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亂思兮吹管弦,春日醉人兮昏欲眠。
卻萬物而觀性兮,如處幽篁之不目天。
試縱神而不御兮,如有順心之酒然。
委蜩甲而去化,乘白雲而上仙。
因天倪而造適,觀眾妙之玄玄。
風門閶闔而進予,帝示予以化物之甄。
予撼玄關而去牡,帝宴笑以忘言。
吾見萬靈朝明庭兮,冠佩如雲煙。
名聲毀譽之觀兮,差無以異乎人間。
息心於慕膻之蟻,會理於止水之淵。
與我游物之初兮,曰是可以解而縣。
不知其所以得兮,而冷然似有所存。
歸占夢靈兮,蓋天振吾過。
矯心以循理兮,殆其沃水而勝火。
故喜曲轅之櫟以得祥,驚主人之雁以近禍。
離水火而天兮,乃得使實自我。
蕩然肆志兮,又烏知可乎不可。
亂曰:芻狗萬物兮,天地不仁。
體止而用無窮兮,播生者於迷津。
有形而致用者之謂器,無形而用道者之謂神。
背昭昭而起見兮,聚墨墨而生身。
犯有形而遺大觀兮,動細習於游塵。
彼至人而神凝兮,同予夢而先覺。
顧天下孰不學兮,乃會歸於無學。
予心之不能忘兮,將波流風靡而奈何,唯鎮之以無名之樸。
吾家世南折簡呼,有日曷不見子都。
牽衣況復幼吾幼,閉戶大似愚公愚。
鮮妝袨服出空巷,鈿車繡轂來塞塗。
展烏絲欄擁小玉,設錦步障盛綠珠。
爾時病叟亦隨喜,攜添丁郎便了奴。
非惟兒童競嗤笑,更被傀儡傍揶揄。
平生不識琥珀枕,況敢擊碎珊瑚株。
□言香火埒蔣霍,漸覺鳳俗侔徽衢。
一國若狂孰醉醒,宋玉奚必譏登徒。
殺牛欲賽西鄰祭,苦狗翻哂東門儒。
恍然墮在化人境,又似跳入仙翁壺。
麟台學士固窮者,歲晚與婦爭褌襦。
獨餘太乙舊藜杖,夜窗炯炯供清矑。
平明踐淖行百里,輕快勿假靈壽扶。
安石出山不免耳,德公入州破戒無。
矧君口素銜清議,紛紛諂子愁斧誅。
如齊而觀竊未喻,哉曰有心擊磬乎。
君如精金豈易鑠,十年風雪慣饕虐。
粵人自昔尚巫鬼,魯俗何曾廢儺較。
渠能七步追險韻,聊復一吸空罰爵。
北風清塵宿泥乾,西日漏光陰雲駮。
邊頭刁斗幸小休,棚上鼓笛姑同樂。
苦吟久無王官采,盡言深恐朋友數。
君豪盛氣欲回瀾,吾衰袖手觀返壑。
荔蕉堪薦神送迎,葵棗勿妨農烹剝。
剛腸憤發論尤劍枵腹冥搜詩轉惡。
先持一事試靈君,敢問何年相王樸。
楹何為折劍何借,須肯為佛糞肯嘗。
馬公佈衾王公飯,石家錦障丁家香。
忠邪佞邪兩無定,一雕一璞異其性。
忠樸先生躔法高,古今四者豈關命。
五九六餘能善惡,鐵算不是并州錯。
便從忠樸問如今,忠果誰忠樸誰樸。
陌頭俠少行歌呼,方演東晉談西都。
哇淫奇響蕩眾志,瀾翻辨吻矜群愚。
狙公加之章甫飾,鳩盤謬以脂粉塗。
荒唐誇父走棄杖,恍惚象罔行索珠。
效牽酪肖渥窪馬,獻寶遠致崑崙奴。
豈無蘋藻可羞薦,亦有黍稷堪舂揄。
臞翁傷今援古誼,通國爭笑翁守株。
孔門高弟浴沂水,堯時童子謠康衢。
揚觶姑欲退觀者,鳴鼓本非攻吾徒。
亦如曼倩負逸氣,呵斥佞幸驚侏儒。
於時後村茅柴熟,先生滑稽腹如壺。
雖無謝郎玉帖鐙,幸有幼安布裙襦。
未妨優場開口笑,亦恐藥市逢方矑。
更闌漫與通德語,醉倒聊遣宗武扶。
幽冥茫昧莫致詰,石言神降果有無。
翁雲天公施罪福,亦如王者行賞誅。
巫咸可使詛楚否,泰山曾不如放乎。
況今民脂積消鑠,洋洋如在寧助虐。
貧婦鮮能具複褌,貴人何必誇重較。
九重深喜農扈豐,五等超加社公爵。
更宜速飛臘前白,仍為潛驅山中駮。
除人大患捍大災,與民同憂可同樂。
翁之用心極惓惓,余於致福未數數。
因思揮金猶糞土,奚異棄物捐溪壑。
神聽聰明靡僭濫,詔書溫厚戒椎剝。
重華漁稼茅茨儉,大禹疏鑿衣服惡。
誰歌此詩送且迎,共挽澆風還太樸。
巖築無外求,莘耕有餘樂。
既為堯舜民,自抱羲農樸。
沉沉古陂水,日暮寒更綠。
隔陂見居人,蘿蔓纏草屋。
摘禾留客飯,采薪伐秋木。
童稚持竹竿,雨中放雞鶩。
區區化外國,猶得睹淳樸。
花籃果擔更噭呼,巾{左巾右篝去竹}絢爛車騎都。
民多逐末少重本,神豈護短仍憑愚。
