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邑無不可為,在人忍耐自為之。
信能寧心辦堅苦,事到難處天扶持。
民吾同胞痛癢切,何忍橫斂類剝跡
心誠求之若子保,人亦懷之如母慈。
上饒邇來號凋劇,苟焉稱貸負賴隨。
況多權官慘剝割,又肆席捲公化私。
吏奸得售科罰計,等第輸錢與斷詞。
詞人欲休休不得,充庭塞獄纏纍纍。
公來憤悱感動處,與認前時已貸貲。
謂令親民民必及,民固可欺天莫欺。
民脂民膏供我祿,胡寧又割民膏脂。
催科僅僅欲逃責,毫分不忍科罰施。
奉公洗手附庸邑,一孔一粒歸州司。
請俸有時不給用,月索莊課來助支。
屢典緡錢代月解,幾回過我同攢眉。
聽訟元不以憚煩,使之無訟而民宜。
相安田里閒耆保,懶出市廛謳耄倪。
日長喧雀堪羅設,星散饑烏靡孑遺。
花酣滿縣春風遍,草茂虛囹天意滋。
君之來也蹙頞告,蹈此湯鑊出未期。
屢效淵明歸去感,不求赫赫聲名馳。
自甘陽城書考下,誰曰悶悶政術卑。
隱隱綽有棠陰地,忽乃遽及瓜戍期。
自上而下有公論,轅轍依依動去思。
吏卒將迎相告語,東君政化尤可推。
義居孝友能為長,睦族慈幼存成規。
里仁為美典型在,居家既理官可移。
此番政事行無事,默與古者氣象追。
君今既展朝天旆,行人路上口成碑。
予豈棲棲為佞者,特告方來共鑒茲。
春天陰晴無定姿,陰雲未卷晴風吹。
青山表見花顏色,綠竹增添鷺羽儀。
郭外不知誰是主,眼中今日我題詩。
人生何物非郵傳,敢謂吾廬不在茲。
.元豐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東坡生日也。
置酒赤壁磯下,踞高峰,俯鵲巢。
酒酣,笛聲起於江上。
客有郭、石二生,頗知音,謂坡曰:「笛聲有新意,非俗工也。
」使人問之,則進士李委,聞坡生日,作新曲曰《鶴南飛》以獻。
呼之使前,則青巾紫裘要笛而已。
既奏新曲,又快作數弄,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
坐客皆引滿醉倒。
委袖出嘉紙一幅,曰:「吾無求於公,得一絕句足矣。
」坡笑而從之。
山頭孤鶴向南飛,載我南遊到九嶷。
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憐時復犯龜茲。
人情畏所見,假善以自欺。
不畏或未死,心偽誰能醫。
風雷動淵默,日月行屏幃。
念起物自形,矢決猶可追。
而乃如琴張,堂堂亦何為。
君子非惡文,文勝質乃衰。
試看堂前草,安得青如茲。
文伯懷明識,英規世所推。
濟時陳策畫,急用備論思。
隘郭爰增廣,煩音亦改為。
溫恭非不濟,感遇志如茲。
郡閣晝常掩,庭蕪日復滋。簷風落鳥毳,窗葉掛蟲絲。
拙病宦情少,羈閒秋氣悲。理人無異績,為郡但經時。
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茲。
百室機杼,衣褐具宜。
民以卒幾,神實惠之。
言舉祀典,答神之釐。
有篚斯陳,振古如茲。
一絲架空居,巧若出杼機。
彌綸不知勞,終日週遭馳。
相彼造為艱,中有鴟鴞詩。
豈獨考其室,為罝陷群飛。
口腹共此累,坐歎寧以疵。
微我畋漁意,其端詎庖犧。
雨過助浮妄,大小出琲璣。
疾風輕群脆,覷隙防藩籬。
摩挲一寸腹,吾廬正於茲。
雍雍盛典,肅肅靈祠。賓天有聖,對日無期。
飄颻羽服,掣曳雲旗。眷言主鬯,心乎愴茲。
皇容肅祗,天步舒遲。
對越惟恭,敬事不遺。
陟隆蒞止,水言孝思。
上帝臨女,日監於茲。
思樂華堂。
雲構崇基。
公王有酒。
薄言饗之。
景曜徽芒。
