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契闊強兄弟,南北分張友朋。
戰國幾人成漢鬼,劫灰今日信胡僧。
翰林身後詩千首,工部丘前米五升。
山路陰寒魚雁絕,舊遊何處寄椷籐。
死酬知己道終全,波暖孤冰且自堅。鵩上承塵才一日,
鶴歸華表已千年。風吹藥蔓迷樵徑,雨暗蘆花失釣船。
四尺孤墳何處是,闔閭城外草連天。
死生歸有命,榮悴出無心。
苔井閒磨劍,松窗自斲琴。
死生不怕。仗剛風一掃,般般都罷。獨露真常,不生枝節,性命亦無高下。亦無內外,其中就裡,元無真假。明萬法。這真如一點,不須安搭。悟得無生話。無作無為,大道無執把。六二明心,時時見性,只此萬緣不掛。處處明月清風,端的玲瓏脫灑了。真法真空自在,不生不化。
死且不自覺,其餘安可論。昨宵鳳池客,今日雀羅門。
騎吏塵未息,銘旌風已翻。平生紅粉愛,惟解哭黃昏。
死灰無復暖,槁木不逢春。
近日愁多病,今年歲在辰。
處喧如處寂,求舊不求新。
笑問長河水,誰為不老人。
死生難有卻回身,不忍重看舊寫真。
暮去朝來顏色改,四時天氣總愁人。
東風漫漫吹桃李,盡日獨行春色裡。
自經喪亂少睡眠,鶯飛燕語長悄然。
死別日益遠,年衰夢亦無。
忽開舊詩卷,淚灑白髭鬢。
死城陷陣已長休,捍虜鳩民亦漫憂。
局外閒人倚江立,全軀保室信良謀。
死者已無知,生者暫為客。
三年歸故廬,松竹元自碧。
屢驚山中人,永臥泉下夕。
一二老朋友,何處卜兆宅。
獨君有壽相,氣貌不異昔。
冷官故稍卑,良疇焉從辟。
幽抱能自寬,勝味各有適。
中守神既全,外物至莫役。
未悟如夢寐,忽覺無痕跡。
眼明遠堪眺,腳健險可歷。
萬重煙霞間,不乏仙與釋。
吾儕數老翁,撰日散游策。
當有佳詩篇,付與來者覿。
死心室內,移身移步。
日日香燈,朝朝話墮。
稽首齊安王,鐵蛇橫大道。
死生非有二致,聖凡於此一般。
醒{內隹外鬼}預為石槨,王喬尚欲玉棺。
死者已死黃霧中,三事不數兩蘇公。
豈謂高才難駕御,空歸萬里白頭翁。
死柴頭,無煙火。
信口一吹,面門爍破。
可憐龍門遠知客禮首座。火爐頭熱血相噴,
分爭你我,笑倒嵩山破灶墮。
死別猶存插海椽,救亡苦語雪燈前。
埋憂分臥蛟蛇窟,移照曾開蠛蠓天。
眾噪飛揚成自廢,後生沾被定誰賢。
通人老學妨追憶,魂濕滄波萬里船。
死生事緊,懸甚兒孫。怡然跳出家門。物外逍遙,住個無事閒軒。常常澄心絕慮,便名為、捉馬擒猿。塵念斷,覺惺惺灑灑,自悟玄言。至妙精微去處,在風鄰月伴,兩腳雲根。寂靜方知洞裡,別是乾坤。性命豈由天地,這靈明、返本還元。歸蓬島,更無生無滅常存。
死中活,閒雲散盡長空闊。
活中死,螺江水流截不祝
兩岸蘆花相對開,漁翁撥棹還歸去。
去去何處,寒梅已綻嶺南枝,
漫漫雪覆千峰寺。
死生雖異塗,昭晰本一理。
崦嵫落圓景,一訣非永逝。
達人隨元化,生死一劇耳。
生生常癡冥,安知百真死。
死當安吾歸,生當適吾意。
死到先生世道衰,忍彈雙淚看銘碑。
動隨天去心無愧,視得官輕事敢為。
他日史書廉太守,四方人哭老宗師。
不知精爽歸何處,定在梅花自在時。
死欲千秋萬歲,生須四海九州。
人裡封胡羯末,詩中沈謝曹劉。
漢字死的釋義
死
(會意。小篆字形。右邊是人,左邊是「歹」,殘骨,指人的形體與魂魄分離。本義:生命終止)
同本義 [die;decease;expire;pass away; beyond]
死,民之卒事也。--《說文》
死者,人之終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禮記·曲禮》
沁人曰死。--《禮記·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奮心。--《左傳·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於死者不知其幾矣!--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亡何國變,寧南死。--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過(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壽命的期限)
死sǐ
⒈生物失去生命,跟"活"相對:~亡。~得其所。
⒉拚命,不顧性命:不怕~。決一~戰。
⒊不可調和的,誓不兩立的:~敵。~對頭。
⒋不活動,不靈活:~水。~板。~氣沉沉。
⒌不通的:~巷道。堵~漏洞。~路一條。
⒍在形容詞後,〈表〉程度到了極點:討厭~了。真是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