不知明日肯得來。
宇宙無窮迷道路,追隨不見上層台。
蕭蕭便恐逐風散,茫茫尚想隨潮回。
歲去匆匆不復顧,我猶留此君何處。
非緣故歲去無情,自是新年促君去。
送故迎新一百年,不迎不送無新故。
巖桂花已空,時節秋尚暮。
叢菊夾徑幽,猶未金鈿露。
好客喚不來,衰疾推不去。
山園何寂寥,秋聲起竹樹。
西郊遠塵境,更在山崦祝
自應親友絕,休問何以故。
秣馬踐古轍,經術導先路。
士要人品高,與俗殊好惡。
忮心蠆尾毒,褊心螳臂怒。
唾面令自乾,吾今仍非故。
漢字故的釋義
故〈名〉
(形聲。從,古聲。從「」,取役使之意。本義:緣故,原因)
同本義 [cause;reason]
故,使為之也。--《說文》
又明於憂患與故。--《易·系辭傳》
則是無故。--《禮記·禮運》
夫有其故。--《國語·楚語》
既克,公問其故。--《左傳·莊公十年》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史記·陳涉世家》
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史記·李將軍列傳》
又如:藉故(托故。借口某種原因);無故(沒有緣故)
事;事情 [thing]
昭伯問家故,盡對。--《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國語·周語下》
故gu
⒈舊,過去的,跟"新"相對:~舊。會見~人(故人:老朋友)。回到~居。
⒉意外的事情:突然變~。醫療事~。[故障]機器、儀器等發生的障礙或毛病。
⒊事:中原遂多~。
⒋原因:緣~。何~。
⒌存心,有意:明知~犯。~意刁難。
⒍本,原來的:思~鄉。歸~裡。遙望~國。
⒎死,死亡:人已~。病~了。[物故]指人死。
⒏連詞。所以,因此:事已明確,~不再問。
⒐[故伎]慣用的手段。
⒑[故事]
1舊事,過去的事情:已是~事。
2章程,制度:奉行~事。
3有情節、有吸引力、能感染人的真實的或虛構的事情:歷史~事。民間~事。曲藝~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