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亭下泊舟艫,木馬關西趙郡蘇。
建鄴魚飧武昌水,延陵皋壤霸王都。
吾髯軒軼登樓賦,汝器切磨清廟瑚。
刷羽三余鴻鵠舉,亨衢甲乙看先驅。
君家百尺樓,近在環堵室。
室處豈不佳,暑溽厭煩鬱。
著腳躡層梯,心眼便超軼。
好風天外來,佳月雲端出。
清明湛空闊,洞視了孅悉。
豈徒快登臨,抑可驗學術。
大哉天地心,昭然本如日。
世人庳且隘,動以私見窒。
未能脫塵凡,底處識微密。
羨君有斯樓,發以靜春筆。
知崇與禮卑,二義貫於一。
獨理要高明,履道貴平實。
庶幾足目俱,不但窺彷彿。
工夫妙方寸,豈假身外物。
此境未昭融,此屋空突兀。
君看希聖徒,陋巷暗蓬蓽。
北苑貌山水,見墨不見筆。
繼者惟巨然,筆從墨間出。
南宮實遊戲,父子並超軼。
豈曰董是師,賡歌偶同律。
高侯生古燕,下筆蛻凡骨。
舂容米家氣,犖確老僧質。
沄沄水墨中,探破造化窟。
嘗圖得鍾觀,景象照雲日。
長松更飛泉,霞彩互飄欻。
今朝見茲畫,臨寫意無失。
慘淡入窈冥,稜層隔岑蔚。
乃知趙雲子,後欲復奇逸。
高堂時一舒,六月氣蕭瑟。
平生丘壑性,塵土欣已拂。
因之興我懷,山中斸苓術。
甲戌家聲僅有傳,等閒膏澤下雲天。
苦無事業榮宗黨,強把忠勤了歲年。
往事紛紜幾折解,後來奔軼要加鞭。
得時自古無淹速,卻與亨塗作壽仙。
在昔昌黎公,序贈張童子。
獨出超等夷,芳名駕青史。
君門藹世勳,夐軼四平李。
宗社方同休,彪炳見孩稚。
天庭插犀角,星眸炯秋水。
誦書如焦琴,高下涵角祉。
朱門共駭聽,洗此箏笛耳。
老翁欲笞兒,眼看拾青紫。
一朝聞九關,繼予出周篚。
我朝晏與楊,炳炳貴名起。
願子志遠大,勤學踵前軌。
家尊我相知,作詩贈歸騎。
野寺依絕壁,化身滿諸龕。
後前莽難測,千億紛相參。
妙斬謝斤斧,高樓軼煙嵐。
旁行栗危棧,俯{左日右敢}驚深潭。
歲月浸荒老,苔蘚爭對函。
亦有好事者,增飭施朱藍。
經營定自圖,諜雅奚未暗。
款識或可辨,上下試與探。
遠徵固寂寞,近取才二三。
開元韋庶子,剖符劍之南。
咄嗟檀施開,至今為美談。
墨卿少羈窶,節旄晚毿毿。
樂和盛家法,圖垢猶包含。
鄭氏雖世儒,蠻禍竟莫戡。
舊相粵冀級,經從各停驂。
翰林寵則多,御史德豈慚。
數公方盛壯,厥聲實訏覃。
紛華竟安在,人壽無彭聃。
彼石尚雲朽,吾生諒何堪。
華前一笑粲,現此優波曇。
稽首識歸處,逕欲投佩簪。
蠢蠢誰汝縛,竊食如春蠶。
祓除偶辰巳,風景清且酣。
相引著勝地,佛日況可貪。
敢誇一醉富,庶解憂心惔。
因歌以記之,放筆書僧庵。
長安古名都,漢唐以來帝王宅。
當時高冠大帶接跡公卿間,聲名大半文章伯。
能書萬變軼出意象外,那局體法就常格。
傑詞精翰在處勒琬琰,從此關西富碑石。
咸陽原頭螭蟠龜負不知數,風雨皴剝塵土蝕。
荒郊壞宇大者臥榛莽,小者老祠佛廟往往龕屋壁。
憶初來長安,於此心頗溺。
朝披夕購自忘倦,一紙不吝百金易。
豈惟讀辭玩點畫,漢唐往事皆歷歷。
始者累一以至百,今既累百至千未免廣搜覓。
古人載書兼兩懼猜謗,今我車載不足更囊積。
中郎知我有碑癖,封寄數本跨數驛。
中郎中郎雖欲遂愚癖,愚也字學不進,
文格不長,翻愧嗜此苦無益。
雖然古人亦或有所嗜。又恐一朝捨此愚意無以適。
碑乎誓將蓄汝永吾好,不已聖猶賢博奕。
梅黃收宿雨,山綠呈層巔。
高軒蔭修竹,朱檻俯流泉。
雅致軼天外,俗物無眼前。
笑人聲利場,蛾眉競爭妍。
半生政坐拙,州縣空迴旋。
自視甘寂寞,何心慕華鮮。
南坡吾菟裘,杖履有厚緣。
暇日領佳客,頗辦沽酒錢。
愧無絲與竹,後堂欠彭宣。
何以侑談笑,賴有茲山川。
送鴻煩遠目,落雁驚虛弦。
門徑回俗駕,山澤非臞仙。
劇談交玉麈,醉吟飛彩箋。
榴花媚紅皺,李實薦翠圓。
相忘恣諧謔,小謹略跽拳。
茲游無可紀,須君賦長篇。
