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堂前,恰見四番端午。又來江上,聽鳴鼉急鼓。棹歌才發,漠漠一川煙雨。輕舟搖揚,浪心掀舞。倦客今年續命,欠□彩縷。歸期漸近,剷地縈心緒。何日斑衣,更看迎門兒女。百懷且付,尊前蒲黍。
煌煌九宮,照臨下土。
陰驚庶類,功施周普。
恪修祀典,禮興樂舉。
嘉玉量幣,聲非稷黍。
炎蒸成積雨,異候無寒暑。
睡覺無餘聲,清燈翳復吐。
長年遭喪亂,萬事其誰語。
愒日閱流年,茫然忘去齲
諒無經世心,還山藝禾黍。
相逢一解頤,款曲吐肺腑。
主人愛敬客,童孺亦呼舞。
擊鮮倒家釀,花枝照樽俎。
善謔時絕倒,惜飲亦徑醉。
十年一會面,此身幾寒暑。
不見即相念,臨分無可語。
翰墨要陶練,飲食謹調護。
行役今何時,天寒歲將莫。
故鄉松梓荒,他鄉寓兒女。
豈不念之深,只覺丹心苦。
天機馬出塞,人事狙賦芋。
都門桂玉地,久客憚羇旅。
東風染春紅,歸程涉溪滸。
經過不厭數,弛擔更少祝
禮簡情乃真,惟宜具雞黍。
雲童童,白龍之尾垂江中。今年天旱不作雨,
水足牆上有禾黍。
雖雲居異方,政自生同宇。
不但擷園蔬,仍須催釀黍。
前夕視牲,質明奉俎。沐芳整弁,其儀式序。
盛禮畢陳,嘉樂備舉。歆我懿德,非馨稷黍。
河湟父老地,盡知歸明主。將軍入空城,城下吊黃土。
所願邊人耕,歲歲生禾黍。
三籬蓋馳道,風烈一無齲
時見牧牛童,嗔牛吃禾黍。
老和尚死去二十五年,有誰撐門拄戶。
雖與松源同日行,不會松源三轉語。
父子背馳,面不相睹,
直至如今成莽齒。零冷風高秋意深,
久矣無心薦藜黍。
〔函鍾為宮〕功烈在民,誕受露雨。
良耜既歌,乃揚帗舞。
是奉是尊,厚禮斯舉。
相其豈年,多府稌多黍。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鳳簫鼉鼓龍鬚笛,夜宴華堂醉春色。
艷歌妙舞蕩人心,但有歡娛別無益。
何如村落卷桐吹,能使時人知稼穡。
村南村北聲相續,青郊雨後耕黃犢。
一聲催得大麥黃,一聲喚得新秧綠。
人言此角只兒戲,孰識古人吹角意。
田家作勞多怨咨,故假聲音召和氣。
吹此角,起東作。
吹此角,田家樂。
此角上與鄒之子律同宮商,合鐘呂。
形甚樸,聲甚古,
一吹寒谷生禾黍。
旱既太甚,以祈甘雨。
零雨其濛,介我稷黍。
反照入閭巷,憂來與誰語。
古道無人行,秋風動禾黍。
瓜洲蕭索秋江渚,西風江岸殘紅舞。
津亭永夜守青燈,客睡朦朧聽江雨。
青樽曉酌遣懷抱,但恨鬱鬱將誰語。
敲門忽得故人書,洗手開緘見眉宇。
蜂兒肥膩愈風痺,木瓜甘酸輕病股。
銛鋒皓管見還愧,老去筆硯生塵土。
北歸飄泊亦何事,篙工已束橫江櫓。
天寒應客太昊墟,當遣何人具雞黍。
煌煌九宮,照臨下土。
陰驚庶類,功施周普。
恪修祀典,禮興樂舉。
嘉玉量幣,聲非稷黍。
〔函鍾為宮〕功烈在民,誕受露雨。
良耜既歌,乃揚帗舞。
是奉是尊,厚禮斯舉。
相其豈年,多府稌多黍。
祖龍築長城,雄關百二所。
阿房高接天,六國收歌女。
跨海覓仙方,蓬萊眇何許。
欲為不死人,萬代秦宮主。
風吹鮑魚腥,茲事竟虛語。
乾坤反掌間,山河淚如雨。
誰憐素車兒,奉璽納季父。
楚人斬關來,一炬成焦土。
空餘此余基,千秋泣禾黍。
反照入閭巷,憂來與誰語。
古道無人行,秋風動禾黍。
漢字黍的釋義
黍
(形聲。從禾,雨省聲。本義:植物名。亦稱「稷」、「糜子」)
古代專指一種子實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broomcorn millet]。其子實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等
黍,禾屬而黏者也。--《說文》。按,今北方謂之黃米。
天子乃以雛嘗黍。--《禮記·月令》。註:「黍火谷。」
黍白薌合。--《禮記·曲禮》
無食我黍。--《詩·魏風·碩鼠》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論語·微子》
又如:黍離(喻覆沒;衰敗。西周亡後,周大夫過故宗廟官室,只見滿目黍離,十分荒涼);黍酒(用黍釀製的酒);黍醅(同黍酒);黍月霍(一種雜有黍米的肉羹
黍shǔ一年生草本。葉線形。子實叫"黍子",碾成米稱"黃米",乳白、淡黃或褐色,性粘,供食用或釀酒。〔蜀黍〕高粱。供食用或釀酒。〔玉蜀黍〕玉米。又叫"包谷"或"棒子"。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