厥初捧楬土與木,繼以刀割俄香塗。
垂旒絕類河求弁,照乘得匪龍獻珠。
嘗聞鄴令沉巫嫗,未必顧劭資髯奴。
阮瞻著論現變怪,羅支送客逢揶揄。
紛紛誅賄及編戶,往往求福於朽株。
酒肉如山鼓笛譟,塵飛不見四達衢。
世無孟子衛吾道,河汾先生亦聖徒。
記蠟之俗通上古,舞雩之詠傳先儒。
於時游者未濫觴,操攜不過卮與壺。
乃今城郭盡衣錦,肯信田里寒無襦。
譬如銀河偶生翳,忽逢金篦為刮矑。
又若眾人餔糟醉,壯哉欲以一手扶。
餘力矢詩來挑戰,邾卑鄫陋素備無。
明鬼首破異端惑,觀社兼奮直筆誅。
夜出偏師斫其壘,以杖擊地何神乎。
摧鋒始欲恣凌鑠,斂兵除戒無暴虐。
靜思神理幽而玄,孰若孔道昜且較。
更闌市罷欲棲烏,人出空巷堪羅爵。
□□□□□□□,饗眾共烹君夫駮。
□□□□□□□,□□□□□□樂。
風調已兆王道行,霰集預占祥瑞數。
先生置之勿復談,遂事往矣舟移壑。
街頭新醅賤如水,孕魚可鱐蠔可剝。
祝史懷肉厭苾芬,鄰翁邀飲任草惡。
獨慚絕唱難追攀。如以美玉博鼠樸。
汪山復重兮朋友失,長處幽篁兮隔離天日。
鳥聲無人兮我友來即,久矣不聞德人之言兮,為余發藥。
嘉若人兮甚好修,蘭薰而時發兮,水刪德而用柔。
有璞連城,方謨匠兮,忍其與斗筲議之。
螫吾手而不砭兮,舉百體而棄之。
為民父母兮,灼子之膚,何能忍。
顧白日臨辰兮,臣何愛不與俱來。
古之人償責言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虹氣貫鬥牛兮,豈用俗人之町畦。
予愛蘭而莫與予佩兮,曰斯其不情。
帝關九牡兮,照下土孔明。
予將觀東海兮,蛙說予以坎井。
盍嘗視吾寶兮,茲有重於岑鼎。
予欲金玉汝兮,汝既金玉。
揭日月以適四方兮,殆而按劍以為戮。
雁以不鳴烹,木以材而斲。
天下皆羿兮,矢來無鄉,惟應以無名之樸。
列仙之人,其道無為,超然物表,游於希夷。
厚祿不足致,好爵不足縻,所以許由辭堯不受禪,巢父聞
之猶為洗耳河之湄。
奈何葛仙翁,與世猶支離,求為勾漏令,所欲何卑微。
觀翁此行亦良苦,妻子辛勤童婢饑。
翁知學仙不學吏,委以民社將安施。
仙家雖雲足官府,奈此人間小黠並大癡。
君不見陶潛棄官歸故里,又不見馬援謗興由薏苡。
縱得丹砂亦不多,誰信翁心澹如水。
雲門山,有靈藥。
歸去來,山中樂。
牛羊任所之,雞犬從人縛,急將印綬送還官,變卻姓名稱
抱樸。
茅簷入竹低,曠野時寓目。
寂寂農家春,新秧滿田綠。
何時稻登場,秋山響蓬樸。
漢字樸的釋義
朴刀 po
[a sword with a long blade and a short hilt wielded with both hands] 舊式武器,一種刀身窄長、刀柄比大刀柄短的刀,雙手使用
楊志提了朴刀,拿了籐條,自去趕那擔子。--《水滸傳》
樸 〈名〉 po
(形聲。左形,右聲。古代二字意義不同。「樸」,本義:樹皮。《說文》:「木皮也。」王褒《洞簫賦》:「秋蜩不食抱樸而長吟兮。」)
樹木的皮,木皮 [bark]。如:厚樸
榆科,樸屬植物的泛稱 [hackberry]木名,落葉喬木,高五六丈,葉形橢圓而尖,上部緣邊有鋸齒,花細小,色淡黃。實為球形小肉果,黃赤色,味甘可食。木材可製器具
大木材 [big ti
樸piao
⒈姓。
────────────────—
樸pō[朴刀]舊時一種窄長有短把的刀。
────────────────—
樸po[樸樹]落葉喬木。花小黃綠色。果實球形或卵形,棕色或黑色。木材可製器具。
────────────────—
樸(樸)pǔ
⒈未加工的木材。〈喻〉不加修飾的:~素。~實。質~。淳~。
────────────────—
樸pū 1.擊,撻。 2.打人的用具。
────────────────—
樸pu 1.姓。三國魏有巴七姓夷王樸胡。見《三國誌·魏志·武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