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源流遠,樂哉賢父兄。
人琴亡舊曲,風木愴寒聲。
深痛幾成毀,沉痾汔喪生。
孝恭無可憾,猶得傍佳城。
淺聞懲闕漏,小學到凡將。
始制初龍遁,流風漸烏颺。
汔今緗帙富,益我手抄忙。
半世真書癖,衰年忽酒狂。
壯懷邀汗漫,奇服間龐涼。
身許義黃上,名卑崔蔡行。
知心屐幾量,闕計木千章。
湖海堪流滯,陳劉略喪亡。
每思辭北闕,真欲老東牆。
度嶺官憔悴,藏山計杳茫。
尚方何日舄,侍女幾時香。
斂板予行役,懷鉛子舉常
翅垂雖一眚,腹果自三長。
孰使多為累,還成少不揚。
忽驚投暗璧,曾是獻明璫。
閱世肱三折,論文首一昂。
結歡慚季札,抗對敢元常。
它日聯詩社,前羞李杜光。
虧功一簣,未成丘山。
鑿井九階,不次水澤。
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濟濡其尾。
故曰時乎,時不再來。
終終始始,是謂君子。
外家有金玉,我躬之道術。
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蟬蛻俗學之市,烏哺仁人之林。
養生事親汔師古,炊玉爨桂能至今。
歲暮三十裘,食口三百指。
寒不緝江南之落毛,饑不拾狙公之橡子。
平生荊雞化黃鵠,今日江鷗作樊雉。
人言無忌似牢之,挽入書林覷文字。
更蒙著鞭翰墨場,贈研水蒼珪玉方。
蓬門繫馬晚色淨,茅簷垂虹秋氣涼。
湔拂垢面生寒光,漢隸書呂規其陽。
呂翁之治與天通,不但澄泥燒鉛黃。
初疑蠻溪水中骨,不見鴝鵒目突兀。
但見受墨無聲松花發,頗似龍尾琢紫煙。
不見羅縠紋粼粼,但見含墨不洩如寒淵。
往在海瀕時,晨夕親幾杖。
恪居有官次,遣吏問無恙。
撫摩寶泓置道山,鬱鬱秀氣似舅眉宇間。
其重可以回進躁之首,其溫可以解橫逆之顏。
烏虖端是萬乘器,紅絲潭石之際知才難。
漢字汔的釋義
汔〈動〉
水乾涸 [dry up]
汔,水涸也。--《說文》
汔淵剖珠,傾巖刊玉。--晉·葛洪《抱朴子》
盡;完成 [exhaust;finish]
汔,盡也。--《廣雅》
壯狡汔盡窮屈。--《呂氏春秋·聽言》
汔盡(竭盡);汔事(完事)
汔 〈副〉
幾乎,差不多 [almost]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詩·大雅·民勞》
終竟;一直 [always]。如:汔無成效(一直沒有成效)
汔qi
⒈水涸。
⒉庶幾,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