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魚惠子台蕪沒,夢蝶莊生塚木秋。
唯有清淮供四望,年年依舊背城流。
觀浮世。為人貴。捨榮華、全神氣。保養丹田絕滋味。便將來、免不諱。自諳自諱。修取長生計。自誓自誓。今朝說子細。且通邊際。開靈慧。酒色財一齊制。做深根、永固蒂。怎生得、虎龍交位。如何令、奼嬰同睡。把塵勞事。俱捐棄。二道合和歸本類。想玄玄、尋密秘。
觀德宗祏,奕世烈光。
有嚴祀典,奧循舊章。
樂諧樂變,獻舉重陽。
燕娭如在,戩彀穰穰。
觀音菩薩將錢賣糊餅,放下元來是個饅頭。
相席打令,看樓打樓,
不風流處也風流。
觀兵臨江水。
水流何湯湯。
戈矛成山林。
玄甲耀日光。
猛將懷暴怒。
膽氣正縱橫。
誰雲江水廣。
一葦可以航。
不戰屈敵虜。
戢兵稱賢良。
古公宅岐邑。
實始剪殷商。
孟獻營虎牢。
鄭人懼稽顙。
充國務耕殖。
先零自破亡。
興農淮泗間。
築室都徐方。
量宜運權略。
六軍鹹悅康。
豈如東山詩。
悠悠多憂傷。
觀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氣,處得以狂。
天風浪浪,海山蒼蒼。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前招三辰,後引鳳凰。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這裡見得,黃面瞿曇。
隱身無地,其或渺漫。
不分照雇,眉毛鼻孔。
觀水以水,本於知者之樂。
取射以藝,譬諸巧者之中。
時雖後先之不同,意或迭取而互用。
句葩體莊,字謹心縱。
觀風在激揚,今喜擢蘇章。
袖有銀台筆,衣含玉殿香。
河流明憲節,嵩岳對公堂。
想見澄清日,歌聲滿洛陽。
觀人如觀玉,拙眼喜譏評;得失顧在人,玉固非所玻
慶歷嘉佑間,人才於斯盛,王回僅一招,石介棄不聘。
乃知天下士,成敗各有命。
願君姑安之,天定豈不勝!
觀天能盡,向三山四海,氤氳風*。金木玄冥,雲聚一時,六卦火記潛進。七返功宜緊煉,丹質蕙蘭香陣。到此鬼神欽,不許三屍親近。塵情碎為殘粉。潑無明恚火,翻作冷燼。智藏揮開神耀,佔上清選院。名科精浚實相崢嶸,障步虛際,爛霞光襯。體顯九陽,騰出塵堪信。
觀農巡井邑,長望歷山川。擁澗開新耨,緣崖指火田。
荒村無徑陌,古戍有風煙。瓠葉縈籬長,籐花繞架懸。
岸高攢樹石,水淨寫雲天。回首鄉關路,行歌猶喟然。
觀台四望楚氛開,雲物輪囷瑞九垓。
大雪山陰消得盡,微陽井底放令回。
江心皁幟千艘沒,海角黃旗一騎來。
想像天顏知有喜,正衙入賀薦金罍。
觀潮閣在東溟上,有客來登自華陽。
不道雪山通老柏,卻看朝日上扶桑。
勝游氣合兩三郡,妙畫家傳晉二王。
後會不知誰與繼,爾江吾海永相望。
觀國五千里,成書一百篇。
人方期遠到,天不與遐年。
事業逢知己,文章有象賢。
未終三聖傳,遺恨掩重泉。
觀宇藏山崦,昔居火宅僧。
因緣有時節,羽服奉香燈。
觀梅詩興愧何郎,塵鞅埋頭歲月長。
力薄何能堪重負,托身猶喜鄭公鄉。
觀魚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鱗躍,圓波處處生。
涼煙浮竹盡,秋月照沙明。何必滄浪去,茲焉可濯纓。
觀彼雨中荷,跳珠自涓滴。
初集尚端停,稍多遠倚側。
虛明是本體,不受世鑽刻。
初疑鮫人泣,淚向盤中擲。
又疑石筍街,拋灑天不惜。
但見漾玻璃,詎容登幾格。
高低相依映,傾瀉才咫尺。
瀏漓丹砂汞,晃蕩摩尼色。
照乘儻見收,價恐千金直。
日乾風勢定,泯若無留跡。
固知造化巧,又似兒女劇。
觀寺臨湖上,亭台出柳間。
都忘來五嶺,將謂在孤山。
漢字觀的釋義
觀
(形聲。從見,雚聲。本義:仔細看)
同本義[observe;watch]
觀,諦視也。--《說文》
觀,視也。--《廣雅·釋詁一》
觀者如市。--《莊子·人間世》
觀於大海。--《莊子·秋水》
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易·系辭下》
吳王從台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史記·滑稽列傳》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明·魏學洢《核舟記》
因得觀所謂石鍾山中者。--宋·蘇軾《石鍾山記》
又如:觀覷(
觀(觀)guān
⒈看:~看。~賞。登樓~望。袖手旁~。[觀察]仔細地察看:留心~察。[觀光]參觀別國或別地的文物、建設等:~光金字塔。~光秦兵馬俑。
⒉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世界~。正確的~點。她很樂~。
⒊看到的景物和景象:美~。奇~。
────────────────—
觀(觀)guan
⒈道教的廟宇:純陽~(純陽:傳說中的呂洞賓)。
⒉樓台之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