纓結尾的詩全集,結尾是纓的詩詞詩句,最後1個字纓結尾的詩集大全

按結尾字查詢詩詞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靈源聚英氣,融作雲霞精。

霆伯挹其秀,胸府懷光晶。

誦書過萬卷,落筆超群英。

文章有餘力,武詩吟性情。

短章或大篇,點翰長風生。

或吐健麗句,氣象高崢嶸。

雲濤洶萬里,出沒蛟龍驚。

或寫閒逸句,句法如天成。

微泉溜石壁,清吹調松聲。

或句和且婉,純如奏英莖。

晴風舞雪絮,曉日歌春鶯。

或句端且嚴,凜凜不可輕。

星辰列雲漢,營壘森甲兵。

變化千萬狀,發越無定名。

清標鎮浮態,沈謝隳文成。

勁氣擬古作,甫白焚詩泓。

不負飄逸姿,孰爭前輩衡。

學海不汗漫,安見酌復盈。

文章用無盡,蓋以天才宏。

宏才戲翰墨,筆勢宜如傾。

譬之一輪月,皎皎當天明。

晴輝照春夜,花柳皆敷榮。

高秋爽氣盛,桂影翻淒清。

又如百川水,滔滔地中行。

江湖風雨霽,碧色連天平。

奔流出三峽,谹吼雷霆爭。

詩歌具眾體,古人所難並。

子詩得神助,逸思隨縱橫。

失手墮之地,聲作金石鏗。

俊才有如此,九萬飛鵬程。

卑哉溝瀆中,安可容鱣鯨。

子以見吾家,人才世登瀛。

勉哉復祖業,謹勿寒宗盟。

某也習箕裘,生涯風露檠。

家徒四壁立,獨以道為耕。

文章厭卑薾,壯志思軒轟。

紛紛笑餘子,藐視如孩嬰。

詩書自娛悅。終日關柴荊。

欣然得子至,倒屣來相迎。

佳篇出見遺,未讀顏先頳。

遷喬不擇木,求通乃於盲。

視我如土鷃,視子如鷦鵬。

英風當遠避,況敢事酬賡。

新篘日初熟,我姑酌彼觶

晚風入簾幕,窗外斜陽晴。

紅爐坐相對,簷馬聲鏦錚。

試將今古詩,與子細共評。

幽懷味此樂,鼓瑟仍吹笙。

胡為不留處,駕言欲西征。

清飲不可再,使我搖心旌。

努力各自愛,共濯江湖

上塚還家古所榮,白頭今日倍傷情。

懷今又出高陽裡,夾道爭看太守旌。

應念少游嘗有語,可能疏氏獨高明。

昔湖水色清堪濯,毋使塵埃久污

樓上秦時鏡,千秋獨有名。菱花寒不落,冰質夏長清。

龍在形難掩,人來膽易呈。升台宜遠照,開匣乍藏明。

皎色新磨出,圓規舊鑄成。愁容如可鑒,當欲拂塵

泯泯長流徹底清,石間松下倦心情。

洞天咫尺樞衣便,抖擻精神為濯

滑滑春泥滿郡城,出門騎馬不堪行。

未能學道從緱母,且復忘憂對曲生。

流水小池垂釣影,春風深巷賣花聲。

停雲賦罷心如渴,安得滄浪濯我

聖朝稽古,崇茲武經。

禮交樂舉,於神之庭。

嘉粟旨酒,既鄉芳聲。

永嚴列象,劍為簪

無機還得罪,直道不傷情。

微雨昏山色,疏籠閉鶴聲。

閒居多野客,高枕見江城。

門外長溪水,憐君又濯

袖手長才世路輕,愛閒那有鬻榮名。

掛冠便欲辭丹闕,策杖還歸老故城。

適喜不求三仕喜,傳家惟有十分清。

林間佳處真恬退,好向廉泉自濯

青海初收捷,朱崖始罷征。

劍門飛赤羽,閣道走羌兵。

帝德懷柔遠,王師恥戰爭。

蠻夷應系長,不見請長。¤

韋曲樊川雨半晴,竹莊花院遍題名。畫成煙景垂楊色,

滴破春愁壓酒聲。滿野紅塵誰得路,連天紫閣獨關情。

渼陂水色澄於鏡,何必滄浪始濯

歸去南江水,磷磷見底清。轉逢空闊處,聊洗滯留情。

浦樹遙如待,江鷗近若迎。津途別有趣,況乃濯吾

日暮漁樵散,山空河漢明。

柝聲悲未夜,戎馬閉孤城。

去國美人盡,感時黃葉生。

