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妄心,取真理,
猛火聚中求冷水。勝勢婆羅請上山,
須臾便入三摩底。
捨南捨北雨聲催,款款閒鷗逐隊來。
欲買魚蝦喚江艇,楝花臨水蓽門開。
舍弟江南沒,家兄塞北亡。
捨東已種百本桑,捨西仍築百步塘,早茶采盡晚茶出,小麥方秀大麥黃。
老夫一飽手捫腹,不復舉首號蒼蒼。
讀書習氣掃未盡,燈前簡牘紛朱黃。
吾兒從旁論治亂,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須飲酒逕自醉,取書相和聲琅琅。
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
願兒力耕足衣食,讀書萬卷真何益!
捨棹忽逾月,沙塵困遠行。
襄陽逢漢水,偶似蜀江清。
蜀江固浩蕩,中有蛟與鯨。
漢水亦云廣,欲涉安敢輕。
文王化南國,游女儼如卿。
洲中浣紗子,環珮鏘鏘鳴。
古風隨世變,寒水空泠泠。
過之不敢慢,佇立整冠纓。
捨則安貧用則行,休嗟時事幾番更。
鸞皇只向明時出,鬼魅偏為暗處生。
改秩屢勤天子詔,養親甘共野人耕。
要知出處惟參易,莫學鴟夷變姓名。
捨轡下雕輅。
更衣奉玉床。
斜簪映秋水。
開鏡比春妝。
所畏紅顏促。
君恩不可長。
鵁冠且容裔。
豈吝桂枝亡。
捨前煙水似瀟湘,白首歸來愛故鄉。
五畝山園郁桑柘,數椽茅屋映菰蔣。
翻翻小繖船歸郭,渺渺長歌月滿塘。
卻掩柴荊了無事,篆盤重點已殘香。
捨中未報壓新醅,閒弄流塵槲葉杯。
得醉固佳醒亦好,了無一事到靈台。
舍下蛩亂鳴,居然自蕭索。緬懷高秋興,忽枉清夜作。
感物我心勞,涼風驚二毛。池枯菡萏死,月出梧桐高。
如何異鄉縣,復得交才彥。淚沒嗟後時,蹉跎恥相見。
箕山別來久,魏闕誰不戀。獨有江海心,悠悠未嘗倦。
舍下虎溪徑,煙霞入暝開。柴門兼竹靜,山月與僧來。
心瑩紅蓮水,言忘綠茗杯。前峰曙更好,斜漢欲西回。
捨筏愁將夕,墟煙極望平。
余花紅半委,初筍綠叢生。
水漫魚登市,山昏鳥入城。
心心天目路,只解向西行。
捨舟步上若耶溪,壽櫟修籐路欲迷。
僧院倚山馴栗鼠,野塘漲水下茭雞。
草侵古路迢迢遠,雲傍行人故故低。
薄暮但尋遺毳去,山家正在鶴巢西。
捨南捨北皆春水,恰似蒲萄初撥醅。
不見秘書心若失,百年多病獨登台。
捨前捨後竹冥冥,山雨瀟瀟徹夜聽。
還似當年談舊夢,兩翁相對一燈青。
捨東種早韭,生計似庾郎;捨西種小果,戲學蠶叢鄉。
惟薺天所賜,青青被陵岡,珍美屏鹽酪,耿介凌雪霜。
採擷無闕日,烹飪有秘方,侯火地爐暖,加糝沙缽香。
尚嫌雜筍蕨,而況污膏粱。
炊粳及煮餅,得此生輝光。
吾饞實易足,捫腹喜欲狂,一掃萬錢食,終老稽山旁。
捨南捨北雪獨存,山外斜陽不到門。
一夜冷香清入夢,野梅千樹月明村。
捨舟上招提,遙入松林間。
透脫俗塵網,是名第一關。
捨南捨北爭採桑,欲老未老蠶滿筐。
曉切葉縷細且長,夜夢繭簇白間黃。
繰成萬絲手中香,醫得三月眼前瘡。
有餘更著輸官忙,無衣敢歌卒歲章。
捨北橋東幽事多,老夫飯飽得婆娑。
茅簷日落聞舂相,荻浦煙深有棹歌。
漢字捨的釋義
捨
放在一邊;丟開 [put;put aside]
捨,釋也。從手,捨聲。--《說文》
捨,置也。--《廣雅》
捨車而徒。--《易·賁》
又如:捨手(放開手;放下手);捨置(丟開);捨臉(沉下臉)
放棄;捨棄 [give up;abandon]
萬物捨此而求生。--《老子》注經傳多以捨為之
不如捨。--《易·屯》
捨命不渝。--《詩·鄭風·羔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求則得之,捨者失之。--《孟子·告子上》
管仲之取捨,非周公旦未可知也。--《韓非子·難二》
而操捨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資治通鑒》
捨魚而取
捨(捨)shě
⒈放棄,不要:~棄。~己救人。~生忘死。四~五入。
⒉迷信的人為免除災禍把財物送給人:施~。
────────────────—
捨she
⒈住宿的房屋:宿~。客~。泛指房屋:房~。校~。
⒉謙詞。謙稱自己的親屬或比自己年紀小、輩分低的親屬:~親。~妹。~侄。
⒊〈古〉稱行軍三十里為一捨:退避三~(〈喻〉對人讓步或迴避)。