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邦佳景萃峰頭,宇宙鍾靈自有由。
銀竹霏霏山氣盛,火輪顆顆水光福
年逢旱澇他方苦,世際豐穰此處優。
瞻望巍峨殊不遠,登臨彷彿帝王州。
陰晴未敢捲簾看,苦霧濛濛鼻為酸。
政使病餘剛制酒,一杯要敵澇朝寒。
遠空雲解駁,南陌雨初收。
獨鳥去煙外,斜陽明樹頭。
涼飆虛枕席,漲澇起汀洲。
會有從軍役,將離更暮愁。
久晴不雨則旱,旱固可憂。
久雨不晴則澇,澇亦可憂。
不旱不澇,尤為可憂。
不曾下得春時種,空向田頭望有秋。
破屋無茅柱腳斜,一農頭白病看家。
年來冰澇秧難詩,欲傍湖勝種藕花。
兩岸多為激水輪,創由人力用如神。
山田枯旱湖田澇,惟此豐凶歲歲均。
皇上焦勞冠百王,精求膚使惠南方。
驅馳靡憚周原顯,斂散尤高漢壽昌。
屬邑近方憂水澇,單車不復待秋涼。
公餘更有驚人句,為解塵懷倥傯裝。
今年不是雨來慳,不後秧時亦不前。
自古浙西長苦澇,近來無澇恰三年。
塵土淹沉客,詩書夢寐身。
又辭千里幕,去布一同春。
路想多歸戶,庭應絕澇民。
青衫莫嗟歎,知已在陶鈞。
漢字澇的釋義
澇
(形聲。從水,勞聲。本義:水名。在陝西省。源出秦嶺,北流入渭水) 同本義 [Lao river]
又名潦水。在陝西省戶縣、周至兩縣界上,源出秦嶺,為關中八川之一
澇水北注甘水,而亂流入於渭。--《水經注》
汾水支流。源出山西省浮山縣西北,西流至臨汾市北注入汾水
澇
水淹沒;雨多成災 [inundate]
雨久成水,故其域恆澇也。--《晉書·袁甫傳》
又如:澇漉(浸潤其中);澇疏旱溉(指莊稼受澇應排水,受旱應灌溉);瀝澇(瀝水淹了莊稼);內澇(地勢低窪,積水不能及時排水而造成的澇災);澇窪地(低窪易淹的田地)
澆水,灌溉 [water]
公今早晚班
澇(澇)lao水淹,雨水過多,跟"旱"相對:防~。排~。都江堰灌溉地區旱~保豐收。
────────────────—
澇lao 1.水名。在今陝西省境內,為關中八川之一。 2.水名。在今山西省境內,源出浮山縣黑山,西流合潏水,至臨汾市北入汾水。 3.大波。 4.同"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