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升接境古高圩,多稼連雲號上腴。
水毀木饑猶解有,力耕火耨故應無。
瓠肥何計今糠覈,劃竅空憂古葦苻。
昨夜濃雲望東北,只應雨腳在三吳。
宣呼晝入蕊珠宮,玉女窗扉薄霧籠。
待得華胥春夢覺,半竿斜日下廂風。
宣勸猶疑鴆,龍顏笑引觴。
絡鞍奉明主,執梃長降王。
宣和之末予始生,遭亂不及游司並。
從軍梁州亦少慰,土脈深厚泉流清。
季秋嶺谷浩積雪,二月草木初抽萌。
夏中高涼最可喜,不省舉手驅蚊虻。
藏冰一出賣滿市,玉璞堆積寒崢嶸。
柳陰夜臥千駟馬,沙上露宿連營兵。
胡笳吹墮漾水月,烽燧傳到山南城。
最思出甲戍秦隴,戈戟徹夜相摩聲。
兩年劍南走塵土,肺熱煩促無時平。
荒池昏夜蛙閣合,食案白日蠅營營。
何時王師自天下,雷雨澒洞收欃槍。
老生衰病畏暑濕,思卜鄠杜開紫荊。
宣皇開口嫌俗儒,要知不是憎詩書。
多文少實果何取,國家棄爾如糞土。
卓然高見亦大奇,懲羹不謂真吹虀。
漢家德意自此盡,王業豈是元成衰。
宣華無樹著啼鶯,惟有摩訶春水生。
故老能言當日事,直將宮錦裹宮城。
宣城去京國,裡數逾三千。念汝欲別我,解裝具盤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牽。冬夜豈不長,達旦燈燭然。
座中悉親故,誰肯捨汝眠。念汝將一身,西來曾幾年。
名科掩眾俊,州考居吏前。今從府公召,府公又時賢。
時輩千百人,孰不謂汝妍。汝來江南近,里閭故依然。
昔日同戲兒,看汝立路邊。人生但如此,其實亦可憐。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連。強顏班行內,何實非罪愆。
才短難自力,懼終莫洗湔。臨分不汝誑,有路即歸田。
宣之為姓世所稀,暇日試為君家推。
宋之宣公捨與夷,子孫相承此為基。
或雲出自魯宣伯,元和姓纂言則非。
西京功臣虎與義,侯封累世皆宗枝。
盛哉雲陽宣巨公,光武稱其勝二龔。
酆為司空懷在趙,遙遙久矣無亢宗。
君家本自太末來,世以儒術為家風。
尚及詹識諸父行,君方髫齔成孤童。
艱難歷遍屹中立,五行俱下攻時習。
自從一登賢上庭,貴名日起人誰及。
捨選真似青銅錢,一躍龍門浪三級。
吾鄉驚喜破天荒,歸見朋儔愈謙挹。
寶婺古郡名浙東,往泛綠水依芙蓉。
如君入幕假途爾,及今民事宜加工。
亨途萬里才發軔,摻祛勿使金樽空。
從今家聲當愈大,坐使宣氏崔盧同。
宣尼老孫子,白祼更長身。
家世誰能念,干戈獨愛貧。
未聞興禮樂,還似泣麒麟。
今日乘桴去,魚龍莫惱人。
宣曲長楊瑞氣凝,上林狐兔待秋鷹。
誰將詞賦陪雕輦,寂寞相如臥茂林。
宣和天子,愛微行坊市。
有人潛隱小屏紅,低唱道、香橙纖指。
夜半無人鶯語脆,正綠窗風細。
如今往事消沉矣!悵暮雲千里。
含情試問舊倡樓,奈門巷、條條相似。
頭白居人隨意指,道斜陽邊是。
□□□□□,□□□□□。
□□□□□,□□□宣公。
全蜀增天險,長淮折犬戎。
經綸今已矣,貫日有餘忠。
宣獻業文學,嘗作調羹鹽。
藏書百千帙,傳世惟清廉。
東堂得春和,花卉晨露沾。
