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無復事狂游,倚杖看花動客愁。
病骨卻寒春不管,柳棉風裹木棉裘。
離情先怯向邊州,寒葉敲窗更報秋。
幾點攪殘千里夢,一聲滴作兩鄉愁。
苦緣楊柳沾離席,偏傍梧桐濺小樓。
惟有孤燈照明滅,夜深無語攬重裘。
動地春風晚未休,吹花折柳卻成愁。
塵埃不用頻車馬,獨臥氍毹正擁裘。
故復和前韻,以述其情,並以留別吳下諸友。時十三年六月初也牙齒豁來久,老氣尚橫秋。買得歸耕黃犢,兒輩幸無愁。相近六龍城下,只在三家村裡,結屋小如舟。倚樹覽山色,且免賦登樓。看官爵,都不似,醉鄉侯。裡翁閒話,便同學士坐瀛洲。寄語東吳朋友,乘興能來*浦,艤棹聽漁謳。無酒不須慮,解我破貂裘。
晚起春寒慵裹頭,客來池上偶同游。
東台御史多提舉,莫按金章系布裘。
今年歲暮無風雪,塵土肺肝生客熱。
經旬止酒臥空齋,吳蟹秦酥不容設。
日憂疾疫被齊民,更畏螟蝗殘宿麥。
濃霜薄霰不可得,太息何時見三白!老夫壯氣橫九州,坐想提兵西海頭,萬騎吹笳行雪野,玉花亂點黑貂裘。
詩瘦吾非沈隱侯,五窮相值結為仇。
方愁度嶺無相識,卻喜聞韶到此州。
世道從來三不合,客行何止七宜休。
故人知我平生事,肯笑蘇秦著弊裘。
闕塞龍門口,祗園鷲嶺頭。
曾隨減劫壞,今遇勝緣修。
再瑩新金剎,重裝舊石樓。
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四望窮沙界,孤標出贍州。
地圖鋪洛邑,天柱倚崧丘。
兩面蒼蒼岸,中心瑟瑟流。
波翻八灘雪,堰護一潭油。
台殿朝彌麗,房廊夜更幽。
千花高下塔,一葉往來舟。
岫合雲初吐,林開霧半收。
靜聞樵子語,遠聽棹郎謳。
官散殊無事,身閒甚自由。
吟來攜筆硯,宿去抱衾裯。
霽月當窗白,涼風滿簟秋。
煙香封藥灶,泉冷洗茶甌。
南祖心應學,西方社可投。
先宜知止足,次要悟浮休。
覺路隨方樂,迷途到老愁。
須除愛名障,莫作戀家囚。
便合窮年住,何言竟日游。
可憐終老地,此是我菟裘。
臨皋亭下翩{左韆去革辶右羽}客,縞袂玄裳憶舊遊。
推戶惘然尋不見,笛聲猶認紫貂裘。
雲嶺水,南北自分流。觸目瀾翻飛雪浪,赴溪盤屈轉瓊鉤。嗚咽不勝愁。歸去客,征騎遠閩州。路入江南春信未,日行北陸冷光福還攬舊貂裘。
歷戰燕然北,功高劍有威。
聞名外國懼,輕命故人希
角怨星芒動,塵愁日色微。
從為漢都護,未得脫征衣。
按劍立城樓,西看極海頭。
承家為上將,開地得邊州。
磧迥兵難伏,天寒馬易收。
胡風一度獵,吹裂錦貂裘。
崑崙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游。言語解教秦吉了,
波濤初過鬱林洲。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
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
平生南地慣羈游,放浪常同不系舟。
鼉作夜風經沌口,鸛鳴秋雨宿杭頭。
方傾意氣輕秦俠,俄困悲傷類楚囚。
買屋數間聊作戲,豈知真用作菟裘。
年年風雨作春愁,天氣晴明便出遊。
陌上野梅飄趁屐,水邊楊柳礙行舟。
踏青尚可酬佳節,拾翠如今愧白頭。
近日貪眠長失曉,鴉啼猶擁黑貂裘。
東風吹恨入青樓,滿目春容總是愁。
楊柳織成絲萬縷,憑誰裁作翠茸裘。
一母分身四白頭,從今家事付兒流。
只須老草供觴味,乍可婆娑伴釣遊。
勞世萬人輸暇日,好天一雨薦新秋。
平章何物宜為壽,三十餘年晏子裘。
玉龍飛天從萬虯,下與白鳳窺紅樓。
天人剪水碧霄上,幻作萬寶無人收。
晚來疾風振林谷,時復亂牛同一牟。
蔣生扁舟泊何處,縱有美酒還堪愁。
進之病骨近始蘇,旅食豈為魚羹留。
爐灰撥殘紅燭短,誰與再傾雙玉舟。
一夫失所是予責,二氣迭勝非人謀。
夜闌寒甚欲就枕,解帶卻愧狐重裘。
村居便野性,況復是清秋。
為愛山間好,因成旬日留。
林深喧鳥雀,露重滴松楸。
昨夜新寒入,篝燈覆弊裘。
盈盈一水望牽牛,欲渡銀河不自由。
月照纖纖織素手,為君裁出翠雲裘。
侍飲終酺會,承恩續勝游。戴天惟慶幸,選地即殊尤。
北向祗雙闕,南臨賞一丘。曲江新溜暖,上苑雜花稠。
亹亹韶弦屢,戔戔賁帛周。醉歸填畛陌,榮耀接軒裘。
漢字裘的釋義
裘〈名〉
(形聲。從衣,求聲。本義: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同本義 [fur coat]
裘,皮衣也。--《說文》
裘所以佐女功助溫也。--《白虎通·衣裳》
掌為大裘--《周禮·司裘》。註:「大裘,黑羔裘。」
世以為裘者。--《淮南子·泛論》。註:「裘孤之屬也。」
良治之子,必學為裘。--《禮記·學記》
冬日麑裘。--《韓非子·五蠹》
狐裘不暖。--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裘葛之遺。--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裘馬過世家。--《聊齋誌異·促織》
又如:裘馬甚都(車馬衣裘十分華美);裘膻(裘皮和膻氣。代指清兵)
裘qiu皮衣:狐~。集腋成~(腋:此處指狐狸腋下的皮。〈喻〉積少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