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逸何人識,才高舉世疑。禰生狂善賦,陶令醉能詩。
碧水鱸魚思,青山鵩鳥悲。至今孤塚在,荊棘楚江湄。
同時制錦七宗英,更有珠聊五舜臣。
矚望諸賢皆邑最,和衷一語見情真。
方時艱棘難為政,隨事斟量可及民。
緩急之中權闔辟,政面不失本心仁。
九月九,重陽節。
不向東籬賞菊花,只點茱萸茶一啜。
苦澀難嘗舌如{上絕下力},更吞栗棘蓬肝腸裂。
且道陶淵明,還曾知此味麼。
莫說莫說。
劃平荊棘蓋樓台,樓上笙簧鼎沸開。
歡笑未絕兵火起,從前荊棘卻生來。
早歲從孫寶,中年訓孟軻。
節高資內助,機斷激儒歌。
枳棘鸞先逝,雲霄鶴正摩。
即看膺命服,何遽掩卷阿。
又看景定新頒歷,百歲還驚五十過。
憶昔壯懷多曠遠,只今衰鬢已蹉跎。
飄零世路饒荊棘,展轉歸心念薜蘿。
春草夕陽江上去,不堪回首一長歌。
風姿眇眇志堂堂,詩句驚人易數長。
高士行看三府辟,可容枳棘困仇香。
門前向城路,一直復一曲。曲去日中還,直行日暮宿。
何必日中還,曲途荊棘間。
梅開在高岡,仰望不可攀。
微風一動搖,落片紛斕斑。
下者隱幽閟,叢然榛棘間。
著根近谿流,墮地即水灣。
是物佳莫匹,在處堪解顏。
扶藜曳芒屩,永日不得還。
月地雲階漫一樽,玉奴終不負東昏。
臨春結綺荒荊棘,誰信幽香是返魂。
山如偃月江如玦,我歌驪駒與公別。
出門大路礱砥平,何得卻言新徑捷。
新徑無人可問迷,荊棘勾衣馬蹄折。
急行先到決不疑,大路知公笑人拙。
巾車和鑾長中節,緩綏脂轂循安轍。
此身逸樂無疏虞,五里少體會十里歇。
一遲一速勿復論,只將大路指兒孫。
寒球著意殿余芳,小底來禽大海棠。
初喜艷紅明芩子,忽看淡白散花房。
風光不到棘圍裡,春色也尋茅舍旁。
便有蜜蜂三兩輩,啄長三尺繞枝忙。
夫君貌瘠中甚腴,萬卷抑塞蟠胸書。
文章有神貴有骨,小住金馬論石渠。
青雲可上不自喜,卻下枳棘如棲梧。
勾稽五載信留滯,澹泊一意忘奔趨。
心研典墳略鞶帨,腕脫箋牘疲鴻魚。
諸公要人遍知己,爭欲迎致沾波余。
代來秩滿不得去,懇懇至挽桓君須。
平生不顧受知廣,高興忽動歌歸歟。
湘江水落清徹底,桂棹可理真良圖。
人生適意貴自得,懷土不為西風鱸。
一杯別酒聊復爾,千里明月非人殊。
修身善世本一理,聚首分袂皆同區。
它時用否猶故吾,寄書當道今何如。
風弄波濤鼓角喧,蜀江猶有陣圖存。
綸巾羽扇人何在,眼看群兒戲棘門。
江山襟帶尚依然,王氣銷沉已百年。
八葉龍孫東入海,六宮綵女北歸燕。
銅駝荊棘秋風裡,石馬莓苔落照邊。
玉柙遊魂飛劫火,五陵嘉樹不啼鵑。
堆案文書長引睡,起來搔首亂鬅鬙。
眼明嘉卉紛紈綺,竟是修篁聳棘矜。
齊楚諸生儼鞞紳,人人願得出君門。
銜枚勇銳驚初合,棄甲須臾訝許奔。
細讀未辭燈損目,久留終厭棘為藩。
定應親刈翹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
老年從事忝南京,海內交遊尚記名。
怯見廣場心力破,厭看細字眼花生。
新科未暇通三尺,舊曲惟知有六莖。
空憶倚樓秋雨霽,與君看遍洛陽城。
〈前舉與頓同試西京舉人。
〉
短棹夷由落照間,不堪凝望發愁端。
雁行影沒暮天闊,蘋葉香殘秋水寒。
朝市觸塗成險棘,風波投足卻輕安。
白鷗盟在容尋理,急辦煙蓑與釣竿。
道義誰人似乃翁,有兒如子豈憂窮。
自應便享千鍾養,不謂今猶四壁空。
好遣江山歸筆下,莫將荊棘置胸中。
詩書儻不辭勤苦,衣繡何難繼祖風。
栗棘蓬,栗棘蓬,
一口吞卻更無蹤。
漢字棘的釋義
棘
(會意。從二-朿。「朿」是「刺」的本字。兩個「朿」字並排立著,表示棘樹多刺,是矮小而成叢莽的灌木。本義:叢生的小棗樹)
酸棗樹。一種落葉喬木,有刺。果實較棗小,味酸,種子、果皮、根可入藥 [sour jujube]
棘,小棗叢生者。--《說文》
實於叢棘。--《易·坎》
園有棘。--《詩·魏風·園有桃》
伐棘棗以為矜。--《淮南子·兵略》
香徑長洲盡棘叢,奢雲艷雨只悲風。--陸龜蒙《吳宮懷古》
又如:棘薪(指酸棗樹已長成薪柴)
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bramble]
攀草牽棘。--《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蟲伏棘根。--《聊齋誌異
棘ji
⒈酸棗樹,落葉灌木,枝上多刺,初夏開黃綠色小花。果實較棗小,肉薄,味酸。種仁可供藥用。
⒉泛指有刺的草木:荊~叢生。
⒊針形的刺:~皮動物。
⒋[棘手]像荊棘那樣刺手。〈喻〉事情難辦:十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