之君延賓從,當晝褰珠簾。
朱函青錦囊,寶軸紅牙籤。
大令至歐褚,屈玉聯鉤鈐。
草行戰騎合,楷正中軍嚴。
水墨固昏淡,骨氣猶深潛。
江田亦名手,農野興鋤鐮。
桑麻歸女喜,饁餉兒童覘。
列女自幽閒,明眸咽頸纖。
昔人何遙遙,意會相披瞻。
南曹古貌醒,博士新詩炎。
持杯屢屬我,謂我毫錐銛。
煤嫗浮醉細,研流泣秋蟾。
放灑雲雷起,取餘風浪恬。
鄙藝豈足多,詫語誰能兼。
因思左宣獻,載檄陪車幨。
辱公知遇厚,表裡曾無嫌。
間復請筆法,指病如投砭。
今朝觀故物,惜已悲慚兼。
層丘恩德重,素發年華添。
不能枉尺尋,況乃事飛箝。
壯心久已衰,奇尚顧未厭。
幸公有令子,辭源橫江灊。
劇飲以自慰,後慶其人占。
宣父從周又適秦,昔賢誰少出風塵。
當時甚訝張延賞,不識韋皋是貴人。
宣和天子昔神遊,鳳駕行空過玉樓。
此去有人言赤馬,歸來無處逐青牛。
分明艮岳通玄圃,想像方壺接祖洲。
莫把仙山作圖畫,瓊花琪樹不勝秋。
宣德樓前雪未融。賀正人見彩山紅。九衢照影紛紛月,萬井吹香細細風。復道遠,暗相通。平陽主第五王宮。鳳蕭聲裡春寒淺,不到珠簾第二重。
宣陽門前三月初,家家楊柳綠藏鳥。
歡似白花飄蕩去,忍能棄擲博山爐。
宣制初聞下玉墀,又逢盛事協熊罷。
青霄靈昂凝祥久,紫府蟠桃結實奇。
養志增添龜鶴算,避權辭讓鳳凰池。
從今若校中書考,屈指當如郭子儀。
宣和道君天帝子,降靈下作長生主。
風流不混世間塵,清出冰壺湛秋宇。
前身雅是太霄君,金編玉策多奇勳。
感此仙禽四十翼,朝真東度三山雲。
低回不肯去,舞雪依端門。
長鳴若有訴,飛聲徹崑崙。
是時道君振衣起,遙聽鶴語通仙意。
濡毫為寫青田真,龍香更灑親題字。
朱頂凝丹砂,白羽吹霜袂。
內府珍藏誰敢沽,大貝南金爛無比。
想當政和年,善治談老莊。
遂令霞上仙,控鶴森翱翔。
一朝中原成永訣,五國城高臥風雪。
此時老鶴如可呼,便欲騎之上天闕。
宣城妙品世無雙,不肯隨時一樣妝。
黨錮諸賢銷鑠盡,至今千載骨猶香。
漢字宣的釋義
宣
(形聲。從,亙聲。「」與房屋有關。一說據甲骨文為雲氣舒捲自如之象。本義:帝王的宮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宮室名 [spacious room]
宣,天子宣室也。--《說文》。按,當訓大室也。與寬略同。
武王破紂牧野,殺之於宣室。--《淮南子·本經》。註:「宣室,殷宮名,一曰獄也。」
受釐坐宣室。--《漢書·孝文紀》。註:「未央前正室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李商隱《賈生》
帝王的詔書 [imperial edict]
黃宣去把團營押。--湯顯祖《紫釵記》
宣紙的簡稱 [Xuan paper]
嘗至琉璃廠購玉版宣,以瓜子金抵其值。
宣xuān
⒈發表,公開:~言。~告。~布。秘而不~。
⒉疏通,洩漏:~洩。
⒊發揚,廣泛傳播:正直宜~(宜:應該)。大肆~揚。普遍~傳。
⒋通,暢達:政之不~,民之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