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水稱奇絕,歷歷仙源路可通。
人古道尊精舍在,曾玄世隔幔亭空。
萬年宮接青冥上,九曲溪流碧嶂中。
幾欲相期游汗漫,披圖陡覺馭天風。
武力既定,庶士鹹綏。
樂陳我廣庭,式宴賓與師。
昭文德,宣武威,平九有,撫民黎。
荷天寵,延壽屍,千載莫我違。
武陵溪邊翁好漁,笭箵釣車日采魚。
扁舟為家葦為屋,豈知世有神仙居。
曉來不記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絕處。
紅雲杳靉望欲迷,絳雪繽紛落無數。
水源盡處便逢山,一逕似通人往還。
穿花竟出洞谷口,別有天地如人間。
青山高下鱗鱗屋,秀野桑深潑綠。
春深耕罷犢牛眠,晝靜人閒雞犬熟。
村中老幼皆相知,驚逢外人子為誰。
平生采魚不到此,借問此是蓬萊非。
笑言此亦人間耳,聞有蓬萊何處是。
秦初避亂偶此來,今日已傳秦幾世。
漁家不識青史編,相傳去秦六百年。
吁嗟已不聞漢魏,豈復知今晉太元。
當時只恐秦萬世,攜家挈鄰相遠避。
早知秦不五十年,安得種花來此地。
採藥山人去不歸,啖松女子今何之。
種桃著花尚未實,未必歲月多如斯。
家家置酒延雞黍,便好卜鄰花底祝
中心自喜口不言,後日重來今且去。
淒然辭別便登舟,依舊花間溪水流。
插竹謾標來處路,鳴榔無復舊時游。
顧家一念仙凡隔,如夢驚回尋不得。
當時不與俗吏知,或可重尋舊蹤跡。
五胡雲擾豈減秦,晉人合作桃源人。
漁郎出山自失計,秦人絕蹤應未仁。
漁郎漁郎休太息,漁家自有神仙國。
膾鱸沽酒醉蘆花,此樂桃源人未識。
神仙有無何渺茫,退之此語誠非狂。
淵明作記亦直寄,便如東皋志醉鄉。
秦風鍥薄難與處,晉俗清虛何足數。
願令天下盡桃源,不必武陵深處所。
武夷山頂足仙槎,欲往從之天一涯。
具喚小舟酹三諫,向來我祖是通家。
武林王居士,與子俱學佛。
以財供佛事,不自費一物。
武帝貴長生,延年餌玉英。銅盤貯珠露,仙掌抗金莖。
拂曙氛埃斂,凌空沆瀣清。岧嶢捧瑞氣,巃嵷出宮城。
勢入浮雲聳,形標霽色明。大君當御宇,何必去蓬瀛。
武侯千載有遺靈,盤石刀痕尚未平。
巴婦自饒丹穴富,漢庭還責碧砮征。
雨經蜀市應和酒,琴到臨邛別寄情。
知有忠臣能叱馭,不論雲棧更崢嶸。
武夷之君家青山,采芝長嘯煙霞間。
當時共赴幔亭宴,琪花惹袖秋斑斑。
三月東風又送汝,青青楊柳西湖雨。
人生此別不易逢,千里尋仙作孤旅。
一尊灑碧錢塘江,片帆掃白嚴陵渚。
三十六峰如見君,應問王生醉何許。
洞天石扇多異書,字法定與人間殊。
明年遲余九曲水,談玄酌酒焚枯魚。
武陵溪上桃花路。見征騎、匆匆去。嘶入斜陽芳草渡。讀書窗下,彈琴石上,留得銷魂處。落花冉冉春將暮。空寫池塘夢中句。黃犬書來何日許。輞川輕舸,杜陵尊酒,半夜燈前雨。
武夷九曲水,流出三神山。
考亭得勉齋,壁立孔門顏。
信齋繼其志,經禮賴以完。
六經復其一,百世功不刊。
武侯白羽麾三軍,帳前甲馬生風雲。
憐君才地亦疏薄,相過書林至夜分。
武陵郡西桃花源,水盩山厔蠻區連。
秦人避秦久寓此,種桃千樹春風前。
落紅滿地溪路斷,魚郎捨舟得洞天。
瑞光浮動見宮室,桑竹交映膏腴田。
蒼崖老木含太古,民物樸野天理全。
男耕女織無租庸,雞鳴犬吠通陌阡。
東家西家走相問,客來何許今何年。
歷將時事為具言,二世不守嬴氏顛。
人心歸漢沛公起,四百餘載瞞竊焉。
迄今已復為晉有,尚何懼死長城邊。
豈知世態多廢興,聞之撫髀皆喟然。
辭歸未許留數日,陳列俎豆如賓筵。
生逢樂土自可樂,山林朝市非相懸。
明朝棹開落塵境,恍如夢破陵谷遷。
淵明一記故實在,世俗竟作神仙傳。
裹糧問道不復往,大笑子驥真無緣。
我今置酒嶂峰巔,醉袖起舞凌風煙。
大還有訣誰所傳,始自廣成授黃髯。
