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山居好,園丁貢美蔬。
燃萁酥煮豆,拗頸爛蒸壺。
菰首甜供茹,姜芽嫩漉菹。
秋來風物美,何必去吾廬。
孟夏愛吾廬,陶潛語不虛。
花樽飄落酒,風案展開書。
鄰女偷新果,家僮漉小魚。
不知皇甫七,池上興何如?
晴送麥入倉,雨催谷含穗。
共怪天公仁,曲盡老農意。
誰為三日霖,下漉一丈地。
百谷爭奔流,通川不可厲。
夜聞屋山落,晝說城闉閉。
老羸知奈何,脾病尤所畏。
中宵得暴下,亭午臥忘起。
良醫過我言,勿藥行自喜。
損食存谷神,收心辟邪氣。
兀然槁木居,油爾元和至。
天唯不窮人,人則昧其理。
學道三十年,愧爾良醫賜。
扶持村翁出來,問訊壺公安否。
汝寒插帽蒙頭,吾渴脫巾漉酒。
已著蓮花釀,仍兼竹葉醅。
橙和致上味,蚋聚見良材。
政想攢眉漉,須煩掩鼻開。
先生元自立,不是乞鄰來。
川原膴膴小曾巒,千古英雄劍氣寒。
滲漉仁風並義澤,只今光焰在毫端。
風厲霜嚴了不知,晚來幽獨更多姿。
綸巾細漉柴桑酒,坐對疏籬卻始宜。
雨暗初疑暮,雲開已變秋。
有風生枕簟,無汗漬衣?。
漉酒嘗浮螘,題詩走黑蚪。
呼兒治書笈,吾欲剡中游。
斜陽發東郭,初夜轉西城。
寺閣疏鍾動,漁村遠火明。
蒼茫林靄滅,撲漉水禽驚。
漸喜吾廬近,遙聞過埭聲。
東湖欲上月,寒鳥已棲煙。
何處相期宿,柴門汀樹邊。
未嘗新漉酒,猶望遠來船。
誰信姜肱被,今宵還獨眠。
縣稱詩人理,無嫌日寂寥。溪山入城郭,戶口半漁樵。
月滿彈琴夜,花香漉酒朝。相思不相見,煙水路迢迢。
此境一何醇,熙熙別得春。
有聲皆俗格,無夢是天真。
壁上登山屐,床頭漉酒巾。
輕輕龜喘息,苒苒蝶精神。
滯寂通禪理,無何等道人。
曲肱高勝枕,藉草軟於茵。
吟苦魂初瞑,杯酣味更珍。
覺知身是幻,靜與死為鄰。
酷恨巢簷燕,生憎欸戶賓。
功成歸展轉,先兆自嚬呻。
不入榮名客,還宜放逐臣。
東窗一丈日,且作自由身。
黃姑斸月種文犀,落向三秋月滿時。
巖邑疏封兄弟國,銅瓶分派子孫枝。
漢宮明艷塗嬌額,仙鼎珍丹散漉籬。
好趁燈花同報喜,黃間金粟正相宜。
厭踏千山折,欣逢屋數椽。
衣冠存古制,松雪對華巔。
自漉甕中酒,仍烹澗底泉。
桃源疑此是,不必問神仙。
野觴浮鄭酌,山酒漉陶巾。但令千日醉,何惜兩三春。
閒身事少只題詩,五十今來覺陡衰。清秩偶叨非養望,
丹方頻試更堪疑。髭鬚強染三分折,絃管遙聽一半悲。
漉酒有巾無黍釀,負他黃菊滿東籬。
籃輿朝出踏輕塵,拂面毿毿柳色新。
曲水豈能留往事,南湖空解照行人。
最宜靈運登山屐,不負淵明漉酒巾。
老去飄零心未折,暫須同醉海邊春。
儒冠同昔日,吾道未嘗衰。
畢竟猶存古,從教不入時。
簪花何足遜,漉酒尚堪為。
懶把青銅照,傷心兩鬢絲。
雪山何處覓瞿曇,壓盡東南瘴與嵐。
待伴可堪風作黨,交光應喜月成三。
濯市漉酒供杯勺,涉筆聯詩尚笑談。
柳絮自今輕謝句,使君才氣擅東南。
臨平放目渺無涯,蓮蕩蘋汀不釘牌。
雪後輕船四撈漉,斷蘆殘荻總成柴。
漢字漉的釋義
漉〈動〉
使乾涸,竭盡 [dry up]
漉,浚也。從水,鹿聲。--《說文》
毋漉陂池。--《禮記·月令》。釋文:「渴也。」
林焚池漉。--王充《論衡》
又如:漉池(使池水乾涸);漉汔(使乾涸竭盡)
水漫漫地滲下 [seep through]
漉汁灑地,白汗交流。--《戰國策·楚策》
滋液滲漉。--《卦禪文》
又如:漉血(流血,灑血);漉濕(淋濕)
過濾 [filter]。如:漉灑(濾灑);漉巾(漉灑巾、漉囊。濾酒的布巾。泛指葛巾);漉酪(謂將牛羊等乳過濾煉製成食品)
用網撈取 [net]。如:漉魚(捕魚)
通「麓」。山腳 [foot of a hill or mountain]
其林其漉,
漉lu
⒈使乾涸。
⒉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