九分才是一分春,從此看春更七旬。
行世功名初發腳,出門富貴即隨身。
棋逢要路方高著,馬得亨沖定軼塵。
伏櫪自憐吾久矣,傍觀甘作爛柯人。
章華蕪沒岳陽城,風月不容此地分。
目極洪流江接漢,胸吞大澤夢連雲。
年豐棲畝糧盈野,土飽騰槽馬軼群。
收取關河報明主,雲台煙閣佇奇勳。
弗適時好,暴客不到。
暴客不到,軼出乎危道。
祖孫百年,兄弟一世。
歸乎其全,抑有公議。
遺墨散軼,得自名裔。
人其監茲,豈必名位。
民和禮樂富。
世清歌頌徽。
鴻名軼卷領。
稱首邁垂衣。
斯人定何人,遊戲得自在。
詩鳴草聖余,兼入竹三昧。
時時出木石,荒怪軼象外。
舉世知珍之,賞會獨予最。
知音古難合,奄忽不少待。
誰雲生死隔,相見如龔隗。
赫蹄之紙,幅不盈咫。
字雜眾體,詩具二美。
不軼不毀,相維天只。
意質功偉,有志視此。
萬家即吾廬,一室誠吾身。
空明古肺腑,壁立真天人。
心語駟奔軼,風行牛斗嗔。
吾今亦忘我,何者為一塵。
起看屋角懸,聊當座右箴。
我初衣壞絮,疾驅荊棘林。
針孔與線蹊,老眼親補紉。
而今著襦褲,左書而右琴。
吾兒亦溫飽,鞭箠亡呻吟。
唯餘故時習,詩病山水淫。
會當更祓除,兩楠共森森。
君恩賜告許歸來,雨後中庭有綠苔。
起問日高三丈久,臥聞車過九門開。
泥封連日傳新語,腕脫知君有軼才。
〈十八、二十二兩日除目猥多。
〉待得晴干追後乘,未應塵土熱如灰。
去年春日花盛開,嘗有鳥啼歸去來。
余詩告爾東海志,子笑屬我南山杯。
將睎遐綜蹈高軼,就拔去跡離俗埋。
同時游者最誰上,朱子峭握凌春材。
門關午景臥正懶,過我呼號如春雷。
鄰驚偷窺婦女怪,婢駭奔走兒童咍。
門開納坐聽論列,笑口侈哆傾胞懷。
寒葅半菽要同飯,齏將叫乞喧鄰隈。
僧從南浮雲異角,尉解西去遺亭台。
心爭誇漫詰蜒蜿,日樂虛豁留崔嵬。
柳梢黲黲坌晴絮,杏萼爍爍翻遺埃。
春湖平信照空碧,淮帆曉上攙天桅。
西歸頗厄窮餓久,南泛未免丐乞哀。
朅來隨人事卑折,忽自顧影慚低摧。
平時客坐不敢語,苟以唯諾償嫌猜。
胸中糾結浩千萬,到口不吐如橫枚。
比來頗自撥俗礙,日傍竹樹良徘徊。
昏昏萬事置不省,知已疏懶心難裁。
一聞春風動啼鳥,猛若重睡忽喚回。
咨嗟歲月急若矢,歎息無地安蒿萊。
比於見人日加懶,行恐合俗老益乖。
不佑飄浮寄茲世,竟亦何計收形海
春林沾沾風日好,飛止自便宜爾諧。
何為猶尚歸不得,世間萬事真悠哉。
華嵩為佩河為帶,南交北朔跬步內。
搏鵬作臘巨鰲鱠,伸舒軼出元氣外。
杜詩於我有何緣,每一見之不忍捨。
寒為衰日可宜冬,暑作雄風足消夏。
於唐拔爾軼盧駱,在漢綽然媲班馬。
清詞麗句空古今,一一皆從性中寫。
嗚呼今而有其人,磬折吾當拜風下!
漢字軼的釋義
軼
(形聲。從車,失聲。本義:超車)
同本義。引申為超越 [excel]
軼,車相出也。--《說文》。段註:「車之後進突於前也。」
軼雲雨於太半。--班固《西都賦》
軼,過也。--《廣雅》
軼雞於姑蘇。--《淮南子·覽冥》。註:「自後過前曰軼。」
超軼絕塵。--《莊子·徐無鬼》。成疏:「軼,過也。」
軼五帝之遐跡兮,躡三皇之高蹤。--《漢書·揚雄傳上》
又如:軼軌(超越);軼超;軼越(超越;超過);軼資(超越一般的資格)
突擊 [make a sudden violent attack; assault]
懼其侵軼我也。--《左傳·隱公九年》
又如:軼犯(侵犯)
通「 軼yi 1.後車超前車。引申為超越。 2.突襲,突擊。 3.超絕。 4.散失。 5.通"逸"。安閒,逸樂。 6.通"逸"。奔馳;逃跑。 7.通"溢"。
────────────────—
軼die 1.更替;輪流。 2.見"軼蕩"。
────────────────—
軼zhe 1.車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