芳風詠時。
宴爾賓儐。
具樂於茲。
多寶滅已久,蓮華付吾師。
寶塔凌太空,忽如湧出時。
數年功不成,一志堅自持。
明主親夢見,世人今始知。
千家獻黃金,萬匠磨琉璃。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貲。
焚香如雲屯,幡蓋珊珊垂。
悉窣神繞護,眾魔不敢窺。
作禮睹靈境,焚香方證疑。
庶割區中緣,脫身恆在茲。
徘徊西河上,月落眾星希
哲人萎中道,雨絕將安之。
昔者麗鴻藻,玉振含清暉。
名理軼晉魏,雅言襲軻思。
連駕覲馳道,並坐侍端闈。
及門懷燕婉,升堂接逶迤。
方期黃鵠翔,忽作朝露晞。
黔婁不蓋體,延陵有遺悲。
層阿翳寒樹,平楚曖希微。
帷(左巾右荒)衣廣柳,縞冠涕如縻。
水從章江去,雲繞楚山飛。
已矣如有聞,斯文不在茲。
出門能幾里,風雪故相隨。
新歲自有巧,舊寒猶絕癡。
自天藏瓦礫,與客照鬚眉。
甲冷殊關念,豐年卻在茲。
我祖藏北山,昔嘗產紫芝。
庵以此得名,且將二百期。
耳聞非目接,至老心猶疑。
一朝地闡靈,枯槁生神奇。
曄曄根干間,挺秀分三枝。
采者不善護,猶惜其一遺。
移置盆盎中,赬黃互相輝。
豈殊子間韶,不圖樂至斯。
第嗟魯獲麟,所出非其時。
吾年已如此,斯祥將奚為。
獨思避世士,商嶺其在茲。
金焦大不孤,號為天下奇。
繄此水中岑,突兀頗似之。
千古幾洚水,蛟龍不能移。
寄言甕牖士,守道當如茲。
偶來乘興不須疑,一頃秋香欲發時。
老子婆娑真為爾,百回相見愧鸕茲。
我生困語言,老大猶棲遲。
咄哉一言失,雖悔何能追。
常欲說向人,到口還忸怩。
不如靜中坐,此理吾所知。
春風入城郭,古寺花開時。
廣庭積雨過,紅紫初紛披。
偶逢頤庵人,強丐頤庵詩。
是庵清而虛,底事名為頤。
南陵有徐子,頃嘗吏於斯。
作字妙羲獻,學易深坎離。
慎言與節飲,卦象不可欺。
君看命名意,往往只在茲。
天寶年中立此碑,軒裳鱗次美當時。
自從寂絕牛頭夢,力振家聲合在茲。
蜀山高岧嶢,蜀客無平才。日飲錦江水,文章盈其懷。
十年作貢賓,九年多邅回。春來登高科,升天得梯階。
手持冬集書,還家獻庭闈。人生此為榮,得如君者希
李白蜀道難,羞為無成歸。子今稱意行,所歷安覺危。
與子久相從,今朝忽乖離。風飄海中船,會合難自期。
長安米價高,伊我常渴饑。臨岐歌送子,無聲但陳詞。
義交外不親,利交內相違。勉子慎其道,急若食與衣。
苦爇道路赤,行人念前馳。一杯不可輕,遠別方自茲。
漢字茲的釋義
茲--「龜茲」:古代西域的國名,唐代征服東突厥時曾在此設郡,舊址在今新疆庫東縣一帶
zi
茲
(形聲。據《說文》,從艸,滋省聲。本義:草木茂盛) 同本義 [grow]
茲,草木多益也。--《說文》
五藏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素問·五藏生成論》
又如:茲茲(增加繁殖)
茲
年[year]
今茲美禾,來茲美麥。--《呂氏春秋》
草蓆 [straw mat]
蓐謂之茲。--《爾雅》。註:「茲者,蓐席也。」
毛叔鄭奉明水,衛康叔封布茲。--《史記》
現在;此時 [now;at present]
茲予大享于先生,爾祖其從與享之。--《書·盤庚上》
茲 <
茲 ci用於。又見zī。
────────────────—
茲(茲)zī
⒈此,這,這個,這樣:~日。~事。~故不言。
⒉現在:~有。~定於今晚八時開始放電視錄像。
⒊〈古〉年:今~。來~。
⒋〈古〉通"滋"。益,更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