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大難為用,嘗誇古柏篇。
亭前老楩楠,黛色亦參天。
夏暑借清陰,秋籟得自然。
有如愛庭楸,朝暮東西偏。
瑞蓂才半折,金蕊已爭妍。
幸得重陽近,貪為一日先。
登高謀宿約,泛酒試芳筵。
詰旦尋餘馥,明知賞愛偏。
瘦馬長途懶著鞭,客懷牢落五更天。
幾時不屬雞聲管,睡徹東窗日影偏。
臥來能幾日,春事已依然。不解謝公意,翻令靜者便。
庭陰殘舊雪,柳色帶新年。寂寞深村裡,唯君相訪偏。
影欹晴浪勢欹煙,恨態緘言日抵年。輕霧曉和香積飯,
片紅時墮化人船。人間有筆應難畫,雨後無塵更好憐。
何限斷腸名不得,倚風嬌怯醉腰偏。
青陽振蟄初頒歷,白首銜冤欲問天。絳老更能經幾歲,
賈生何事又三年。愁占蓍草終難決,病對椒花倍自憐。
若道平分四時氣,南枝為底發春偏。
書劍沖寒到日邊,煙霞曾結幾生緣。
醉邀明月逢梅醒,嘯入青山對竹眠。
老晤莊周為蝶後,誰思腐草化螢前。
新詩自有經綸志,乘興莫將紅葉偏。
萬事模稜持兩端,脂韋自飾巧求全。
如何身處周唐際,黨武翻成徇一偏。
萬事浮雲莫問天,發毛元解記流年。
春秋按節投花種,兒女分畦理芋田。
闢地多方求怪石,買山初意為流泉。
城敔自古稱佳麗,獨笑先生野性偏。
分房圓戢戢,弄色翠娟娟。
摘實憐空的,方知雨露偏。
甲子雖推小雪天,刺桐猶綠槿花然。
陽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州雨露偏。
敦煌太守才且賢,郡中無事高枕眠。
太守到來山出泉,黃砂磧裡人種田。
敦煌耆舊鬢皓然,願留太守更五年。
城頭月出星滿天,曲房置酒張錦筵。
美人紅妝色正鮮,側垂高髻插金鈿。
醉坐藏鉤紅燭前,不知鉤在若個邊。
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黃金錢,
此中樂事亦已偏。
青山罅外見青天,翡翠屏間一鏡懸。
表裡集虛生至白,初終持滿得長圓。
光明照處人心足,混沌開時物理全。
它義多慳茲獨否,天無偏意有時偏。
脫葉金霜罷,滄洲滿目前。
林風寒結籟,溪日晚留煙。
獨木橫官彴,方苞入稻田。
持麾更吏隱,殊覺主恩偏。
新涼修竹意愈靜,初日芙蕖色倍鮮。
物態直須閒裡見,人情多向快中偏。
聞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更傳千里外,來入越人吟。
弱干紅妝倚,繁香翠羽尋。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陰。
梅院重門掩,遙遙歌吹邊。庭深人不見,春至曲能傳。
花落彈棋處,香來薦枕前。使君停五馬,行樂此中偏。
弟兄小忍與堪憐,公義私情獲兩全。
管叔若教封有庳,如凶凶罪豈無偏。
我閒日貧縛,子閒數疾纏。
閒固不可常,吾觀與子然。
吾與子嗜學,豈獨閒窮年。
安安者誰歟,分亦似所偏。
風光帝裡入韶年,紫闕丹山霽景懸。
繞禁柳容開羽葆,傍陵嵐翠結爐煙。
催花氣暖先蒸雨,消雪巖空漸迸泉。
曾是高皇布時令,至今猶自發春偏。
蕭郎自小賢,愛客不言錢。有酒輕寒夜,無愁倚少年。
閒尋織錦字,醉上看花船。好是關身事,從人道性偏。
漢字偏的釋義
偏〈形〉
(形聲。從人,扁聲。本義:不正,傾斜)
同本義 [leaning;slanting;inclined;tilted]
偏,頗也。--《說文》
無偏無頗。--《書·洪範》
勢有偏側。--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
又如:偏岸(斜岸);偏偏倒倒(東倒西歪。形容站不穩);偏側(猶傾側;偏斜);偏倒(傾斜)
邊遠 [remote]
心遠地自偏。--晉·陶淵明《飲酒》
又如:偏邦(遠離中原地區的邊遠小國);偏伯(邊遠地方的長官);偏海(邊遠的濱海地區);偏澤(邊遠之地);偏州(僻遠之州);偏陬(僻遠之地)
片面,側重於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 [one-sided;unilateral]
又如:偏為(偏向;偏袒);偏
偏piān
⒈歪,跟"正"相對:坐~了。
⒉不全面,不正確,不公正:~於。~向。~袒。~愛。
⒊最,特別:此處的河水~淺。
⒋片面,部分:~聽~信。
⒌邊遠而冷靜:~僻。
⒍〈表〉出乎意料:不讓他去,他~去。~ ~不湊巧。
⒎[偏差]物體在運動時脫離確定的方向、角度:略有~差。〈喻〉工作中產生的差錯:他開車出了~差。
────────────────—
偏bian 1.普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