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今無戰,王師每務農。選才當重委,足食乃深功。
草色孤城外,雲陰絕漠中。蕭關休歎別,歸望在乘驄。
何處醉春風,長安西復東。不因俱罷職,豈得此時同。
貰酒宣平裡,尋芳下苑中。往來楊柳陌,猶避昔年驄。
青衫薄薄漏春風,日暮鳴鞭柳影中。
回望玉樓人不見,酒旗深處勒花驄。
交情頻更好,子有古人風。晤語清霜裡,平生苦節同。
心惟二仲合,室乃一瓢空。落葉寄秋菊,愁雲低夜鴻。
薄寒燈影外,殘漏雨聲中。明發南昌去,回看御史驄。
聖主臨軒親策試,集英佳氣蔥蔥。鳴鞘聲震未央宮。捲簾龍影動,揮翰御煙濃。上第歸來何事好,迎人花面爭紅。藍袍香散六街風。一鞭春色裡,驕損玉花驄。
早年學苦斷過從,晚歲逢春意未窮。
欲共元劉爭著語,不堪姚魏已隨風。
坐無上客席虛左,贈有英詞囊不空。
障日長鬚釣竿手,歸來無計駐青驄。
紫詔征賢發帝聰,繡衣行處撲香風。鶚歸秦樹幽禽散,
星出吳天列捨空。捧日思馳仙掌外,朝宗勢動海門中。
鞭鞘所拂三千里,多少諸侯合避驄。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稿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當時搜取極心力,模本一一攽群公。
惟此真跡最奇絕,蕭梁開皇有遺蹤。
親御奎文賜元嘉,龍蟠鳳翥何其工。
辯才所取秘昭陵,此本一洗凡馬空。
崔家兄弟列清要,誨子況復稱龜龍。
圖書四部資校讎,當時尚有貞觀風。
自雲此為最善本,冰御臣液題甚恭。
李王深得撥鐙法,筆力絕勁雄江東。
右軍以來皆妙筆,名勝異代如相從。
病余扶憊行掃松,李君攜來為發蒙。
平生多看舊墨本,一見使我開心胸。
摩挲歎息不自己,至寶盍入明光宮。
隱居懷寶正不惡,異氣或能牛斗沖。
,叩門有客勿傾倒,
恐有御史來乘驄。
露白團秋草,天涼悲晚蛩。
懷人當永夜,看月上疏桐。
邊堠烽傳息,畬田歲喜豐。
了知巡歷罷,雙旆引歸驄。
舉杯話別幾時逢,此事分明鑒象中。
到處風光無遠近,毋言易道有西東。
輕輕衣濕梅坡雨,款款舟行柳岸風。
忽憶從游談笑處,蘇公堤上躍花驄。
自輟清班素望崇,凜然爭仰柏颱風。
大奸鉅猾宜深屏,且避當年御史驄。
上湖十里捲簾中,幻出瑤華第一宮。
山勢蹴天銀作浪,柳行撲地玉為虹。
漁蓑鶴氅同為我,爵舌羊羔不負公。
明日鳳池朝退蚤,一鞭曾約試吟驄。
城市居何僻?山林境頗同。
竹窗風細細,花榭日融融。
疊石留雲臥,開渠許溜通。
兒童雖解事,不識五花驄。
匹馬中衢類斷蓬,疏星殘月共寒空。
漢家未給千門鑰,弛鐙牆陰避憲驄。
白雲司發桂花叢,彩袖承親碧海東。
潘岳宴林逢令節,沈郎行藥正秋風。
先抽美草占年樂,盛取菖蒲益帝聰。
並道春祠惟坐嘯,也能符遣及花驄。
幾回奏事建章宮,聖主偏知漢將功。身著紫衣趨闕下,
口銜丹詔出關東。蟬聲驛路秋山裡,草色河橋落照中。
遠憶故人滄海別,當年好躍五花驄。
人生何能為,寄跡夢寐中。
之子又遠去,扁舟逐江風。
而我獨棲棲,弱羽掛樊籠。
袖手欲大呼,窘如猿檻窮。
逼迫褐與被,況以憂患攻。
坐令形勢隔,出處焉得同。
又無凌雲翮,翩翩作歸鴻。
強埽道南捨,竹陰泛簾櫳。
及此光景長,無惜觥船空。
明發看解纜,渠波劇奔驄。
名題仙籍廣寒宮,負羽從軍意氣雄。
萬石世家標國史,孔璋書檄愈頭風。
狂翻竹箭春波急,滿酌榴花別酒空。
腰佩吳鉤衣楚製,柳堤千里躍青驄。
八十一年終,堪嗟旅襯窮。
胸中元耿耿,身外竟空空。
白首太玄草,紫陽虛谷翁。
平生有遺恨,五馬未乘驄。
旗裹金瘡碎朔風,軍中吮卒有吳公。
更教廝養眠營灶,自向霜槽喂鐵驄。
漢字驄的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