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硤聞竹枝,入秦聞烏烏,奏曲未及終,涕淚淒已濡。
還山風月夕,菱唱起鏡湖,雖無遠遊感,白首亦窮途。
無復黃金帶,空餘白雪須。
滿城驚再至,一馬與同。
意廣輕餘子,時難老腐儒。
故園猶可灌,終不歎窮途。
杉棚已絕筆,復得雲錦書。
況當既望後,一鏡懸空虛。
恍然玉堂上,乘鶴來須臾。
君健勝我健,我臞甚君臞。
人事有離合,尺牘莫相疏。
老驥不忘騁,老耕不忘畬。
筆硯易乾澀,時時要喣濡。
井汲去泥鮒,清冽用有餘。
自君之往矣,我懷久不舒。
久聞畬齋君,插架富名都。
欲往鵁鶄市,讀書借其居,
我曾見其文,鼎臠出帥初。
何年澂齋老,道我問其途。
趙州狗子佛性無,十分春色播江湖。
幾多摘葉尋枝客,空使洛陽花滿途。
鼓聲晨紞紞,角聲暮嗚嗚。
作官了何事,空歎歲月徂。
送兵稍稍集,秣馬脂吾車。
風霜迫搖落,殘暑亦已無。
野渡明丹楓,破驛吹黃榆。
聊收作詩料,未用厭征途。
耄歲誰知困不蘇,每虞黠鬼笑狂圖。
陶公老去但濁酒,管老歸來惟白襦。
不逐兒童覓兼味,且隨鄰曲了殘租。
細思自有欣然處,高謝人間九折途。
靜拂藜床藉蠹書,曲肱聊與古為徒。
夢柯尚費論榮辱,訟鹿何煩競有無。
庭下細光風泛蕙,隙中斜影日低梧。
宰牆不塓嵇胞轉,寧覺人間有畏途。
前日讀子詩,快我煩病軀。
若坐大暑中,瓊杯飲琳腴。
辭嚴意清絕,敢謂人所無。
子乃不自高,尚爾尊聖俞。
為我誦佳句,實亦郊島徒。
遂雲有家藏,兩軸如椽粗。
我方嗜此學,常恨失所趨。
願子少假之,使之識夷途。
窮年斗粟亦時須,清坐那能論月無。
洗我破樽傾竹葉,覓君佳句寫桃符。
種瓜晚計應先定,畫餅空名不擬沽。
辦取芒鞋山裡去,羊腸縱險是夷途。
離夜聞橫笛,可堪吹鷓鴣。雪冤知早晚,雨泣渡江湖。
秋樹吹黃葉,臘煙垂綠蕪。虞翻歸有日,莫便哭窮途。
登高無俗物,結納豈恆徒。
小幀藏雲樹,昏屏過雨湖。
書銘臨《瘞鶴》,弦調寄啼烏。
苟樂無他志,塵囂覺異途。
太守終南為客王,出入厭倦馬與車。
與山朝夕欲還往,作樓近在室一隅。
主人去久山寂寞,正值青帝催焦枯。
我拘簿書甚杻械,擺脫步上提酒壺。
郊原猶未見春色,似據水墨長安圖。
也知好景天更惜,高峰常是雲模糊。
安得風伯持大篲,掃灑百里如屏鋪。
顯昧萬狀古詩國,收拾可禿千毫書。
我來願作風雅戶,醉倒坐待明月夫。
去家若有巖下夢,免復夜夜尋歸途。
護生須是殺,殺盡始安居。
會得個中意,分明在半途。
倦枕先雞覺,寒汀伴雁孤。
寂寥誰省錄,衰疾且枝梧。
鶴骨秋添瘦,龜腸夜自呼。
蓋棺吾事定,未敢泣窮途。
臨湘之濱麓之隅,西有松寺東岸無。松風千里擺不斷,
竹泉瀉入於僧廚。宏梁大棟何足貴,山寺難有山泉俱。
四時唯夏不敢入,燭龍安敢停斯須?遠公池上種何物,
碧羅扇底紅鱗魚。香閣朝鳴大法鼓,天宮夜轉三乘書。
野花市井栽不著,山雞飲啄聲相呼。金檻僧回步步影,
石盆水濺聯聯珠。北臨高處日正午,舉手欲摸黃金烏。
遙江大船小於葉,遠村雜樹齊如蔬。潭州城郭在何處,
東邊一片青模糊。今來古往人滿地,勞生未了歸丘墟。
長卿之門久寂寞,五言七字誇規模。我吟杜詩清入骨,
灌頂何必須醍醐。白日不照耒陽縣,皇天厄死饑寒軀。
明珠大貝采欲盡,蚌蛤空滿赤沙湖。今我題詩亦無味,
懷賢覽古成長吁。不如興罷過江去,已有好月明歸途。
詩成跬步遣長鬚,江隔郵筒已自疏。
相六年無一字,故人何計慰窮途。
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湓浦曾聞似衣帶,
廬峰見說勝香爐。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
莫謾拘牽雨花社,青雲依舊是前途。
子美轉同谷,靈均懷此都。
修名千載短,多難臣飲孤。
天意終難料,心期自不渝。
西風吹更急,蕭索間泉途。
女媧補天天不疏,精衛填海海欲枯。
留余亂石龍下蟄,結茲古洞神中刳。
三冬溫溫等氈帳,六月凜凜同冰壺。
致身巖壑真勝地,寓目塵寰皆畏途。
恥字在人為甚大,根心羞惡不容無。
所存所失分岐路,為跖為堯遂兩途。
漢字途的釋義
途〈名〉
(形聲。從,余聲。本義:道路)
同本義 [way;road;rout]
途,道也。--《廣韻》
徐亦訓道。字古借塗,後變作途。又作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堂途謂之陳。又,路,旅途也。--《爾雅·釋宮》
當途梧邱。--《爾雅·釋邱》
而不利說途也。--《戰國策·齊策》
經途九軌。--張衡《東京賦》
長揖當途人。--郭璞《遊仙詩》。註:「當仕路也。」
天明登前途。--唐·杜甫《石壕吏》
仁義之途。--唐·韓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負者歌於途。--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無速其途。
途中兩狼,綴行甚遠。--《聊
途tu
⒈道路:~程。道~。路~。中~。天塹變通~。
⒉[途次]旅途中停下來或經過的住所。
⒊[途徑]路徑。〈喻〉方法或方向:研究的~徑。進攻的~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