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彌高,贊之彌堅。
瞻之在後,忽然在前。
石頭重舉,隱峰無言。
若更不會,三千大千。
仰止靈岳,鎮於朔於。
增崇懿號,度越興章。
祗薦嘉樂,式陳令芳。
永資純佑,國祚蕃昌。
仰止扶藜鬢髮蒼,恰當風雨暗三湘。
為誰一闢天無際,及我重來日未央。
江過數州多曲折,山緣長畝半青黃。
老僧耐得從頭問,問到吳門竟渺茫。
仰頭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
不知我與影,為一定為二。
月能寫我影,自寫卻何似。
偶然步溪旁,月卻在溪裡。
上下兩輪月,若個是真底。
唯復水是天,唯復天是水。
仰告明君乞得身,不妨林下戴紗巾。
滿斟村酒浮瓊蟻,旋釣溪魚鱠錦鱗。
元府烏鴉飛後夜,洞中花木鎮長春。
吾官儻若為同志,個裡才由兩個人。
仰樹看花不見梅,聞香疑有別園開。
更行數步偶回首,卻被青松映出來。
仰天有所思,心遠目苦短。
西風驅殘雲,千里月華滿。
仰山活業苦無多,畬片荒田種粟籮。
去與一鋤翻到底,聽渠叉手道如何。
仰止皇居,九門載闢。
麗日重光,非煙五色。
雷動萬乘,雲從百辟。
咫尺重霄,鞠躬屏息。
仰窺北斗認遼陽,一夕西風引夢長。
羅襪路生難問信,石城煙繞怯停裝。
草青自判身為塚,塞黑俄驚骨似芒。
正好相關商別恨,曉鴉啼散一天霜。¤
仰面看天,低頭覷地。
明眼衲僧,討甚巴鼻。
豈不見山前明覺寺裹有個陳暗黎,解道蘇嚕悉唎悉唎。
仰看陽光只見空,不如影裡看梧桐。
莫言日腳無行跡,偷轉零分破寸中。
仰觀銀河月,千林散寒光。
佳人今何之,遠在天一方。
秋聲酸我鼻,秋色斷我腸。
夜深倚西風,清淚如雨滂。
世有千里馬,可憐無王良。
仰望秋天色,月華露濕衣。
傳更方興罷,螢繞御階飛。
仰枕糟丘俯墨池,左提大劍右毛錐。
朝蘭夕菊都餐卻,更斫生柴爛煮詩。
仰屋著書無筆力,閉門覓句費心機。
不如花下冥冥坐,靜看蜻蜓蛺蝶飛。
仰事各黃發,今為閭裡榮。
共看朱紱貴,更益綵衣明。
泥軾幸小駐,羽觴當緩行。
期君如石建,烜赫漢西京。
仰之彌高,鑽之彌固。
昭昭明明,如籐倚樹。
大笑呵呵跨白牛,碧雲繚繞無尋處。
仰面不見天,低頭不見地。
吃飯了吃眠,聖諦第一義。
仰攀棲鶻手捫天,俯瞰靈虯臥沕淵。
廉使昉於今易□,祖師曾向此安禪。
絕憐雪瀑飛千丈,頗欲陰崖結數椽。
老病不能扶杖出,讓他李郭做神仙。
漢字仰的釋義
仰
(會意兼形聲。從人,從卬,卬亦聲。卬,小篆字形。一個人站著,一個人跪著,跪者抬頭看站者,為抬頭仰望的「仰」的本字。後借為「我」,遂加「人」作「仰」。「卬」「仰」古今字。本義:抬頭,臉向上)
同本義。跟「俯」相對 [face upward]
仰,舉也。--《說文》。按,仰即卬之或體。漢書皆作卬,不作仰。
駟馬仰祩。--《淮南子·說山》
仰足以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
仰頭相向鳴。--《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仰藥而伏刃。--《漢書·息夫躬傳》。註:「仰首而飲藥。」
無敢仰視。--漢·劉向《列女傳》
遂於樹下仰取
仰yǎng
⒈抬頭,臉向上,跟"俯"相對:~首。~視。~不愧天。
⒉敬慕:敬~。慕~。久~。
⒊依賴,依靠:~賴。~仗。~人鼻息(〈喻〉依賴別人,不能自主)。
⒋舊時公文用語。上行文中跟"懇、祈、請"等連用,〈表〉尊敬;下行文中〈表〉命令,含"切望"義:~即照辦。
────────────────—
仰ang 1.高。 2.見"仰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