髯龍上征老聃出,谷神立說洪其源。
陰符黃庭龍虎經,伯陽契易誠多端。
況復後學如牛毛,支分派別徒紛然。
先天一氣誰真知,來如陽德升九淵。
疾雷破山坤軸裂,政要主者定力堅。
前弦之後後弦前,藥物不可錙銖偏。
黑白相尋秘融結,髣拂有象形質圓。
周天運火循屯蒙,非同坡老燒凡鉛。
無中生子奪造化,脫骨洗髓乘雲軿。
鞭笞鸞鳳隘八極,銅駝一笑三千年。
胡為知此不自煉,先儒嘗戒偷生安。
人身生死猶晝夜,以道順守全此天。
何須行怪出世法,屏棄骨肉潛荒山。
君臣父子與夫婦,兄弟朋友綱常間。
聖人設教若大路,反趨旁徑迷榛菅。
方壺員嶠渺何許,徒令世俗滋欺瞞。
房公便合掃塵壁,大書我詩為訂頑。
武陵山下朝買船,風吹宿霧山花鮮。
萬家笑語橫青天,綺窗羅暮舞嬋娟。
小鬟折花叩船舷,玉琖寫酒酬金錢。
朱夢飛動浮雲巘,天外筦簫來宛轉。
斷橋人行夕陽路,樓觀琉璃影中見。
酡顏未分驊騮催,燭人坐客猶徘徊。
豈知閶闔門邊住,春盡不見芳菲開。
日月紛紛車走阪,少年意氣何由挽。
洞庭浪與天地白,塵昏萬里東浮眼。
黑貂裘敝歸幾時,相見綠樹啼黃鸝。
榮華俯仰憂患隨,命駕吾與高人期。
武皇藉文景,民殷倉粟陳。
不守清淨化,開邊政多門。
四方屢游幸,萬里行三軍。
有子不自保,哀哉真少恩。
外虛仁義名,奈茲多欲身。
神仙在何處,茂陵今幾春。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鑿功將夏禹並。
誰謂長渠千載後,水流猶入故宜城。
武夷最佳處,晴氣碧於藍。遠瞻崖壑溪曲,六六與三三。莫問塵生滄海,休歎鶴歸華表,好景且容探。鐵笛破龍睡,黑雨滿深潭。笑神仙,留蛻骨,閱空巖。幾人蹭蹬不遇,太史滯周南。最好擅場老子,筆底文章如許,何必事清談。暫憩桃花下,白馬稅飛驂。
武帝功德人天果,圓覺無功真到心。
清淨本然誰會得,碧蘿深鎖古山岑。
武原離亂後,真界積塵埃。殘月生秋水,悲風起故台。
居人今已盡,棲鴿暝還來。不到無生理,應堪賦七哀。
武陵溪畔古桃源,洞合空勞記往還。
晉代漁郎心不轉,隨花化石在人間。
武定新雄閫,豐寧舊奧墟。
地兼秦蜀美,川會漢洋紆。
翠壘環封嶺,清流躍野渠。
安知下斜谷,別得上華胥。
干酒香村落,生金富里閭。
晴軒迎螮蝀,夜管送蟾蜍。
啼烏弦幽塢,芳花繡碧墟。
路飛游女蓋,巷曳隱人裾。
陸會尋穿石,江遨揭聚魚。
繳將籐解坼,耗用穀驅除。
雙竹溪翁杖,柔芎壩戶蔬。
鎮留仙婿恨,巖邃佛人居。
照市成都錦,盈庠闕里書。
採茶驚雉鷓,護橘趁狨狙。
俗洽庭無訟,年豐廥有儲。
大資州將懶,藐與世賢疏。
統總村何有,甘酣分有餘。
正宜心自怍,更有位誰如。
未執歸田耒,猶乘集事車。
好於閑靜處,積漸學樵漁。
漢字武的釋義
武
(會意。從止,從戈。據甲骨文,人持戈行進,表示要動武。本義:勇猛;猛烈) 同本義 [valiant]
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武大為於大君。--《易·履》
孔武有力。--《詩·鄭風·羔裘》
誠既勇兮又以武。--《楚辭·九歌·國殤》
又如:英武(英俊威武);威武(武力;權勢;力量強大);武色(兇猛的神色);武車(威猛的兵車);武健(勇武剛健);武斷鄉曲(以威勢主斷曲直)
武
指干戈軍旅之事 [military]
德不厚而行武。--《韓非子·五蠹》
用武之國。--《三國誌
武wǔ
⒈關於軍事或技擊的,跟"文"相對:~將。~裝。~器。~藝。~術。
⒉搏鬥,毆打:~鬥。動~。
⒊勇猛,勇敢:英~。威~。
⒋半步。〈古〉以六尺為步,半步為武:不過步~尺寸之間。
⒌[武斷]憑主觀臆想強橫作出判斷:他太~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