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過燒燈,初閒人倦。曉色曈曨繡簾卷。聚星歌扇,一簇雪香瓊軟。壽杯爭要把,從他滿。低低笑祝,年齡遐遠。息駕無由遂公願。東風吹喜,又做眉黃一點。便參鵷鷺入,常朝殿。
無量劫來幾相見,莫話南州與北縣。
居士向來業風吹,自合失卻本來面。
今年坐夏在鶴林,許我先馳海舟便。
三山到日已秋深,且看山門騎佛殿。
藕心抽瑩繭。引翠針行處,冰花成片。
金門從回輦。兩玉鳧飛上,繡絨塵軟。
絲絇[1]待宴。曳天香、春風宛轉。
傍星辰、直上無聲,緩躡素雲歸晚。
奇踐。平康得意,醉踏香泥,潤紅沾線。
良工詫見。吳蠶唾,海沉楦。
任真珠裝綴,春早客屨,今日風流霧散。
待宣供、禹步宸遊,退朝燕殿。
湖上一陽生,虛亭啟高宴。
楓林煙際出,白鳥波心見。
主人忘貴達,座客容疵賤。
獨慚殘照催,歸宿明光殿。
吾聞大幻師,種種示方便。
雖於土石中,神力亦周遍。
君看此翠琅,乃有羅漢面。
慇勤作禮相,形質皆可辨。
初觀頂相殊,次觀雙足現,
僧袍如輕綃,風舉勢轉旋。
得非方廣尊,影落此石片。
千年磨不盡,若堅金百煉。
我來一瞻敬,讚歎未曾見。
摩挲諦玩久,欲去反留戀。
叮嚀善守護,尊者俱神變。
會當清夜闌,神光照金殿。
赤眉橫行食人肉,逃我昆山采黃獨。
上書不伏光范門,忍饑寧負將軍腹。
玉山燕客客滿堂,黃柑新帶永嘉霜。
分金四座炫人眼,漱玉三咽清詩腸。
山中椰瓢大如斗,吳姬擘來薦春酒。
酒酣遙指洞庭山,為問木奴曾貢不。
頻年兩浙閱兵戈,黃甘陸吉不相過。
此時共食此佳果,胡不取醉花前歌。
願言海內無征戰,漢廷還有傳柑宴。
白髮吳儂能上天,野芹亦獻蓬萊殿。
鳥長飛,兔不住,
暑往寒來朝復暮。朱顏未乞討白髮生,
三界茫茫何處去。本源自性無凋夔,
千聖皆從影中現。不離當處常湛然,
覓則知君不可見。忽然見,
倒騎牛兮入佛殿。
空兮空兮無背面,拈起豁然成兩片。
搭向南屏山角頭,千古萬古少人見。
要見麼,金烏飛上琉璃殿。
紫闕苕嶢,紺宇邃深,望極絳河清淺。霜月流天,鎖穹隆光滿。水精宮、金鎖龍盤,玳瑁簾、玉鉤雲卷。動深思,秋籟蕭蕭,比人世、倍清燕。瑤階回。玉簽鳴,漸秘省引水,轆轤聲轉。雞人唱曉,促銅壺銀箭。拂晨光、宮柳煙微,蕩瑞色、御爐香散。從宸遊,前後爭趨,向金鑾殿。
簾外新來雙燕。珠閣瓊樓穿遍。香徑得泥歸,飛蹙池塘波面。誰見。誰見。春晚昭陽宮殿。
□□□□□□□。□□□□,□□□□□。□影□□□□□。□□□□□□□。□□□□長不老。天□□□,□□□□□。□□□□□物表。廣寒宮殿□□□。
諸佛日日降生,聖人時時出現。
與大地群生,同一耳聞,
同一眼見,同此一心,
同此一念。共樂太平時,
大家呈笑面。有誰更問,
日與長老,孰近孰遠,
大千沙界含元殿。
,而釋潤於春澤,其應時瑞,數年以來,未之見也,實可為明時慶,因作樂府水龍吟以紀其和。予平昔屢嘗賦此,未免掇拾故事,張皇景氣而已。茲篇之作,頗體白戰,抑老懷,略見樸忠之至,畎畝不忘之意也畫樓十日春陰,晚風吹作冰花轉。初冬中候,應時呈瑞,幾年未見。沽酒尋梅,就中此興,撩人不淺。更露堂添得,虛窗夜白,清於水,光如練。我老久諳世味,最欣然、人安米賤。蝗*入地,麥旗掉垅,翠翻平甸。大犰清邊,為民祈*,睿思何遠。在詞臣合取,元和賀例,*明光殿。
曲終人不見,惟日面月面。
儘是龜毛布,漫卻琉璃殿。
首夏初臨,薰風乍扇。
急景如梭,萬化千變。
惟有拄杖子,黑輪皴,
沒思算。解道廚庫揖僧堂,
