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心吾師今昌黎,如椽巨筆光虹蜺。
先公潛德粲版,卻恨不識嵇中散。
九苞五彩丹穴雛,不巢阿閣翔海隅。
南來只影方自筆,天假之逢挹光耀。
一寒頓坐春溫,賤子亦許扳龍門。
子期九原不可叫,箏琶紛紛不同調。
明公派自南軒來,祗今砥柱狂瀾回。
一麾兩節嶺南北,儘是周程舊揚歷。
書生疆附善類心,莫道冶躍非祥金。
偶然短簿令公喜,上下雲龍固其志。
山谷昔見蘇長公,自比小草依長松。
牽聊名字香聞素,未必今不如古。
一尺水,一丈波,
五百生前不奈何。不落不昧商量也,
依前撞入葛籐窠。阿呵呵,
會也麼。若是你灑灑落落,
不妨我哆哆和和。神歌社舞自成曲,
拍手其間唱哩囉。
飄飄山上雲,乃在谷中藏。
風吹萬里去,何當還舊鄉。
阿翁昔居鄉,黑髮坐高堂。
手栽堂前樹,日夕望陰涼。
不意偶飄逐,雲路浩茫茫。
阿翁今來歸,樹已如人長。
閭裡相慶賀,出入有輝光。
東畎種菽粟,西畎種稻粱。
南畎種菅麻,北畎種柔桑。
收稻持作飯,採桑持作裳。
上以輸井稅,下以奉蒸嘗。
阿翁有兩兒,兩兒復有郎。
蟄蟄宅中居,婉婉有義方。
阿翁升堂坐,子孫列兩傍。
阿翁出門去,板輿相扶將。
日入始言歸,侍婢獻羹湯。
人生貴慶樂,此樂殊未央。
傳與翁後人,守之慎勿忘。
一艇東來公已仙,午天花柳為誰妍。
深培根本存生意,把握春風有阿連。
是人道渠執拗,不知年老成魔。
偏要時時入室,所招怪恨者多。
阿呵呵,屈指東西誰似它。
咄。
貧家生一女,蟋蟀催寒杵。
富家生一女,煖風來玉樹。
富家生女才及笄,阿官門前築新堤。
貧家不生女,飯牛小兒安得妻。
荊釵玉璫各隨分,醉中之天無高低。
先生初落海南垂,茅屋三間不到伊。
更有高堂懸畫像,幸無過客首新詩。
古來賢聖皆如此,身後功名屬阿誰。
底事百年譚太守,卻教賓主不同時。
三秋桂子玉舒花,天上樓台出帝家。
只許阿兔操杵臼,不知更有玉蝦螅
雨歇方塘,清圓一一風荷舉。艤舟南浦。忘卻來時路。醉拍春衫,便欲隨君去。猶回顧。阿蠻樊素。更有留人處。
一官難換北山薇,結屋栽花度四時。
果熟不妨禽摘盡,酒香惟恐客來遲。
小蘋低唱花間曲,阿廣高吟李下詩。
客久辦心分半隱,尚嫌風骨欠仙姿。
白髮蒼顏五十三,家人強遣試春衫。
朝回兩袖天香滿,頭上銀幡笑阿鹹。
庭前有奇樹,幽艷發寒柯。
寂寂眾芳歇,綿綿生意多。
孤根依嶺表,高節委巖阿。
清友今何在,悠悠空逝波。
長松翠竹拱晴波,不飲其如月色何。
珍重阿連能好事,高軒攜酒夜深過。
往日承平孰為裁,誠能俾乂固當諧。
豈雲小辯能回斡,際遇長才力洽該。
大塊慘舒噓翕頃,元明迷喻唯阿開。
斗南必有圓機士,安得一樽陳此懷。
三獻蓬萊始一嘗,日調金鼎閱芳香。
貯之玉合才半餅,寄與阿連題數行。
轉轉,兩頭不著中心眩
無位真人是阿誰,佛祖鼻孔穿成串。
萬里峰巒歸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雞。
新春定有將雛樂,阿閣華池兩處棲。
苧蘿仙子絳紗裳,歲歲年年逞色香。
不比阿環池上果,一千年得一番嘗。
金粉拂霓裳,凌波微步。瘦玉亭亭倚秋渚。澹香高韻,費盡一天清露。惱人容易被、西風誤。微雨岸花,斜陽汀樹。自惜風流怨遲暮。珠簾青竹,應有阿溪新句。斷魂誰解與,煙中語。
今朝臘月十五,切忌葛籐露布。
者事直下分明,當處超佛越祖。
便與麼去,苦苦。
寒山子能莽齒,十年歸不得,
忘卻來時路。阿呵呵。
漢字阿的釋義
阿〈助〉
(漢語名詞詞頭,盛行於魏晉以後)
加在親屬稱呼前面有親暱的意味
阿姊聞妹來。--《樂府詩集·木蘭詩》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阿爺(又作「阿耶」。稱父親);阿翁(稱祖父;稱父親;婦女稱丈夫之父);阿嫂(對朋友之妻的稱呼);阿叔(對丈夫之弟的稱呼);阿家(又稱「阿姑」。婦人稱丈夫的母親);阿爹(稱父親;也尊稱長者);阿父(稱父親;也稱伯伯、叔叔,或作伯叔自稱);阿伯(尊稱年長的男子)
加於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稱呼,往往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關係
阿女含淚答。--《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阿鹹(侄子。晉朝阮籍的侄兒阮鹹有才,後來遂用來稱侄子);阿連(弟弟。南朝宋謝靈運的族弟惠連很有才,人們隨謝靈運稱之為阿連);阿杜(原指周盤龍的小妾杜氏,後為妾的別稱);阿嬌(漢武帝陳皇后的小名;泛指美麗的女子);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阿瞞(三國曹操的小字)
阿ā
⒈助詞。用在稱呼前:~姨。~哥。~張。
⒉〔阿昌族〕我國少數民族之 一。
────────────────—
阿 ē
1凹曲處:山~。
2迎合;偏袒:~諛。又見ā。
【阿彌陀佛】梵文的音譯。佛經中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佛教寺廟中常與釋迦、藥師佛並供。佛教徒以之作為口頭念誦的佛號,表示虔誠信仰。又意譯作、。
【阿房宮】秦代著名宮殿。遺址在西安市西阿房村。始建於前212年,規模極為宏大,,全部工程至秦亡時猶未完成,故未正式命名,時人用其前殿所在地名而稱之為阿房宮。秦亡後,被項羽焚燬。
【阿其所好】無原則地迎合別人的愛好。
【阿諛】為迎合別人,說好聽的話。
────────────────—
阿ǎ 1.歎詞。表示驚訝。
────────────────—
阿a 1.方言。副詞。猶言可﹑是否。用在問句中,加強語氣。
────────────────—
阿a 1.語氣詞。用在句首或句中。無義。 2.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囑咐﹑乞請等語氣。 3.語氣詞。後作"啊"。用在句中稍作停頓,讓人注意下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