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問虎賁將,從軍凡幾年。殺人寶刀缺,走馬貂裘穿。
山雨醒別酒,關雲迎渡船。謝君賢主將,豈忘輪台邊。
借居僧榻淡於僧,欲築三間屋未能。
諸盜忽聞黃榜捷,空園亦喜綠陰增。
梅天氣濕常留火,草岸蚊多懶近燈。
自笑病衰無可用,夢中檄就筆飛騰。
借問城中推妙手,誰能寫得使君心。
借宅西頭對短檠,一燈相對紙窗橫。
煨爐火活蹲鴟熟,沸鼎茶香蚯蚓鳴。
萬卷讀書空老大,諸生蓋世盡功名。
依稀草木還鄉去,便向夜深聞雨聲。
借得孤鶴騎,高近金烏飛。掬河洗老貌,照月生光輝。
天中鶴路直,天盡鶴一息。歸來不騎鶴,身自有羽翼。
若人無仙骨,芝朮徒煩食。
借問鴟夷與季鷹,五湖珍賞復誰曾。
慣看銷夏灣頭月,唯有莫厘山上僧。
晚渡浪痕沾壞衲,上方雲液灑枯籐。
遊人欲趁沙鷗去,更伴禪公上翠層。
借得名山避世嘩,群賢畢至學仙家。
出門總是逐風景,無日能忘餐晚霞。
漫步隨吟今古句,高談且飲雲霧茶。
林中夜夜聞絲竹,彌撒堂尖北斗斜。
借問江上柳,青青為誰春。空游昨日地,不見昨日人。
繚繞萬家井,往來車馬塵。莫道無相識,要非心所親。
借問襄王安在哉,山川此地勝陽台。
今宵寓宿高塘館,神女何曾入夢來。
借得千巖一卷詩,吟窗盡日不停披。
蒼波溜雨岷峨柏,赤石封苔岣嶁碑。
不是胸中橫屴崱,如何筆下許瑰奇。
還君此寶文房裹,應有神明為護持。
借得空房住十春,野麋山鹿日相新。
寧嫌老景猶為客,卻喜閒身不屬人。
於轉物時觀世界,向無心處得天真。
深居謝絕曾非傲,朽鈍形骸畏屈伸。
借榻叢祠日已曛,辦看頻此謁靈君。
儻來夢事休重卜,向去詩材進幾分。
明主不消人諫獵,故山空使空移文。
寄書報與荊妻說,十襲荷衣莫要焚。
借得茅樓一倚欄,見成詩句滿江天。
歸鴉啼處客投宿,野鴨飛邊人上船。
老眼尚嫌隨物轉,閒心可惜被貧牽。
平生錯做功名夢,金印何時二頃賢。
借來香墨本,相對坐孤檠。
句似寒梅好,夢從春草生。
逼人禪價重,喚我宦情輕。
一事猶相得,此君同此盟。
借得桑蟲足子孫。聲聲類我祝朝昏。
只因祝得渾相似,代代不能高戶門。
借問隴頭水,終年恨何事。深疑嗚咽聲,中有徵人淚。
昨日上山下,達曙不能寐。何處接長波,東流入清渭。
借屋移來逐半年,眼看花發便欣然。
主人官滿吾當去,卻憶看花又可憐。
借問炎交路若何,片帆南指廣州過。
知君怕見榔桄樹,近嶺猿聲日漸多。
借得官亭小似船,六橋風月友三賢。
芙蓉未發荷花老,一點詩情若個邊。
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沈為骨玉為跡
暗香已壓酴醾倒,只比寒梅無好枝。
漢字借的釋義
借
(形聲。從人,昔聲。本義:借,借進,借出)
借進 [borrow]
借,假也。--《說文》。朱駿聲曰:「即藉字之轉注。古只作藉。」
借,假借也。--《廣韻》
借無不給。--《晉書·阮裕傳》
借旁近與之。--宋·王安石《傷仲永》
允修借書。--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書非借不能讀。
借者之用心。
其借書亦類予。
又如:求借(請求別人借給);挪借(暫時借用別人的錢);借當(借人東西去當鋪當錢);借當頭(借將要拿去典當的東西);借典(借,借用)
借出 [lend]
有馬者,借人乘之。--《論語·衛靈公》
權勢不可以借人。--《韓非子·內儲
借jie
⒈經同意,暫時使用不屬於自己的財物:~書。~筆。
⒉暫時將財物給別人使用:~給她一把傘。
⒊依靠:~重。憑~。
⒋假托:~口推辭。~故不去。~古諷今。
⒌[借鑒][借鏡]把別的人或事作為鏡子,來對照自己,便於取長補短,吸取經驗教訓。
⒍[借光]請別人讓路或問事的客氣話。
────────────────—
借指眉毛。 5指嫦娥。6指月。7娥皇。相傳為堯之女,舜之妻。 8姓。北魏有娥清。見《魏書》本傳。
────────────────—
借指大地。語出《易.說卦》:"坤為地……為大輿"。十基本。⑾眾,多。⑿盛放食物的器具。⒀古地名。漢置,屬臨淮郡,東漢改屬廣陵郡,南朝宋併入江都縣。故城在今江蘇省江都縣西。⒁通"旟"。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