三門朝佛殿。
月掛瓊鉤,日添繡線。騎花翻浪重簾卷。風傳環珮曉珊珊,畫堂羯鼓催開宴。翠縷香凝,玉膏酒灩。仙翁莫訴玻璃滿。鳳銜丹詔下雲電。千秋長在黃金殿。
紫府延齡,瑤池開宴。人間好事都如願。鳳雛喜帶桂宮香,東床鎮壓鸞台彥。酒泛金盃,香飄龍篆。大家齊把瑤觴獻。中興天子急賢才,相期共入金鑾殿。
地魄天魂勤烹煉。日精月髓情相戀。兩曜交光如激電。分明見。玉爐萬朵金花現。款款撈來捶作片。團團結就玲瓏面。晃耀太虛烹玉霰。神光眩。飛丹透入通明殿。
溪清水淺,月朧煙澹,玉破梅梢未遍。橫枝依約影如無,但風裡、空香數點。乘風欲去,凌波難住,誰見紅愁粉怨。夜深青女濕微霜,暗香散、廣寒宮殿。
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官召集役靈鵲,直渡銀河雲作橋。
河東美人天帝子,機杼年年勞玉指。
纖成雲霧紫星衣,辛苦無歡容不理。
帝憐獨居無與娛,河西嫁與牽牛夫。
自從嫁得廢織紝,綠鬢雲鬟朝暮梳。
貪歡不歸天帝怒,謫歸卻理來時路。
但令一歲一相見,七月七日橋邊渡。
別長會少知奈何,卻悔從來歡愛多。
匆匆萬事說不盡,燭龍已駕隨羲和。
河邊靈官催曉發,令嚴不管輕離別。
空將淚作雨滂沱,淚痕有盡愁無歇。
我言織女君莫歎,天地無窮會相見。
猶勝姮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廣寒殿。
漢字殿的釋義
殿
(形聲。本義:擊聲)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後專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廳 [hall;temple;palace]
殿,堂之高大者也。--《說文古本考》
蒼鷹搏擊於殿上。--《戰國策·魏策》
王子皇孫,辭樓下殿。--杜牧《阿房宮賦》
中繪殿閣,類蘭若(佛寺)。--《聊齋誌異》
有舉孝子者先上殿。--《漢書·黃霸傳》
浮屠北有佛殿一所。--《洛陽伽藍記·永寧寺》
又如:宮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殿陛(帝王宮殿的台階。借指朝廷);殿直(在宮殿中值勤的人);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殿腳人(即「殿腳女」。相傳隋煬帝巡遊江都時,乘
殿 dian
1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拜、理政事的房屋:佛~、太和~。
2在最後:~後。
【殿閣大學士】官名。明太祖開始設立。主要侍從皇帝左右,備皇帝顧問。初無實權,明中葉後逐漸參與機要,實為內閣長官。起草詔令,代皇帝批答奏章,實際掌握宰相之權。
【殿後】行軍時走在隊伍的最後面。
【殿軍】
1行軍時走在最後的部隊。
2參加體育、文藝等競賽的最後一名。也指獲得優勝的最後一名(一般是第三名)。
【殿試】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皇帝在殿廷上親自考核會試錄取的貢士。始於唐武則天時。根據成績分若乾等次,委以不同的官職。殿試第一名稱狀元。又稱廷試。
【殿下】對太子或親王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