酒杯徒自好,極目一沾

離騷讀罷怨聲聲,曾向江邊問屈平。

醒還醉,醉還醒,

笑指滄浪可濯

蕭條寒日晏,淒慘別魂驚。寶瑟無聲怨,金囊故贈輕。

赤墀方載筆,油幕尚言兵。暮宿青泥驛,煩君淚滿

寺門幽獨停江城,江水清含地氣清。

司岸樓台人醉死,繞階松竹夏寒生。

路經橋遠塵難過,僧占閒多俗不爭。

唯有行吟憔悴客,這回須去濯長

四時推遷迅不停。

三秋蕭瑟葉辭莖。

飛霜被野鴈南征。

念君客遊羇思盈。

何為淹留無歸聲。

愛而不見傷心情。

朝日潛輝華燈明。

林鵲同棲渚鴻并。

接翮偶羽依蓬瀛。

仇依旅類相和鳴。

余獨何為志無成。

憂緣物感淚沾

自古天下事,及時難必成。

為謀於未然,聰者或莫聽。

患至而後圖,智者有不能。

未遠前日悔,可為來者銘。

熙熙彼西人,老死織與耕。

狂羝一朝叛,烽火四面驚。

用兵五六年,首惡竟逃刑。

仰賴天子聖,乾坤量包並。

苗頑不率德,舜羽舞於庭。

謂此雖異類,有生亦含情。

藩籬被觸突,譬若豨與◇。

馴擾以芻豢,可呼隨指令。

稱藩效臣職,冠帶復人形。

四海得休息,瘡痍肉新生。

敢問前孰失,恃安而弛兵。

酒餚為善將,循默乃名卿。

慮患謂生事,高談笑難行。

一方兵遽起,愚智共營營。

上煩天子仁,旰食憂吾氓。

謀議及台皁,幽棲訪巖扃。

小利不足為,涓流助滄溟。

大功難速就,倉卒始改更。

徒自益紛擾,何由集功名。

乃知深遠畫,施設在安平。

今也實其時,監前豈非明。

嚴嚴經略府,◇俎集豪英。

千營飽而嬉,萬馬牧在垧。

相公黃合老,與國為長城。

張子美而秀,文章博群經。

從軍古雲樂,知己士所榮。

感激報恩義,當來請長

黃籐山下駐歸程,一夜號猿吊旅情。入耳便能生百恨,

斷腸何必待三聲。穿雲宿處人難見,望月啼時兔正明。

好笑五陵年少客,壯心無事也沾

下馬清林下,翛然忘俗情。

山禽不辨種,溪草盡無名。

露筍披斑箬,風葩抗紫莖。

徘徊漱巖溜,未忍濯塵

平日為飽役,方拋世網嬰。

賈魚沽市醞,借姓過州城。

老脫塵中境,心游物外清。

寒溪行不盡,端為濯衣

纓字的解釋

漢字纓的釋義

(形聲。從糸,嬰聲。本義:繫在脖子上的帽帶)

同本義 [cap or hat ribbon]

纓,冠系也。--《說文》

鮮冠組纓,絳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纓絕。--《莊子·讓王》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楚辭·漁父》

戴朱纓寶飾之帽。--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纓冠(把帽帶連同帽子一齊加於頭上。形容極為急迫,來不及整束)

綵帶,古代女子許嫁時所佩 [coloured ribbon]。亦用以系香囊。如:纓徽(婦女所佩的香囊)

套馬的革帶,駕車用。引申指繩索 [leather ribbon]

鹹龍旂而繁纓。--張衡《東京賦》。薛註:「纓,馬

纓yīng

⒈線、繩、綵帶等做的裝飾品:綵燈~子。紅~槍。慷慨淚沾~。

⒉像纓的東西:蘿蔔~兒。蒜苗~子。

⒊長帶,拘捆人的繩子:長~在手。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