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市淒清燈火稀,雨巾風帽笑歸遲。
月明想在雲堆處,客醉都忘馬滑時。
老雲樽前花隔霧,春來句裡鬢成絲。
浮生不了悲歡事,作劇兒童總未知。
電光莫追,石火猶遲。
構弗及處,心不可識,
智不可知。
扶杖龍鍾迫耄期,江湖木落更堪悲。
醉中光景似得志,夢裡朋儕如少時。
落筆龍蛇仲蒙帖,滿懹風月季長詩。
前朝名勝凋零盡,百歲關心只自知。
天機藏不得,花笑鳥啼時。
不等重拈出,當人合自知。
不學弓刀破敵圍,卻拈刀筆學兒嬉。
世間多少真豪傑,飄落江湖人不知。
小點紅鸞欲下遲,遠山渾似畫來眉。
如何一念人間事,上界仙曹便得知。
終日泥行足半胝,中橋望見已多時。
一篙不得風漪力,早被青簾聖得知。
車馬儼何之,東岡舊有陂。
三年別親意,千里達家時。
去仕元戎幕,來為太學師。
寧須負斗米,不復斷機絲。
物色迎歸鞚,光輝入壽卮。
作畫無此樂,此樂獨君知。
東偏隙地作疏籬,遇興無非一笑時。
陪客投壼新罰酒,與兒門草又輸詩。
山桃溪杏栽俱活,藥鑱漁竿動自隨。
家事猶令罷關白,固應黜陟不曾知。
月榭風亭繞曲池,粉垣回互瓦參差。侵簾片白搖翻影,
落鏡愁紅寫倒枝。鸂鶒刷毛花蕩漾,鷺鷥拳足雪離披。
山翁醉後如相憶,羽扇清樽我自知。
拂塵啟弊篋,忽攬故人詩。
撫跡疑若存,驚逝杳難追。
憶昔吳苑游,文采眾所推。
名談析妙理,華襟吐芳詞。
予時僑城北,高齋臨清池。
焚蘭延佳月,對酒彈清絲。
誰雲茲夕歡,乃為千載期。
冥漠遊魂遠,淒涼親翰遺。
墨塵尚流馥,紙弊猶含滋。
玩此塗灑澤,想君哦詠時。
華章未及報,厚意良已虧。
收竟一長慟,林風響余悲。
想當寫寄日,茲感君詎知。
曾宮憑風回,兩岸聞鐘聲。
百里見秋毫,構雲有高營。
化城若化出,仰攀日月行。
像視大江奔,眾山遙相迎。
大江蟠鑲根,旋流自成浪。
卻略羅翠屏,秀色各異狀。
楞伽海中山,迥出霄漢上。
中有不死庭,天龍盡回自。
惜哉不得往,側坐渺難望。
擁掩難恕宥,意欲鏟疊嶂。
登臨獨無語,一望一怊悵。
忽憶少年時,孤嶼坐題詩。
空懷焉能果,唯有故人知。
先公與進時,早誦小坡詩。
晚節遭多難,耆年對耄期。
家貧從俗笑,國破任身危。
後死元非福,前途未可知。
葉舞殷紅,水搖瘦碧,隱約天際帆歸。寒鴉影裡,斷雁聲中,依然殘照輝輝。立馬看梅。試尋香嚼蕊,醉折繁枝。山翠掃修眉。記人人、蹙黛愁時。歎客裡、光陰易失,霜侵短鬢,塵染征衣。陽台雲歸後,到如今、重見無期。流怨清商,空細寫、琴心向誰。更難將、愁隨夢去,相思惟有天知。
若見村中小校師,教將義理訓童兒。
四端五品人人有,莫道冥頑不與知。
江州司馬日,忠州刺史時。
栽松滿後院,種柳蔭前墀。
彼皆非吾土,栽種尚忘疲。
況茲是我宅,葺藝固其宜。
平旦領僕使,乘春親指揮。
移花夾暖室,徙竹覆寒池。
池水變綠色,池芳動清輝。
尋芳弄水坐,盡日心熙熙。
一物苟可適,萬緣都若遺。
設如宅門外,有事吾不知。
金馬玉堂高步宜,中年遂與水雲期。
太沖早擅三都賦,叔度難量萬頃陂。
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駒過隙事堪悲。
南園從此無行跡,老檜高松知未知。
花裡春風未覺時。美人呵蕊綴橫枝。隔簾飛過蜜蜂兒。書寄嶺頭封不到,影浮杯麵誤人吹。寂寥惟有夜寒知。
之子違離久,前宵夢見之。
秋蛇開側理,曉鵲啅疏籬。
歆秀何時改,郊癢更問為。
有言今贅矣,暗裡自應知。
綠楊庭院雨如絲,已是梅林欲熟時。
慚愧春工起歸興,向來節物彼何知。
漢字知的釋義
知
(會意。小篆字形,從口矢。段玉裁:「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認識、知道的事物,可以脫口而出。本義:知道)
同本義 [know]
知,識也。--《玉篇》
知汝遠來應有意。--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心徹為知。--《莊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史記·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後漢書·列女傳》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歐陽修《歸田錄》
不知幾千里。--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為之。--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風(知道情況
知zhī
⒈曉得,明瞭:~曉。~道。~己~彼。
⒉使知道:通~。告~。
⒊感覺,認識到:~覺。
⒋見識,學識,學問:~識。求~。真~。
⒌瞭解:相~。〈引〉相親:新~。~己。~音。~心人。
⒍主持,主管:~縣、~事(舊時指縣長)。
⒎〈古〉通"智"。聰明,智慧。
⒏[知遇]被賞識和重用。
⒐[知情]知道案情或事情的底細:~情人。
────────────────—
知zhi 1.聰明;智慧。 2.姓。春秋時晉有知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